蘭花施肥的經驗與方法

我們在栽種蘭花的過程總對於新根不長滿的蘭花一定不要施肥,蘭苗因各種原因幾經折騰,機體處於保守抑制狀態,抵抗力很弱,斷根傷口尚未癒合,非常容易感染上病菌。栽培時採用顆粒性狀穩定,透氣性好的植料,切勿下底肥。由於環境變化,蘭苗上盆後在溼潤的基質中功能慢慢恢復,但這是一段相當長的服盆期,此間蘭根因功能未完全恢復,基本上不吸收土壤中的肥料,全靠假鱗莖貯存的養分供應根、葉、芽之需。待蘭菌逐漸產生,菌絲密佈,形成適宜蘭花生長的環境時,蘭苗才能夠完全恢復正常,這時蘭花的抵抗力會逐步增強,可稍施薄肥,這一過程大約需要1-2年,這段時間雖然沒有施肥,但蘭苗依然能正常地緩慢地生長髮育,因為蘭菌製造的養分基本上能滿足蘭苗這一階段的需要。

蘭花施肥的經驗與方法

蘭株不健壯的時候不要施肥,在服盆期,蘭株如果發育不正常,新芽抽不出,蘭葉呈灰綠色,無光無澤,葉下垂、焦尖,說明老根在繼續腐爛,新根沒有長出,這個時候千萬不要施肥,不然會雪上加霜,需要起苗消毒殺菌後更換植料重新種植。

蘭草新芽不長大不要施肥,蘭花上盆一段時間後發現有新芽出土,同時老苗看上去也很健康,表明蘭菌已初步形成,新根逐漸長出,開始吸收養分了,但這時的新根仍然很短很少,功能很弱。為了不影響其發育,也不能施任何肥料。要待新芽長到15釐米高以後才可施一點肥。

花芽不飽滿不施。待到初秋,新根愈來愈壯,開始抽出的花芽,如果抽的花芽不飽滿甚至畸形,說明根的功能仍不旺盛,只能勉強滿足生殖生長,不能滿足營養生長。這種底氣不足的蘭花也是不能施肥的,仍需通過葉面噴肥補充營養。

蘭花施肥的經驗與方法

早春不施:造成氣溫從15℃逐步升高的時候,蘭苗從休眠狀態中逐漸復甦,活動能力很弱。需要過15-30天后在施肥,如果此時施肥,會因不能被蘭花完全吸收而殘留於根部造成浪費與肥害。

夏天不施:一般溫度超過30℃的時候,蘭花會逐步進入半休眠狀態,營養生長放慢,根系活力減弱,此時施肥,同樣難被蘭根吸收,易造成浪費和肥害。

冬天不施:冬天氣溫很低,當氣溫低於15℃蘭花會逐漸進入休眠期,花芽進入春化期,這是蘭花會停止生長,不能施肥。

天氣不好不施:下雨或即將下雨時不能施肥,一是所施肥料易被雨水沖走而損失;二是因天氣變化,蘭根活力相對減弱。中午不施:宜選晴天的早、晚施肥,中午氣溫較高,施肥易傷害蘭苗。

蘭花施肥的經驗與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