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有一份打破90%小學生英語學習瓶頸的祕笈,要不要看?

對於小學段的英語學習,習得

為主的方式逐漸向習得與學得兼具的方式過渡,孩子們在學校中也需要學習英語,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家長朋友們對應試成績的需求和期待增加。

然而在從幼兒段到小學段的過渡過程中,語法、詞彙、持續學習的興趣和英語思維的建立,基本上是90%小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會遇到的瓶頸。那麼,這些瓶頸如何突破呢?三位來自勵步小學組的老師給出了答案。

Cherry老師 幼兒組,勵步教齡5.5年 座標北京通州阿爾法校區

我講兩個孩子的故事。這是一個Level 5的班,孩子平均年齡8歲多。第一個孩子今年8歲,是勵步的老學員了,從Level 1一直學上來的。自從有了勵步分級閱讀,他每週都超額完成任務,不僅能夠完成每週的reading mission,而是至少閱讀四天。啟蒙早再加上閱讀積累,他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很出眾,英語思維已經建立,能夠非常流暢地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想法。最讓人驚奇的是,我在過去將近6年的教學生涯中,也見過敢說、能表達的孩子,但是這個孩子的表達

語言很豐富,這個年齡段經常出現的三單和過去式的語法錯誤非常少,我想這跟大量的閱讀積累密不可分。

這裡有一份打破90%小學生英語學習瓶頸的秘笈,要不要看?

勵步老師和學員

另外一個也是男孩兒,二年級開始學英語,四年級的時候才插到我的這個班,現在剛剛過了10歲生日,上五年級。因為英語啟蒙比較晚,詞彙積累很有限,母語思維對英語學習的干擾很大,所以剛開始在勵步學習的時候,上課一直在說聽不懂、更說不出,很痛苦。但是這個孩子很努力,自從有了勵步分級閱讀,他這一年每週堅持閱讀五天,詞彙量大幅增加。現在上課時,他能理解絕大多數的課堂用語,雖然口語表達上語法依然會有錯誤,但他在課上已經可以用到之前讀到過的內容進行表達,讓孩子產生了很大的成就感,英語學習興趣和意願增加了很多。前幾天,我上課的時候講到了python,他特別主動地給全班科普snake和python的區別,他說是他讀到過的閱讀中的內容。

Wendy博士點評:無論是語法還是詞彙,通過傳統的死記硬背的方式永遠是今天記住明天忘,原因就是人類的大腦並不支持沒有語境的語法和詞彙學習。通過閱讀積累起來的詞彙、對語法的感知,天然存在語境,容易記住、自然應用。

Cathy老師 小學組,勵步教齡6.5年 座標北京回龍觀校區

我教的一個班剛剛進入Stage 9,孩子們都比較大了,大概在Stage 7的時候勵步引進了Raz,推出了勵步分級閱讀。我們班有一個孩子,自從有了Raz之後他就一直堅持做,從未間斷。他本身從小的積累做得原本就很好,加上這一年的閱讀,能明顯感覺到他的英語思維已經建立了,輸出句子時腦裡不用做中英翻譯,語法錯誤非常少,孩子的口語輸出效果提升很明顯。因為我們班是開放課堂,這個孩子的家長每節課必來,不是爸來就是媽來。每次給全班做KET模擬測試,這個孩子的成績永遠前三。

Wendy博士點評:能力和成績並不是割裂和對立的,而是相輔相成的。閱讀的積累能夠帶來英語思維的建立,也很容易帶來考試成績的優異。英語思維就是能夠用英語思考,孩子的大腦裡同時存在兩套語言系統,漢語一套、英語一套。當處於英語語言環境中時,孩子能夠根據所需表達事物或者場景的需要,自然調用英語去回應、交流和表達所想,中間沒有翻譯過程。

Lisa 老師 小學組,勵步教齡6.5年 座標南京弘陽校區

我有一個Stage 7的班,是Stage 3開班的。上到Stage 7,在勵步四年的學習,讓部分孩子們對於英語學習產生了一些惰性,對書本內容興趣減少、複習預習的熱情下降、本來養成的習慣也在慢慢減退。跟家長們相處了這麼長時間,這一年中他們也開始抱怨孩子大了有自己想法不好管教,由於家長們的英語水平普遍一般,在英語學習能提供的幫助也有限。我作為老師著急之餘只能課上催促孩子完成作業並課後和家長溝通,然而持續一段時間後又會出現不完成作業的現象。同時,每個孩子的學習習慣、學習動力的差異,在四年之中讓孩子們明顯表現出了學習能力的差異,課堂上的反應很明顯。

這裡有一份打破90%小學生英語學習瓶頸的秘笈,要不要看?

勵步老師和學員

最近兩個月,我上課的時候發現孩子們對授課內容的反應非常迅速,課堂參與度高,對英語的學習興趣重新被點燃了。孩子們之間的差異,也在漸漸縮小。將近5個月過去了,孩子們依然興致盎然地每天閱讀打卡,甚至Book Room都不能滿足他們閱讀的慾望,有幾個孩子讓家長買了紙質版的原版英文讀物Magic Tree House,進行拓展閱讀。我眼見著孩子們在學習英語,也在使用英語瞭解和探索更廣闊的的世界。

上週六的家長會上,家長主動跟我反應,孩子堅持閱讀以來英語學習興趣上漲,每天主動進行閱讀打卡,在家還有事兒沒事兒喜歡用英語表達,“顯擺”一下。現在,孩子的英語學習變得主動,不用家長盯著,學習習慣越來越好,預習複習以及作業都主動完成。家長很欣慰。

Wendy博士點評:學習是一個漫長有優雅的過程,從5歲上學前班到22歲大學畢業,中間橫亙著17年、6200多天。如何能夠讓孩子的學習興趣一直高昂、讓孩子持之以恆地堅持良好的學習習慣,從Lisa老師講的故事中可見一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