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研学旅行渐热 教育专家:第二课堂应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 !

重磅!研学旅行渐热 教育专家:第二课堂应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 !

研学旅行渐热

教育专家:第二课堂应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

2018年5月23-25日,全国研学旅行西部高峰论坛在都江堰市举行。本次会议由西部教育研究院主办,成都行学拓展训练中心、远川教育阅读研究院及南充壮志凌云国际营地教育公园等单位联合承办。论坛嘉宾来自全国各地高校、中小学及研学机构的相关人员。

重磅!研学旅行渐热 教育专家:第二课堂应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 !

据了解,自2016 年 11 月教育部等 11 部委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后,全国掀起了研学旅行的热潮。在此背景下,中小学怎样开展研学旅行?怎样设计研学旅⾏的课程?研学课程与学校文化课怎样互补互促?在西部教育研究院和远川教育阅读研究院共同组织的此次论坛上,教育专家围绕师生家长关注的热点话题各抒己见。

研学旅行应将重点落在课程开发

“人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长期以来,实践教育环节薄弱甚至缺失,成为制约我国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一大瓶颈。”四川西部教育研究院院长陈大伟谈到,研学旅行的提出便是希望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们获得更加立体生动的学习体验。

在国外,研学旅行早已流行已久,日本从幼儿园开始就经常组织“校外参观”访问活动、俄罗斯中小学开展研学旅行非常普遍,而中国的研学旅行才刚刚开始。

陈大伟说道,现阶段已经有不少学校陆续将研学课程纳入必修课体系中,并开始开发研学课程。这都可以证明学校对于学生的培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

重磅!研学旅行渐热 教育专家:第二课堂应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 !

但在看到转变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不少学校、机构对于研学旅行的认识还存在不足之处。“研学旅行不仅仅是旅行,更应该将重点落在课程。”陈大伟说:“一些学校单纯的认为研学旅行等同于带学生去景区、文化馆等地参观即可,忽略了研学旅行其实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应让孩子的眼、耳、鼻、手、脑都动起来,从中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

重磅!研学旅行渐热 教育专家:第二课堂应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 !

中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巡视员、国家督学、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副司长郑增仪也认为,研学旅行不仅有书本知识,还应该有社会实践,重在体验。应该引领学生走出学校教室,在真实的情境之中体验、合作、探究,这对动手能力、人身观价值观的形成都很有价值和意义。

研学旅行应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

重磅!研学旅行渐热 教育专家:第二课堂应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 !

那么,对于中小学校而言,该怎样开展研学旅行?怎样设计研学旅行的课程呢?

重磅!研学旅行渐热 教育专家:第二课堂应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 !

郑增仪提到,不同的城市对于研学旅行的需求不尽相同。一线城市会更重视游学项目的综合教育意义、关注游学组织的细节、流程、文化和生活体验。二、三线城市则更关注游学项目的功能性,比如去几个地方、多少景点、探访几所名校等。不同城市的学校、教育机构在研学课程开发、研学旅行路线、内容安排上也应结合实际需求而定。

重磅!研学旅行渐热 教育专家:第二课堂应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 !

另外,郑增仪也建议学校开展研学旅行首先应该从开发优质的研学课程入手,并逐步落实下去。另一方面,营地建设是研学旅行得以实施的重要支撑,需要市、县等地加强基地建设。

重磅!研学旅行渐热 教育专家:第二课堂应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 !

“研学旅行是一个合作的项目,需要营地、基地、机构与学校合作协调完成。”郑增仪认为,研学旅行之路该怎么走,考验着学校和老师们,

学校和老师们要带领学生做好充分准备,设计好路线,有目的性、带着任务地去领略一个地方,感受一种文化,并非走马观花式地参观,应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

重磅!研学旅行渐热 教育专家:第二课堂应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 !

活动成果

第一,确立共识。研学旅行作为综合实践课程的一种,有利于发挥其活动育人,课程育人的教育价值。与此同时,研学旅行课程还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第二,加强区域联动。本次论坛活动除西部地区外,还得到来自中部和东部地区各大高校、中小学校以及研学机构的大力支持,有效的促进了东中西地区的研学课程资源整合与再开发。

第三,建立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开发联盟。联盟旨在更好的服务西部地区中小学校的研学旅行课程开展,共建共享研学课程资源。

最后,在西部教育研究院的倡议下,联合四川远川教育阅读研究院和相关教育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中小学校成立了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开发联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