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學習與考試必須掌握的知識和技巧系列之六:文言文閱讀

高中語文學習與考試必須掌握的知識和技巧系列之六:文言文閱讀

1.瀏覽文章後,看第6題(關於內容的選擇題),然後讀文章,弄清楚人物、人物之間的關係,理解文章基本內容——人物關係與相關事件。

2.依次瀏覽題目(包括翻譯),並將各題在文中對應處勾畫出來。再讀文章,思考這些問題點涉及的人與事。

3.弄懂文章內容之後再按照如下順序做題:

(1)先做第6題,即關於文章內容理解的選擇題。方法同小閱讀。

(2)接著做第4、5題。做題必須將問題帶回原文中,在語境中思考。實詞理解(包括文化常識)也罷,斷句也罷,都要對語句做內容和語法的分析。文化常識是隨文命題,因此每個選項涉及的文化常識必須回到原文理解。錯誤一般是比較熟悉的點,特別陌生的一般不會錯。

尤其注意的是內容理解題,要有語境意識。一是要將選項對應到文中,並在文中勾畫出來,結合涉及的內容、整個語段的含義仔細比對,二是注意選項的觀點和闡釋部分的協調與否。

高中語文學習與考試必須掌握的知識和技巧系列之六:文言文閱讀

其中斷句題,要注意斷句的一些基本方法:

A.語感斷句法,根據對語句意思的理解,用語感斷句。

B.虛詞標誌法,蓋、夫、至若等常常在句首;乎、哉、矣、也等常常在句尾。

C.句式斷句法,“……者……也”式判斷句,“者”後斷句;問答式的語句,在問答之間停頓。

D.表示時間地點的狀語,若在句首,狀語後可以停頓。

E.語法斷句法,除去上述四種情況,一般需要停頓的部分,是一個語法意義上的句子,我們應該找到這個句子的主幹成分主語和謂語,由於主語可能承前省略,故一定要補充出來再找到相應的謂語動詞,如果不能找到謂語動詞,這個部分就不能停頓。

F注意語句內容,要根據語境推斷語句內容,據此斷句。

文化常識題,要注意是隨文命題,一般考查常見的文化常識,關注細微處,一般會涉及到官職升降、任用和貶職等等,這需要結合文章內容去推斷,如果是課本中學過的,一定要回歸課本。

高中語文學習與考試必須掌握的知識和技巧系列之六:文言文閱讀

(3)最後做翻譯題。其基本方法如下:

翻譯原則,要遵循“留、換、補、刪、調”的原則。

★一定要直譯,一般不允許意譯,要字字落實,忠實於原文。

①先將句子中的每個字都落實為現代漢語的解釋,同時注意平時學習過程中強調的

重點實詞、重點虛詞、通假字、古今異義詞語、詞類活用、重點句式、特殊語氣在句中有沒有體現,這些是重點的得分點,需要將特徵翻譯出來。

②翻譯個別字的最常用方法就是把古漢語中常用的單音節詞換成現代漢語中常見的雙音節詞。人名地名等專用名詞不要翻譯,無須自作聰明。

③再將這些字連成句,要求符合現代人說話習慣——“達” 。

④連字成句時注意儘量多就少改,該補的一定要補出來,該調整順序的也要落實。使一句話完整通順。

⑤個別字詞實在無法說通,試試看是否是通假或者活用。

操作時要打草稿,由於文言句語言障礙較大,難以一錘定音,如果一下子寫在試卷上,然後再改,造成卷面邋遢,給人的第一印象就差。

高中語文學習與考試必須掌握的知識和技巧系列之六:文言文閱讀

5、根據去年的評分標準,抓住關鍵詞語的翻譯十分重要,因為評分時關鍵詞語是主要得分點。大家在翻譯時要估計出哪些是關鍵詞語,千萬不能讓它們糊過去。遇到難以理解的詞語,解決方法有兩個:一是善於聯繫,做好知識遷移工作;二是考慮全面,注意文言次序的特殊用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