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老师范生”的回信:教师,是一个有未来的职业

导读

教师,不仅是有未来的职业,如果情怀所致,她还能成为一种信仰。

这几天,中国教师报与洛阳师院共建“大地名师班”毕业生对学弟学妹发出了一封邀约信,引发了不少师范院校毕业的老教师、在读师范生的共鸣。

作为一名“老师范生”,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王国平在读信后表示,教师,不仅是有未来的职业,如果情怀所致,她还能成为一种信仰。

王国平写下了一篇文章:《教师,一个有未来的职业》,分享给大家。

一名“老师范生”的回信:教师,是一个有未来的职业

这个话题有点狠,言外之意,其它职业可能“没未来”。

我不敢确切直击,但至少可以回望,看看这几十年网络科技吞噬了多少个职业,甚至是行业。

比如,公交车售票员被自动售票与刷卡机弄下岗了;工厂中许多手工操作被机器人给替代了;银行系统窗口服务员也被自动银行系统和手机银行系统弄减员了;特别是报业传媒被网络和移动终端弄得奄奄一息了;当然,还有实体店的凄凄惨惨……所以,不得不问的问题就是,这些“被解放的劳动力”“解放后”去哪了?他们还好吗?

我无意追问这个问题,但却不无窃喜,因为,教师这个职业不在互联网和智能时代的“横扫计划”之中。

所以,前不久我回到母校黑龙江鹤岗师专六十年校庆时,给小学弟学妹讲座就直奔这个主题说:你们选对了教师这个职业,这是一个有未来的职业!

这个“有未来”,不是互联网的宽容,而是无奈。

我们可以回顾,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有线电视和电视大学的出现后,就有人说:教师这个行当不好干了,教室里有一台电视,全国有几个名师,一切OK了。结果,过去快四十年了,教师没因为电视大学减少,电视大学却改成了老师上课。原因是屏幕上的老师不能人机对话,有问题没法问老师。

过了30多年,“没法问老师”这个问题被互联网“慕课”解决了。于是,又一波“教师下岗说”袭来,而且风力不小,并有颠覆课堂、回家学习的说法,这让当下的老师们确实有点惊悚。好在时间不长风头已过,没有对我们的学校教育有太多影响。

记得在2015年,在到处都讲“互联网+”的浪潮中,也是“慕课”随波而来时,我参加了“教育在线”主办的一场“互联网+教育”论坛,并以主讲嘉宾的身份发表一个观点:一万年以后,教育也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事。我这个观点与同台主讲新东方俞敏洪先生发生共鸣,也被与会者高度认同。

其实,从有互联网问世之后,第一个被琢磨和想被+的行业可能就是教育,但那是以工具和资源的角度被教育接纳的,或者直言,那不叫“互联网+”,而是“+互联网”。为啥教育在互联网面前如此自信?这个问题也不难解释清楚。原由很多,核心只两条:

第一条,人从自然人到社会人必须经过教育,但教育绝不只是课堂教学和做题那点事,还有做人和做事,也如韩愈所言的“传道授业解惑”。所以,这里的“做人和做事”,只靠互联网和教学是不行的,必须以“人与人”的形式进行。

第二条,班级授课制可能只算是“现在进行时”,因为,过去农耕时代的教育很个性化,非常“人和人”,当下属于工业时代的教育特征。不过,当信息化、智能化时代到来后,我们的教育还要思考一个既老又新问题,为了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教育的“将来进行时”,依然还是个性教育,也是“人和人”的事。这不是回归,是进步。

所以,我在读到洛阳师院“大地名师班”毕业生对学弟学妹发出的邀约时,我深深地感慨,这个班级在《中国教师报》未来教育的理念文化介入下,这些未来的教师们确实非常明白,他们毫无疑问地在为自己选择的职业骄傲,并以骄傲的姿态呼唤着更多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同学们,选择教育,选择明师。

我还可以负责任地用我的教育人生讲:教师,不仅是有未来的职业,如果情怀所致,她还能成为一种信仰。这是我走过四十年教育历程后的话,但不是刚踏入教育的初心。

我是1977恢复高考第一届,考前报志愿时,都是工科院校,没有师范学校。然而,命运偏偏让我走进教育世界,没辙。可更没辙也更没想到的是,自从走上讲台后,我竟然不由自主被老师这个职业黏上了。为什么是这样?因为,我能在课堂中倾听到生命成长的拔节声,还能感受到我的生命和更多的生命在精神空间中相互作用。于是,几十年的教育教学下来,我拥有了无数的学生,这是我和我们当老师的精神财富。

所以,在母校的讲台上我动情地说:我有两个老家,一个是生我养我的物质老家;另一个是精神老家,我的精神老家是课堂!

一名“老师范生”的回信:教师,是一个有未来的职业

*作者系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

附:大地明师班学员写给“00后”学弟学妹的一封信

“00后”的学弟学妹:

你们好!

我们是师范生,是来自中国教师报与洛阳师范学院共建的"大地明师班"的学员。作为过来人,首先恭喜你们!高考结束了,多年的风雨兼程,终于在此暂时画上一个小小的句号。预祝你们旗开得胜,最终抵达理想的远方。

远方,是一个充满希望与美好的地方。而今,我们以准教师的名义,以奔跑在你们前方的姿态,回头和你们交接,带你们看向未来。此时,在你小憩的片刻,有些话,想说给你们听——关于梦想,关于教师,关于人生。

我们是即将走上教师岗位的准教师,既是一名追梦者,也即将成为一名造梦者。

当年高考结束后,我们也曾迷惘于纷繁的专业选择,但最终还是来到了师范院校,悄悄种下了成为一名老师的梦。四年的大学时光,曾听无数人说起,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火炬,是蜡烛,等等。其实,

当我们打定主意成为一名教师,并不是因为这些赞美,而是因为的确看到了教师身上的"光"——我看到了无数个夜晚,老师在台灯下备课到凌晨,只为教授给孩子们最有用的知识;我看到教师的一个微笑就可能改变一名学生的成长;我看到一名学生遇见一位能指引人生方向的老师是多么幸运!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只有越来越多优秀者加盟到教师队伍,更多孩子的幸运才成为可能,更好的教育才成为可能。

教师是一份并不容易的职业。可能,社会上或是你的身边有许多人和事在告诉你,做教师多么辛苦,多么清贫,多么默默无闻,甚至,教师中还有一些"负面新闻",会让社会产生误解。其实,我们也曾迷茫过:自己要不要继续走下去选择当老师?但是,通过支教和实习,通过与那么多有理想、有思想、有情怀的教师的学习,我们坚定了最初的选择。我们遇见了——这个新时代里有许许多多可敬可爱的老师,有趣好玩的学校,和新颖温暖的教育理念。有很多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努力改进教育,他们相信种子,相信岁月,他们致力于爱与自由,致力于做有温度的教育,致力于全人之美,他们给新时代的教育教学增添了一抹亮色。

因为热爱,所以喜欢,因为看见,所以相信。

教师是一个有意思且有意义的职业。教师是这个社会上美好与幸福的传递者。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学生还未走向社会时教给他们什么是坚持正义,如何判断是非对错、善恶美丑。我们坚信,未来世界的改变一定是由教育引发的,未来教育的美好一定是由教师建设的。

选择当教师,是因为我们不愿在这快节奏的生活里做一份快节奏的工作,我们想让自己过一种更有意义的生活,拥有更加幸福的选择,想让未来的孩子们不只是为着目标在生活中匍匐前进,而是能拥有强大的感受幸福的能力,即便遇到任何艰难困苦都能微笑面对。在这样的工作中,我们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这个世界也会多一些幸福的孩子,不是吗?

有人说,一名人民教师的梦想只有"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可以说这个梦想很小,小到只有"三尺讲台",可是这个梦想也很大,大到可以"桃李满天下"。

我们是师范生,我们很骄傲也很荣幸。成为教师,成为明日之师、明白之师、明亮之师,这是我们的梦想。

这个毕业季后,我们即将成为教师,在一方教室里做孩子心灵的点灯人--这将是何其美妙的一段旅程!

我们已经行走在这条路上,如今,只想祝福即将奋力一搏做出选择的你加入到我们的行列。

欢迎有爱心的优秀的00后学弟学妹选报师范院校,我们一起做同行者,一起做教育的筑梦人!

——中国教师报和洛阳师范学院共建"大地明师班"全体学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