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就是旅遊,說成旅行就高端了嗎?

旅遊旅行

一字之差,卻有很多不同。

「旅行社」沒人叫做「旅遊社」,「國家旅遊局」改為「國家旅行局」似乎也不妥,因此有必要說說二者的差別!

旅遊就是旅遊,說成旅行就高端了嗎?

旅遊

旅遊的概念大家認知基本都一致:「旅遊」所指的是人們出於【消遣性目的】而離家外出的活動。旅遊可以定義為是人類為尋求精神上愉快感受而進行的非定居性旅行和在遊覽過程中發生的一切關係和現象的總和。旅遊活動包含了遊覽、觀光、娛樂等。

旅遊就是旅遊,說成旅行就高端了嗎?

旅行

旅行的概念則有分歧:廣義與狹義上有很大的不同。

廣義上講:「旅行」則泛指人們出於包括商務在內的【任何目的】而發生於不同地點間的空間轉移。這裡的“旅行”字義的範疇,無疑大大寬於旅遊活動,即旅行(活動)>旅遊(活動)。旅遊之意與之比較則相對單純,旅而遊樂,詞集範圍為旅行所涵蓋。人類在空間上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的行進過程,目的廣泛,包括為就業、商貿、求學等等都屬於廣義上的旅行。

旅遊就是旅遊,說成旅行就高端了嗎?

旅行

“我旅行去美國”和“我去美國旅遊。” 看出差別在哪嗎?

再來一句:我旅行去美國是為了旅遊。這句看出差別了吧!

旅遊必定包括旅行(旅遊就是以“遊”為目的的旅行),但是旅行不一定包括旅遊。我旅行去美國也可能是因為要去辦事。

旅遊就是旅遊,說成旅行就高端了嗎?

旅行

狹義上講:「旅行」系旅遊活動的開展所涉及的全部內容構成“吃、住、行、遊、購、娛”的元素之一,其中的“行” 無疑也是指旅行。不過這一語境下所說的”旅行“,只是全部旅遊活動內容構成中的要素之一,因而其詞義顯然又會窄於“旅遊“,即旅行(活動)<旅遊(活動)

旅遊就是旅遊,說成旅行就高端了嗎?

旅遊

為什麼很多人喜歡用 “旅行”來稱呼,而非“旅遊”呢?

許多所謂的文藝青年、小清新們為了和普通百姓拉開差距,強調自己的內心豐富而獨特的感受,以及絕對不能泯然眾人的優越感,所以才一定要強調自己是“旅行”而非“旅遊”。但其實呢,同一個東西的兩種不同的表述方式而已!

把帶有感悟和體驗的旅遊被稱為“旅行”,無非是一種個人主觀性!

“旅行”這個詞,被一些“小清新、文藝青年”(原諒如此稱呼,此處引號代表裝x的那部分人)為了表現自己的個性給濫用了,過度地拔高其本身意義。有不少人是想把自己自由行說的有點優越感,和跟團旅遊劃清界限,以此區別,倒也是可以理解。

也許是時代賦予了“旅行”的新定義, “旅遊”如今稍顯過時了,不在時髦前衛,改叫旅行,把它詩意化了,潮流化了,顯得更合口味。或許某一天等到“旅行”用多了,人們又覺得煩了,矯情了,又得琢磨個新詞兒了。

旅遊就是旅遊,說成旅行就高端了嗎?

旅遊

如今雖說旅遊很火,但仍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景點坑人問題、導遊問題、宰客問題等等。大多數旅遊者都是旅有餘而遊不足,難怪有人說上車睡覺下車撒尿、景點拍照、回家啥也不知道!

不少人熱衷於到此一遊,而不是真的想從旅遊中得到某種心靈的充實與滿足。走很多地方、拍更多的照片已然成了旅遊目的。這樣旅遊就成了一次走馬觀花的照相之旅,而真正有深度的旅遊(旅行)則是一次心靈豐富的過程,目的不同、結果也不同。

旅遊就是旅遊,說成旅行就高端了嗎?

旅遊

旅遊的目的不僅僅是拍照;應該是到一個陌生的地方瞭解不一樣的風光,感受不一樣的風土人情,開闊眼界,增長知識和見聞;當然也要帶有一種心靈的體驗,讓自己身心愉悅。

旅遊就是旅遊,說成旅行就高端了嗎?

靈魂與夢想

旅遊不僅僅是用雙腳與眼晴,還要帶上靈魂和夢想。

寫行記的是大師,寫遊記的是大眾。

如果你實在不喜歡用“旅遊”這個詞,非要用“旅行”,那說明你彰顯自己隨性灑脫的自我放逐,不拘一格,只是不要顯擺與炫耀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