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被奪權,收拾鋪蓋辭職回家,大喜:從此我可以回家抱孩子了!

清朝有兩位攝政王,一位是開國攝政王多爾袞,一位是清末攝政王載灃,這兩位攝政王的脾氣性格完全相反,一位霸氣側漏,率八旗入關,定鼎中原,對權力有著極強的渴望,因此後來下場也比較慘,被順治皇帝移出太廟,追論生前謀逆罪,削爵。而清末攝政王載灃則是一個清閒散人,不願多惹是非,能躲就躲,甚至有些膽小怕事,無論是魄力還是能力都與多爾袞相差太多,可以說是晚清第一窩囊王爺。

王爺被奪權,收拾鋪蓋辭職回家,大喜:從此我可以回家抱孩子了!

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中曾經這樣回憶他的父親攝政王載灃:我的弟弟曾聽母親說過,辛亥那年父親辭了攝政王位,從宮裡一回來便對母親說:“從今天起我可以回家抱孩子了!”母親被他那副輕鬆神氣氣得痛哭了一場,後來告誡弟弟:“長大了萬不可學阿瑪(滿族語父親)那樣!”這段故事和父親自書的對聯“有書真富貴,無事小神仙”,雖都不足以證明什麼真正的“退隱”之志,但也可以看出他對那三年監國是夠傷腦筋的。那三年可以說是他一生最失敗的三年。在溥儀的回憶中載灃是非常膽小怕事的一個人,而他的母親則非常的剛強,對於載灃這種半死不活窩窩囊囊的態度非常不屑,因此溥儀的母親甚至瞞著載灃多次參與政治活動,希望憑藉自己的力量來挽救清王朝,雖然最終還是失敗了,但是可以看出載灃在家中的地位相比於夫人來說實在是差一大截。

王爺被奪權,收拾鋪蓋辭職回家,大喜:從此我可以回家抱孩子了!

不僅溥儀的母親瞧不起載灃,就連朝中的大臣對載灃也是頗不滿意,載灃開始執政的時候,很多滿族大臣希望載灃能夠重整朝綱,打壓慶王爺的勢力,但是載灃卻支支吾吾,猶猶豫豫,很多皇室貴族多次到載灃的府上要求載灃遏制慶王爺的勢力,擔心他會將大清搞滅亡,但是載灃卻一再推辭,細聲細語的敷衍著來人,結果每每讓人失望嘆氣而歸,從而對這位攝政王爺失去了信心。

王爺被奪權,收拾鋪蓋辭職回家,大喜:從此我可以回家抱孩子了!

溥儀對載灃的描述也有些輕蔑的意味,最經典的一個片段就是童年的溥儀在宮裡背書給攝政王聽,而攝政王每次都只會說:好好好,此外再無一句話,溥儀背書緊張的卡殼,回頭一看自己的父親比自己更緊張,連說話都結巴了,每次總是兩三分鐘就走了,這讓溥儀記憶深刻,但實際上載灃並不像大家想的那麼懦弱,載灃在外交方面還是非常有一套的,當年出使德國受到了德國皇室的高度讚賞,認為載灃的外交能力非常強,也正是載灃的出使,才扭轉了中德之間的外交劣勢,使清王朝的外交官員在德國受到了極高的禮遇。

王爺被奪權,收拾鋪蓋辭職回家,大喜:從此我可以回家抱孩子了!

載灃內心最恨的一個人就是袁世凱,當年正是由於袁世凱的告密,才使得光緒皇帝變法失敗,後來又被慈禧關進了瀛臺,死在了那裡,據說光緒臨死前下過一道密旨,讓載灃殺掉袁世凱,而載灃也時時刻刻記著這筆血債,自己暗下決心一定要處死袁世凱,當年他和幾個王公大臣商量,無論袁世凱鎮壓革命黨是成功還是失敗,都要處死他,他們甚至想出了很多辦法來殺袁世凱。

王爺被奪權,收拾鋪蓋辭職回家,大喜:從此我可以回家抱孩子了!

載灃想學當年康熙皇帝殺鰲拜的方法,在袁世凱上朝時,賜他一個斷了腿的凳子,定個君前失儀的罪名,但是後來由於慶王和張之洞的極力勸阻,這才不得以罷了袁世凱的官,讓袁世凱回鄉養病,可是後來局勢一再惡化,載灃無力收拾殘局,只能再次請袁世凱出山,自己辭職,回家抱孩子去了,後來載灃在清朝滅亡之後,堅決不去東北和兒子同流合汙,不做日本人的走狗,總算是維護了清朝皇室的最後一點尊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