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回家”到“回家” 又一批援鄂醫療隊員解除隔離 他們說:這段經歷將銘記一生

從“回家”到“回家” 又一批援鄂醫療隊員解除隔離 他們說:這段經歷將銘記一生

圖說:感謝信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

“三、二、一,我們勝利了!”經過14天的醫學觀察,上海支援湖北第二批返滬隊員經核酸檢測呈陰性後,解除隔離。今天上午,他們在隔離點放飛氣球,喜悅寫在了每一個人的臉上。

3月22日,由瑞金醫院副院長陳爾真帶隊的上海第三批援鄂醫療隊、其他批的部分隊員和上海媒體記者凱旋。“感謝上海市委市政府、社會各界對我們的關心。在隔離點,我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陳爾真說,“隔離期間除了休息,我們也把這次抗疫過程中的經驗和思索做了總結,與國內外同道做了溝通和分享。”

從“回家”到“回家” 又一批援鄂醫療隊員解除隔離 他們說:這段經歷將銘記一生

圖說:隊員們在隔離點種樹留念

惦記武漢病人

來自長寧區婦幼保健院的郭紀芸和呂玲,和當地的護理團隊一起,負責武漢第三人民醫院光谷院區重症病患的護理工作。直面病毒自不用說,一些年長的患者已經神志不清,除了基礎的護理外,她們一有空就會和這些老婆婆老爹爹們說說話。她倆最惦記的是一位來自養老院的“胖婆婆”,送來病房的時候已經神志不清,醫生下了病危通知,告訴護理人員情況不太好,之後的每日護理,郭紀芸都會格外注意婆婆的狀態,每次護理前都會在她耳邊輕喚“婆婆,婆婆”,“老人家雖然沒有睜開眼,但是會用手輕微用力握住我的手,我知道她聽得到我說話。”由於不能自主進食,每天郭紀芸和夥伴們都是給婆婆 “鼻飼”,沒過多久,大家發現,婆婆的臉色也逐漸好起來了,平時兩個人就可以給婆婆翻身了,現在需要三個人了,“婆婆,我們要給你制定一個‘減肥餐’了哦”,郭紀芸像對自己家長輩一樣在婆婆耳邊輕聲說。

在醫護人員的精心照料下,第三批援鄂醫療隊撤離的時候,胖婆婆已經撤下了呼吸機,並且可以睜開眼睛用眼神跟醫護人員交流了。“53床的胖婆婆就交付於你們啦。”臨走前,她們在病房的白板上畫上了胖婆婆的漫畫肖像,並寫下了這樣一句話。

“在武漢的55天給了我人生中最寶貴的一段經歷。下次去武漢,我要回武漢三院看看曾經拼過命的地方。”呂玲說。

從“回家”到“回家” 又一批援鄂醫療隊員解除隔離 他們說:這段經歷將銘記一生

圖說:大家在防護服上簽名留念

再次遞交請戰書

“今天,是我們第三批援鄂醫療隊解除醫學觀察的日子。終於要回家了,想到我年邁的父母在家等著我平安歸來,想到我的老公抱著我的女兒深切的等著我的擁抱,我又高興又激動。”來自曙光醫院的朱佩敏說。在武漢救治病人的這段時間裡,她學習和積累了防疫護理工作的寶貴經驗。她希望“出關”後,再次投入一線工作。“無論何時,只要有需要,我都會再站出來。”

“剛開始進入隔離觀察期的時候,由於日子單調,我有些煩悶。無法想象武漢人民把自己悶在家裡兩個多月,是多麼了不起。” 龍華醫院重症監護室護師劉蕙寧說,“還記得那個看到我進病房,擔心感染我們而馬上就把嘴捂起來暫停吃飯的叔叔;那個轉院時含淚祝願我們好人一生平安的阿姨……這幾天除了褪去了很多的身心疲憊,更多的是回憶,回憶武漢人民帶給我們的感動,時不時淚目。”

返滬兩天後2天后,來自龍華醫院的李群、李黎梅、劉蕙寧三人就再次向醫院遞交聯名請戰書,希望在休整過後第一時間再赴阻擊境外疫情輸入的一線,直至全面贏取疫情防控最終勝利。她們都是共產黨員,意志堅定,他們在請戰書上寫到“若有戰,召必回。不破樓蘭誓不歸”。

迫不及待想見家人

從1月28日年初四馳援武漢至今,上海第三批援鄂醫療隊隊員已和家人分別了兩月有餘。在援助期間繁忙的工作之餘,他們只能在碎片時間與家人聯絡報平安。龍華醫院的李群迫不及待想回去照顧自己年幼的雙胞胎女兒們,李黎梅通過與女兒互寫家書增進母女情誼,劉蕙寧則表示要親自告訴父母他們眼中的“寶貝囡囡”這次真的長大了。

“隔離日子裡,每天扳手指數著還有幾天可以回家。我明顯感受到父母通話時的放鬆喜悅,女兒視頻時的歡喜雀躍。先生深知我心,他對女兒說,媽媽回家以後第一件事肯定是緊緊地擁抱、狠狠地親吻、說不定還要咬你一口。分別的日子,太多的思念,當然也有更多的珍惜。回到家中,我想曬曬太陽,好好陪陪家人,侍弄我的‘多肉’朋友,到街市逛逛買買,和朋友們聚聚聊聊,平日裡簡單的事情在非常時期都顯得彌足珍貴。”李黎梅興奮地告訴記者。

談到家人,普陀區人民醫院的俞烽有些愧疚。在武漢的日子,因工作繁忙很少打電話回家。“出發時很匆忙,沒有來得及與妻子商量,也錯過了與前往異國求學女兒的道別,更無法兌現照顧99歲外婆的承諾……”

從“回家”到“回家” 又一批援鄂醫療隊員解除隔離 他們說:這段經歷將銘記一生

圖說:醫療隊員們對曾經並肩戰鬥過或幫助過自己的人寫了感謝信

珍惜戰友情

回想起在武漢戰鬥的日子,第三批援鄂醫療隊護理組大組長唐歡感覺就像一場夢。“夢裡有哭泣、有歡樂、有感激、有不捨,忍不住就會淚目。”她說,“當我們離開武漢時,武漢三院的同事、周圍的民眾都為我們送行,感謝我們。而在我心裡,他們才是英雄!在共同奮鬥的日子裡,他們的堅強,他們的無畏,他們的奉獻和付出無時無刻不感動著我!能與他們並肩作戰是何等的榮幸!”在唐歡看來,離別是令人不捨的,但友誼是永不磨滅的。這一段不平凡的經歷,將永遠深藏在她心中,在今後遇到挑戰的時候,成為克服困難的無窮動力。

回顧武漢的這段經歷,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的王瑞蘭說自己無怨無悔。“我今年54歲了,面對這樣一種新的傳染病,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挑戰。我在武漢的時候學到了很多新的知識和新的工作方式,還有武漢醫生團隊那種奮不顧身的精神,都值得我銘記終身。其實我們這些醫護人員,只不過是換了一個地方上班,但武漢人民給我們的愛,我們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每一天內心都充滿著感恩。”

“明天就回去上班了,很想回到瑞金醫院這個熟悉的地方。”陳爾真表示,“我們第三批援鄂醫療隊的武漢抗疫群永遠不會解散。在武漢期間幾乎沒有不愉快的事情,大家目標一致,都非常團結。”

“70天前,第三批援鄂醫療隊148名隊員集結成軍,逆行而上馳援武漢。帶著親友的牽掛、人民的希望,到抗疫一線救危除厄,履行醫者光榮使命。這一路上,我們守望相助、乘風破浪;歸來已是鶯飛草長,櫻花紛揚。我們已圓滿完成任務、休整完畢、全員健康,今天就要回家了。有太多要感謝的人和難忘的事,這段經歷我們將銘記一生!”今天,不少隊員的朋友圈裡發了這樣一段話。

新民晚報記者 左妍 郜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