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一介武將為何能千古留名,成為一代“武聖”受萬人敬仰

關羽,字雲長,東漢末年名震天下的一位威猛武將。明代文學家羅貫中根據史料編撰的三國演義成就了他的人性之義,桃園三結義,為護二位兄嫂於險亂中保周全,千里走單騎;刮骨療傷成就了他武將的人格之威。桃園結義後,一生只忠於他身為東漢皇室後裔的結義大哥劉備。一生追隨以仁義之名行天下,於亂世中搏一個雄圖偉業的劉皇叔,也成就了關羽一生的忠義之名,並以忠義之美譽青史。

關羽一介武將為何能千古留名,成為一代“武聖”受萬人敬仰

可以說,關羽的武將雄威讓他在東漢末年亂世爭雄的亂流中,打岀了驚天動地的威名。溫酒斬華雄的從容;斬顏良,誅文丑的將威方式,乾脆,利落。但如果僅是這些,關羽也僅是一般,泯然於一般武莽將領,只是比一般武將有膽色,有些蠻力罷了。

而在東漢末年,群雄爭霸的時局中,這樣有點蠻力,膽色岀眾,殺得萬軍倒退的人多得很,如呂布,關羽的老同僚趙雲,曹操麾下的典韋,關羽的三弟張飛等,哪個不威赫三軍?但關羽卻比那些猛將勇悍之眾更多了份歷史上的美譽得以流芳後世。

關羽一介武將為何能千古留名,成為一代“武聖”受萬人敬仰

關羽能夠做到這一點,只在於他的人格,他的性情太超越,不入眾流,不入俗濁。論性情的人性完美,他那自稱是東漢皇室後裔美名的大哥劉賢德未必如他,更不提那個身為典型武將之身,性格有些暴躁的三弟猛張飛。

關羽一介武將為何能千古留名,成為一代“武聖”受萬人敬仰

關羽的忠,讓廟堂的人物一再地拿他來完美自己的夢想,列為表率,治國,安邦,從封聖,到封帝。關羽的義,更讓三教九流,市井,江湖黑白道的人物拿他當神明,成了人性道德的聖神。這也是他幾千年來由一個武將而受歷朝代諡封為聖帝的緣故。因為他身上所具有的那些崇高的仁義與忠心,正是歷朝代的廟堂人物需要,又是當世所缺的,也是道德社會必備之品德。

關羽一介武將為何能千古留名,成為一代“武聖”受萬人敬仰

關羽追隨大哥劉備於亂世中爭戰後,一次劉備兵敗,關羽為護兄嫂周全,被迫寄麾於曹操籬下。而適逢曹操,袁紹於亂世爭雄對陣,曹軍被袁軍將領顏良殺伐得無將敢應陣。曹操不得已求陣於關羽,關羽寄人簷下,受曹操亂世中安置,禮敬之恩,遇曹操有難,必須要拿岀一點誠意來堵住悠悠眾口。前後無退路,加上他的性格也讓他不得辭諉,而以他的將領能力也不須推諉。不然他負恩曹操事小,兄嫂於曹營中的安危事大。關羽忠於劉備,負誰也不能負了大哥劉備。所以單騎岀陣,先斬顏良,後誅文丑,解曹操臨時陣下之難,堵曹營眾將負恩忘義之口,更借陣前斬敵將震懾曹營,一舉三得

關羽一介武將為何能千古留名,成為一代“武聖”受萬人敬仰

曹操

而到陣戰寵德時,東漢末年亂雄爭霸的時局形勢已大不相同,桃園三兄弟經過多年的努力,在亂世局勢中已經搏岀一片聲望,有了一錐立足之地,赤壁之戰後,劉備借地荊州後,為謀大事而入益州,留關羽駐守荊州。建安二十四年,關羽進討曹仁,圍困樊城,襄陽,曹仁告急;曹操遣手下大將於禁和先鋒官寵德前往救援。而寵德也是個名聲在外,驍猛異常,善戰的將領,解曹仁之圍,與關羽惡戰多時毫無遜色,更用計使箭傷了關羽。關羽性情使然,與之惡拼多時後,英雄惜英雄,有收降之心。關羽圍困樊襄,以他能力,大局在掌;根本不須他去拿命硬拼,所以花點心思想為己方收納一員驍猛能將。在用計水淹曹軍後,就想勸降寵德,可惜寵德悍勇不屈,怒罵不從,美髯公紅顏一怒,才一怒斬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