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記憶

端午節是僅次於春節、中秋節的一個大的節日。家鄉的端午節,沒有龍舟、鞭炮,但也過得安寧、祥和、熱熱鬧鬧。除了包粽子、包包子,還會掛艾葉和菖蒲,佩戴香囊,編織蛋簍,抹雄黃酒……

端午节的记忆

艾葉和菖蒲是印象最深的兩種東西。端午節前一天,鄉親們就會去割艾葉和菖蒲,然後插在門窗上,有為屈原招魂和避瘟疫之意。家家戶戶都會這樣做,就像春節貼春聯一樣,為端午增添了濃濃的節日氛圍。

端午節正值春夏之交,蚊蟲、蛇、蜈蚣等開始活躍,對人們來說,也是個驅毒保健的時節。記憶裡,家鄉有用雄黃驅蟲防害的習俗。節日當天,大人們為家中的小孩挨個兒抹雄黃,從頭頂的位置開始,然後額頭、肚臍眼、腳底心一一抹到。以前的老屋潮溼陰暗,蛇鼠出沒,人們往各個角落噴雄黃酒,撒石灰,以驅蟲消毒。古語道:“飲了雄黃酒,病魔都遠走。”據說這一天喝雄黃酒也可以驅邪祛病。

端午節給小孩佩戴香囊有辟邪驅瘟、祈求安康的美好寓意。最原始的香囊是手工縫製的,中間是用花布做的心形的小袋,裡面可以裝上香草。兩邊則掛上用彩色絲線做的穗子。也有些小孩的香囊是用紅布做的,上面用黃色絲線繡著一條小金龍,在護佑平安的同時,也飽含父母“望子成龍”的心願。那時候物品匱乏,村裡人自己動手,採集佩蘭、菖蒲、蒼朮、薄荷、香艾、小茴香等,曬乾後用來做香囊的香料。哪怕在最困難的年頭,大家也沒忘記為孩子做個香囊過端午。

端午节的记忆

戴香囊是長輩們的祈願,而掛蛋簍則是孩子們最樂意的事情。端午節前幾天,大人們都會為小孩子編織五顏六色的小蛋網。上集市買來五彩線,剪成同樣的長度,搭配好顏色,先搓好一根掛繩,然後將綵線穿在掛繩上,每兩根不同色的線交叉著循環打結,估摸著擴開網後能夠裝下雞蛋或鴨蛋了,就把餘下的部分挽成結,剪齊下面的彩須,一個漂亮的蛋網就編織完成了。裝上染成紅殼的雞(鴨)蛋,樂顛顛地跟小朋友們比誰的最拉風。

那個年代,並不知道什麼是粽子,能吃上小麥包子就不錯了。端午節前夕,小麥成熟,生產隊將脫粒好的小麥分給各家各戶。媽媽磨好麵粉,用老面醒發後,將一個個白白胖胖的大包子放進鋪著荷葉的蒸籠裡,不多久便滿屋飄香。沒肉做餡就化上一碗紅糖水,一家老少沾著吃,甜甜蜜蜜,其樂融融。

端午節那天還有吃芝蔴糕、綠豆糕的習俗。那時的芝蔴、綠豆糕包裝很簡單,都是當地供銷社製作的,吃起來原汁原味,很有地方特色。

關於端午,有太多的回憶,夾著太多的情感。“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歲月帶走了節日裡曾經的一切,如今,我只有用鍵盤、用指尖,靜靜地重溫那童年端午節的快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