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天使”王亚丽,不因残缺而失色的人生

“定西故事”是定西新闻网推出的大型纪实摄影专题,采用跟拍的方式,用图片记录生活在定西这片热土上各行各业、形形色色普通人的生活日常。

点击视频,对话王亚丽多彩人生

王亚丽,不因残缺而失色的人生

“绘画天使”王亚丽,不因残缺而失色的人生

1/13 王亚丽,陇西人,今年28岁的她,已经和轮椅相伴了十八年。十八年来,她努力挣脱命运的牢笼,用画笔作为人生的支点,扬帆远行。

“绘画天使”王亚丽,不因残缺而失色的人生
“绘画天使”王亚丽,不因残缺而失色的人生

3/13 14岁那年,逐渐懂事的王亚丽慢慢明白自己永远无法站立的事实后曾一度绝望无助。15岁,在她自学完小学、初中的所有课程后,竟然觉得生活有些无聊。她开始思考,当舞蹈家的梦想是无法实现了,那将来能不能成为一名画家呢?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王亚丽对自己的人生一次次发问?她开始拿起笔和纸,看见什么物体就描摹什么,家里的日常摆设都跃然而上到她的画纸里。后来她接触到的人,看到的风景,感受到的喜怒与哀乐,都融入到了一幅幅画卷中。

“绘画天使”王亚丽,不因残缺而失色的人生

4/13 2008年,王亚丽18岁。当静态素描已经无法满足她的表达欲望时,她决定专攻工笔花鸟画,没有老师,她就让爸爸买来相关的光盘看着学习,然后从古人入贴,从网上拜师,向周围的各大画家虚心学习,她经常因为画画时间太久导致手臂麻木,或因为坐得太久而生褥疮……有时画到深夜,大功率的白炽灯照得她眼睛生涩,泪流不止,她也不曾停歇。

“绘画天使”王亚丽,不因残缺而失色的人生

5/13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8年8月,王亚丽的作品入展陇西县改革开放30周年暨迎奥运美术作品展;2009年5月,她的作品在首届陇西县残疾人书画剪纸作品展中被评为二等奖;2010年5月在全省第四届残疾人书法、绘画、摄影大赛上,她的绘画作品荣获一等奖;2010年9月,她的作品被上海世博会生命阳光馆永久性收藏,她的事迹入编《生命,阳光》一书……如今,已是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的王亚丽,画技日趋精湛。

“绘画天使”王亚丽,不因残缺而失色的人生

6/13 19岁,当她的一幅仙鹤图被爸爸的朋友用100元买走后,她无比欣喜。当时,正好快到母亲节了,她就用这些钱给妈妈买了一件衣服。现在她的画按平尺大小一幅已卖到800—6000元不等。

“绘画天使”王亚丽,不因残缺而失色的人生

7/13 在王亚丽的背后,有一个一直为她遮风挡雨、默默付出的人,那就是她的丈夫——李军茂。她和丈夫的结合是一段浪漫而凄美的罗曼蒂克。李军茂一直觉得王亚丽是一个不平凡的女子,而王亚丽对这个憨厚高大的男孩也深藏爱慕之心,他们用长达两年的时间电波传情,彼此了解,相互温暖。

“绘画天使”王亚丽,不因残缺而失色的人生

8/13 虽然,这份感情,遭到了李军茂家人的强烈反对。“刚开始我就跟家里人冷战,在‘感动甘肃·2010十大陇人骄子的颁奖晚会上’我让爸妈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倾听她的故事,从那以后,他们的反对情绪便没那么强烈了。”李军茂回忆说。当缥缈的云雾散去,爱情的花朵已然绽放,两颗年轻而滚烫的心开始抑制不住地靠近。如今,他们的孩子已经两岁半了。活泼、好动的小家伙,虽然给身体不便的王亚丽制造了不少小麻烦,但也给这个小家庭带来了无尽的欢乐。绘画之余,每每抱起孩子在膝头玩耍,是王亚丽最为幸福的时刻。

“绘画天使”王亚丽,不因残缺而失色的人生“绘画天使”王亚丽,不因残缺而失色的人生

10/13 从2017年8月开始,每周一、三、五,王亚丽像正常上班族一样,早早起床洗漱,匆忙吃完早点,将孩子托付给妈妈或其他亲属。上午9:00,丈夫李军茂便会推着她准时出门。一年多来,李军茂无论生意或应酬有多繁忙,他都会准时将王亚丽送到文创中心。因为,在那里,残友们已经翘首以待。

“绘画天使”王亚丽,不因残缺而失色的人生

11/13 文创中心是一群像王亚丽一样身残志坚的残疾人守护心灵归属的一方净土。在这不足60平方米的办公室,外间用来绘画创作,内室被隔成30平方米的小展厅,集中展示文创中心成员及全县残疾人艺术创作精品,有书画、剪纸、宫扇、皮雕、木雕、刺绣、摄影、手工制作、工艺葫芦等,部分产品已实现网络销售。

“绘画天使”王亚丽,不因残缺而失色的人生

12/13 大多数来这里的残友,都是零起步学习绘画,王亚丽总是毫不吝惜自己的才华和经验,倾囊相授,点拨指导。她发现,大家对群体的认同感和对绘画艺术的饥渴感远远超过她的预期。每当看到学员学有长进,她总是很欣慰。

“绘画天使”王亚丽,不因残缺而失色的人生

13/13 在文创中心,每个人都有故事。大家都在用行动证明,轮椅上的奋斗人生,同画板上的色彩一样可以绚丽夺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