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草莓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草莓外形可爱,颜色鲜美,很多人都喜欢吃草莓,它的维生素C的含量比苹果、葡萄高7到10倍,磷含量是苹果的5倍,钙的含量是鸭梨、苹果的3-5倍。再加上草莓的营养成分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是老少皆宜的健康食品。饭后吃一些草莓,可分解食物脂肪,有利消化。但是,每到草莓的季节,就总会有一些传言此起彼伏,比如:“草莓被染色”、“膨大剂草莓”等等。如果,你也因为这些内容对草莓望而却步,那今天的节目你就必须听听。

草莓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其实,去过草莓采摘园的人,应该都很清楚,在大棚里,春季的草莓成熟度很高,颜色比冬季的草莓红很多,有些已经成熟的草莓来不及采摘,就已经烂到地里了。

这是因为气温较高,日光很足,草莓的成熟期很快,颜色也很红颜,所以对于网友怀疑的草莓会上色素的情况。但其实,这种情况根本不可能出现。因为,抛开技术手段,单从经济角度来讲,这样做一点也不实惠,反而会增加种植成本。

草莓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掉色草莓是染的色吗

根据网友提出的“草莓的汁液会把东西染红,肯定是染色了”,专家表示,这个季节的草莓汁液很足,果肉里的红色素很高,所以网友在洗草莓的时候水会变红,这其实是草莓汁液渗到了水里。

吃过草莓的都知道,草莓属于浆果类水果,浸泡时间长了以后,必然会有汁液渗出,使水变红,而且草莓的表皮很薄,很容易破损,所以在洗的时候,汁液也很容易进入到水里。

针对草莓被打激素、被染色等谣传。相关的食药监局也表示:

给草莓染色,色素很难分布均匀。草莓中的色素主要是花青素,它是水溶性的,广泛分布在植物的各个部位,通常也会被储存在植物细胞的液泡中。当细胞破损时,这些储存的花青素就会随液泡中的水分流出。但完整的草莓一般是不会出现这一现象的,当然,消费者如果遇到其出现异样的变色情况还是小心为宜。

草莓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个头大的草莓用了激素

除了染色的谣言,还有一个困扰草莓的就是:胖乎乎的草莓是不是有激素。

食药监相关人员说,其实,影响草莓个头大小的因素有很多,而草莓的品种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通过杂交选育技术也能培养出个头大的草莓品种;还有只要适当地进行疏花疏果,也可以得到个头更大的草莓。有些异常大的草莓确实存在使用膨大素的可能。但是,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膨大素是相对安全的。

其实,避开这种不安全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就是在购买草莓时应尽量去正规超市、农贸市场。草莓买回家后应尽快吃完,剩余的草莓要及时放入冰箱冷藏储存,储存时注意防止挤压而造成损伤。

草莓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草莓如何清洗

今天的第二个问题来了:怎么才能把草莓洗干净?这对很多人来说简直是世纪难题。

草莓之所以清洗起来比较困难,主要是因为其外表粗糙,而且皮很薄,一洗就破。因此,很多人为了图省事,简单地用水冲冲就吃。

其实,草莓属于草本植物,植株比较低矮、果实细嫩多汁,这些都导致它容易受病虫害和微生物的侵袭。因此,种植草莓的过程中,要经常使用农药。农药、肥料以及病菌等很容易附着在草莓粗糙的表面上,如果清洗不干净,很可能引发腹泻,甚至农药中毒。

草莓的正确清洗方法:

首先,用流动的水连续冲洗几分钟,把草莓表面的病菌、农药及其它污染物除去大部分。注意:不要先浸在水中,以免农药溶出在水中后再被草莓吸收,并渗入果实内部。

草莓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冲洗之后,把草莓放入淡盐水(一面盆水中加半调羹盐)或淘米水(宜用第一次的淘米水)浸泡5分钟。淡盐水可以杀灭草莓表面残留的有害微生物;淘米水呈碱性,可增进呈酸性的农药降解。

然后,把草莓的叶子撕掉,切记不要去除草莓蒂。否则残留的农药会随水进到果实内部,造成更严重的污染。吃的时候去除草莓蒂即可。

用流动的自来水冲净经过淘米水或者淡盐水浸泡的草莓,最后用净水(或冷开水)冲洗一遍即可。

草莓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如何保存不损坏营养

另外,要注意的是,草莓含水量很高,没有外果皮,容易受损伤而软化腐烂,所以正确保存很重要。

如果买回家的草莓一次性吃不完,最好挑选出表面完整、无破损、未清洗的草莓保存,如果其中还有叶蒂部分颜色略浅的草莓优先考虑。轻拿轻放,建议单层装入保鲜盒,以免挤压,再装入塑料袋中,封紧袋口,放冰箱冷藏室保鲜,现吃现洗。

好吧,今天的餐后水果,就吃草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