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称中国人和东亚人为蒙古人种,而非汉族人种?

迴万生60375391

个人以为:这主要是因为古代中国相对封闭的地理格局所致

在俄语和阿拉伯语中称中国为契丹;欧洲人称东亚人种为蒙古人种;大航海时代西方殖民者东来之际统称印度以东的中国、朝鲜、日本、东南亚为东印度地区......为什么作为东亚最大民族的汉族屡屡被无视,反倒代之以契丹、蒙古、东印度之名?

全世界所有国家和民族都是以自己为中心的:我们称自己为中国;欧洲人则根据和欧洲的距离远近将亚非地区划分为远东、中东和近东。我们中国恰恰就位于距离欧洲最远的远东地区:在我们国土的东面是浩瀚无垠的太平洋;西面是难以逾越的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北面是巍峨的蒙古高原;南面毗邻东南亚的深山密林。这样的地缘格局导致中华文明其实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虽然中华民族曾创造过无与伦比的文明,但西方人始终对其不甚了了。

蒙古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率先打破了东西方之间的封闭隔绝状态——蒙古人一直向西扩张到多瑙河流域,与此同时蒙古人也南下入主中原。隔岸观花的西方人被蒙古的战斗力深深折服,甚至当明朝驱逐了蒙古势力后很多西方人依然茫然无知地以为中原还是蒙古人的天下。加之《马可波罗游记》在欧洲的传播更加深了欧洲人的这种意识——当哥伦布踏上远航之路时他以为中国还处在蒙古大汗的统治下。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中国人被错误划分为“蒙古人种”,一直影响至今》

蒙古人种,又称黄色人种,是世界四大人种之一,约占世界人口的37%,中国被划分为此类人种。所谓的黑白黄三大人种划分,并无科学道理,而是作为西方的一种政治概念登上历史舞台的。

在古代中西方友好,西方人认为中国人和欧洲人一样都是令人自豪白色人种。但是进入17世纪,由于清朝限制欧洲人在中国传教,欧洲人对中国非常不满,对中国人肤色的描述也不再有白色,而开始用黄色、棕色等标注。

从18世纪开始,中国人,包括东亚人的皮肤逐渐被统一称为“黄色”,其肇始者德国科学家对人种的分类。当时他们把世界人种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白色人种,另一种是黄色人种,黄色人种的英文名为Mongolism,即蒙古人种。原因是中世纪时期,蒙古人给欧洲带来了巨大的阴影,使得他们用这个名词来命名黄种人,意味着对黄种人的歧视。中国、日本都被划分到黄色人种。

在“黄种人”和“蒙古人种”被创造出来后,两个概念迅速结合在一起,并普遍被欧洲认可和引用。同时,欧洲人把匈奴人、蒙古人西侵欧洲的历史记忆相联系,发展出流行一时的“黄祸论”。

近代欧洲人对“黄祸”的恐惧,主要针对日本人和中国人。加重西方人对“黄祸”的恐慌的事件有两个,一是中国1900年的义和团事件,使在华欧洲人受到很大震动;二是1905年日俄战争,黄种之日本战胜白种之俄国,让西方各国大为震惊。

这种含有歧视意义的人种分类,却先后被中国和日本认可。

至于西方人所宣传的“黄祸”,晚清知识分子则将之视为中国巨大潜力的表现。梁启超解释说,“西人深畏中国人,向有黄祸之语互相警励也”;邹容《革命军》中,判断,未来必有一场“黄白种战”,而中国人要同日本人联合起来,才能战胜白种人。

日本人之前并不认可黄种人的分类,不屑于和中国人列为一个种族。但是后来,日本开始侵略朝鲜和中国,为了满足侵略需求,日本人打出了“黄种人”牌,大肆宣传中日蒙朝都同为黄种人,应该合作共荣。

从“黄种人”“蒙古人种”概念出现以来,对中国人的观念产生了极大影响。现在,大多数中国人以黄种人自居,唱着《龙的传人》中“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的歌词。其实,西方人划分肤色的本意是种族歧视。

当代学术界已充分证明,以肤色划分人种的方法,既充满种族偏见,又缺乏信实的学理支撑。我们不应该继续使用“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这类伪科学概念。


甲历史

我已经回答过一次了,但普及率有限,再说一次。

之所以被称为蒙古人种很显然与蒙古对西方的冲击有关,西方也不是不知道他们称呼中国另有其名,但还是称呼为蒙古利亚人种。这个称呼原本我们不应该接受,然而大家也看到了,我们的学者都接受了,因为他们就是那样定义和称呼了。这是很可悲的一件事,我一直说中国的问题首先是知识分子的问题,而且首先是腰杆子的问题。

我之前也强烈反对被称为蒙古人种,因为很明显,我们才是更纯的黄种人。用蒙古作为黄种人代名词不合适。不过当我破解了蒙古一词之后,我就接受了。蒙古一词在蒙语读芒勾,我发现,芒勾是苗蛮体系的共称,苗族的自称以及最重要的神与之有关。苗蛮系民族地名里充满了蒙、勐语音,西双版纳以及老挝缅北这种地名非常多,勐海、勐腊等等。泰国首都直接叫曼谷。泰语里芒勾是龙的意思。缅北还有一个锰古的地方。很显然芒勾是苗蛮体系的普遍词汇。考察蒙古族文化发现,其多数文化是北三苗带入的,也就是O3这个基因。汉族和藏族同源的部分就是北三苗O3。其实与蒙古族里的O3同源。蒙古族重3、9、13这三个数字以及男性婴儿出生后挂左弓尚左的传统与山西陶寺遗址以及汉族传统完全对应。就是说蒙古族文化更多是苗蛮的,包括名称。

苗族神芒勾


陶寺遗址十三根柱子


苗族头饰十三柱

明朝是带有强烈突出汉族色彩的朝代,所以有明一朝笃信十三,甚至朱元璋出殡都是开十三道门,十三个灵柩。

芒勾一词泰语是龙的意思,泰语风则读龙,然而龙确实产生于与风雨有关的文化。既拜龙又杀龙也反应了农耕民族对于风调雨顺的需求。西戎其实就是龙的意思,陶寺遗址也属于龙山文化。龙就是帝尧体系的共有名称,百越民族的龙其实读竜,他们更多还是蛇崇拜。没有发展成龙。龙是内陆支老三苗蛮群体和老大极北基因N系共有的。所以红山文化为N系,也存在龙。芒勾一词其实东方伏羲祭司勾芒的反念。这类反念非常多,可能是因为与沿海支决裂双方都有反念操作。比如敦煌为混沌反念,耶律为黎越、礼乐反念。



台湾原住民保留的蛇崇拜

知道了蒙古源自芒勾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不知道其由来还接受那就是骨头问题了。


國病

所谓的蒙古人种,是西方殖民主义思潮泛滥的时候,一帮西方的人类学者,凭借他们当时的先进知识,和他们在人类学领域的绝对话语权,提出的一个歧视性的人类分类学的“学术名词”。蒙古人种是相对于白色人种的雅利安人种而言的,西方学者认为白色人种是高贵而优秀的人种,黄种人没有白种人高贵。西方学者对黄种人的认识,是基于对中国人的认知程度,当然也包括东亚的其他民族。

十八世纪的德国人类学者克里斯托佛、迈纳斯,提出了人类学的二元理论,由于当时人类学的局限性,他把地球人命名为白色人种和黄色人种,白色人种的代表类型是“鞑靼—高加索”人种,而黄色人种的命名,他不想用中国人来命名,因为中国的历史文化太悠久,必须避开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尽可能多的贬低中国人。蒙古人曾经征服半个世界,也曾经对中国有过短暂的统治。而蒙古铁骑横扫欧洲以及屠杀,给欧洲人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其实,蒙古人在欧洲白人的眼里不是尊敬,而是心有余悸的巨大恐惧,他们把蒙古人称为野蛮人。不要以为欧洲白人对成吉思汗很尊重,欧洲白人对成吉思汗的映像是野蛮和屠杀,在欧洲白人的眼里蒙古人其实就是野蛮人的代名词。所以,克里斯托佛、迈纳斯就想起了蒙古人,他成功的避开了历史文化悠久的中国人,故此他把黄种人命名为“蒙古人种”。想想看,迈纳斯的人类二元学说,把黑种人视而不见没有纳入人类的范畴。

冷清个人认为,中国人在牵涉到人类学的时候,我们的专家学者应该回避“蒙古人种”这个词汇,冷清的建议是提出中国人是“华夏人种”概念,几百万人口的蒙古人也代表不了十四亿中国人,尤其“蒙古人种”这个人类学名词,带有隐晦的歧视性。关于“华夏人种”的学术提法,需要一大批中国的历史学家、人类学家、医学家、人类基因学家,大家共同来认可并推广,最终让“华夏人种”名词彻底替代“蒙古人种”名词。反正,冷清在相关的历史研究文章中,一概不使用“蒙古人种”这个词汇,说到中国的人种问题时,冷清皆表述为“华夏人种”。


冷清先生

蒙古人种的提法是西方学者提出来的,比较笼统、随性,对人种的区分没有实际意义。

过去的一百多年,西方基本上掌握了世界的话语权,蒙古人种的提法也是在这种大背景下提出的。而国家过去贫弱,也只有借鉴人家的定义。随着西方话语权的减弱,以及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以前的很多说法,都在慢慢被推翻,或者重新衡量,当然也包括这个蒙古说法,现在这个说法已经大为减少了。

毕竟,中国也越来越自信了。


苏绽

因为洋鬼子无知。更因为洋鬼子对打败自己的对手深感畏惧,所以,才误把炎黄人种的一支少数民族当成人种。并且,自卑自贱无道无德的恶性洋奴也跟着瞎吆喝。其实,蒙古人、匈奴人、满人、越南人、朝鲜人……虽不是汉族,但都是同根同祖同脉同源同根的炎黄子孙。属于“炎黄种族”!


谯郡大圣

汉人?蒙古人?…………多不是,我们是中国人,华夏民族,炎黄子孙。

首先我们讨论一下我们民族的由来,远古没有民族,只有部落。部落由一群远古的近代人组成,我们经历母系社会,再到父系社会。时代变迁,人变多了,耕种土地又有限,怎么办。土地问题引发争执,胜者为王,胜者得到了土地使用权。败者为了生存只有远走他乡。慢慢的形成新的部落。新的部落经过适应生存形成新的文化,获得资源,壮大,吞拼小部落,或再打回去。慢慢的部落因为不断壮大和文化不同才形成了一个个民族。有的去了草原,有的去了大山深处,有的去了沿海小岛,但一直以中原为主,无论那个民族占领中原,多奉中原为主。

按血缘来说,你是汉人?你是蒙古人?或者说你是满人?还是说你是回族人…………?多不对!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生活一起,几千年中我们的祖先相互征战纠缠在一起。自远古至今天我们同宗同源。按血缘和基因来说我们只有一个民族,华夏族。

之前有个纯种汉人说法,纯不纯种汉人就是个伪命题。汉人就是多民族文化溶合后产物,战国时期,各民族大混战。秦始皇统一了中国,那些被统一的人民,统一文字,统一了度量衡单位。汉族初步形成。再到汉朝时确定民族特性和文化。所以汉文化拥有极强的包容性,一个有深度有广度的文化。任何文化多能轻意被其吸收和同化。

那我们所谓的民族之分又从何而来呢,答案是文化。每个民族文化习俗不同,汇聚一起变成5000年华夏民族的熣璨历史。

说完民族,那我们主要是说人种,我们是多民族组成,任何一个民族多不能代表我们全部。按肤色分,我们是黄种人;按文化分,我们是华人;按地区分,我们是东亚人。

谢谢观看!——小草帽


湘西小草帽

西方世界打压中国,实行“去中国化”、矮化中国的三个大棒分别是人类语言体系、人类非洲起源论、人类种群划分。

1、西方语言学家按照他们的标准和逻辑推出“谱系分类法”划分语群。提出“印欧语系”把印度明火执仗的拉进自己大门,实现对人类语言群体最多的汉语人群的压制。其实欧洲语系应该叫“拉希语系”,拉丁、希腊语系。跟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没有一毛钱关系。

2、非洲起源说,把全世界人类归结到非洲少女“卢道尔夫人”头骨化石身上。已被中国元谋发现的“蝴蝶人”打破。

3、蒙古人种(mongoloid race)的说法,完全是“西方中心论”的产物,是种族歧视的称呼,本意是“先天性白痴”,是野蛮人。由于人类起源于亚洲,现在蒙古人种的称呼已经废止,代之以“亚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和美洲。


中国观察家

看了几个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我这里也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明确一下,种族和民族是两个概念。

种族:又称人种,是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性的人群。



民族:指在文化,语言,历史与其他人群在客观上有所区分的一群人,是近代以来由于研究人类进化史和种族所形成的概念。



从两者定义看,种族涵盖的人群范围远超民族,也可以说,种族可以包含多个不同的民族。

其次,蒙古人种,又称黄色人种,黄种人。是人类对种族研究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对黄种人的称谓。这种说法最早出现在德国生理和比较解剖学家弗雷德里奇.布鲁门巴赫五个人种划分方案的文章中,这篇提出人种概念的文章出版于1775年。

弗雷德里奇.布鲁门巴赫

他根据肤色,发色和发型,眼色,身高,头型等体质特征,以及原居住地把人类划为五大人种:

1.高加索人种(白种人)

2.蒙古人种(黄种人)

3.埃塞俄比亚人种(黑种人)

4.美洲人种(红种人)

5.马来人种(棕种人)

其实,美洲的红种人并不存在,美洲的印第安人是黄种人的一大分支,由于他们崇尚红色,常用红颜料涂脸,被误认为红种人。



迈克尔.基瓦克指出弗雷德里奇.布鲁门巴赫用蒙古人来命名黄色人种是因为蒙古人头骨最具黄种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后来这种命名就被沿用下来。

至于蒙古人对欧洲影响更大造成布鲁门巴赫把黄种人命名为蒙古人种的说法,并没有证据予以证明,不足取信。如果按照影响力这种说法,白种人就不应该命名成高加索人种了。

因而,个人认为,蒙古人种的说法只是人类种族研究学中在历史上的一个分类方法中的特定称谓。没用汉族代表黄种人是因为布鲁门巴赫觉得蒙古人更具代表性的缘故。

另附:现代四大人种分类为:(1)东亚人种(黄种人);(2)高加索人种(白种人);(3)尼格罗人种(黑种人);(4)澳洲人种(棕种人)


飘落的感觉2008

汉族不是一个民族,是多民族融合之后的群体,民族指的是同血缘,同文化,同习俗,同信仰。汉族除了文字相同外,没有一样是统一的,饮食习惯各地不同,生活习俗也不同,南北性格差异明显,血缘来源也是非常杂。只能说是一个国的,根本算不得一个民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