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充电Hub该有的样子:ayepow「一起」

手边需要充电的设备越来越多,能够对我的设备进行集中收纳充电的东西变的十分重要了。充电hub这类的产品也接触了不少,各家产品使用的体验也都还不错,但是总觉得和我预期想要的效果有些出入,所以一款做到能满足用户需求的充电hub应该做成什么样?来自 ayepow 这款「一起」在我看来,是目前满足用户需求最好的一款充电hub产品。

一个充电Hub该有的样子:ayepow「一起」

为什么我说 ayepow 的这款「一起」在满足用户需求上做的比较不错呢?

首先回想一下当初驱动我们去购买充电hub的原因:1.插座不够用了 2.这一桌子的线和设备实在是太乱了。然后我们找到马云家,发现这些商品的渲染图个个都横平竖直,整齐的不行,于是你拍下买回家以为自己只要用上就一定也能解决这两个问题。收到货后插头拥挤问题解决了,但是由于数据线长短不一设备无处安放,所以你的桌面该怎么乱还是怎么乱。一句话总结就是同品类的其他产品太过简单粗暴了,做好若干个充电口和渲染图就没有考虑后面的事情了。

反观 ayepow 在做「一起」的时候就比友商想的更多,在实现“合”之余,把“纳”和“理”也替用户做好了。

一个充电Hub该有的样子:ayepow「一起」

以一个iPad mini尺寸大小的面积,容纳了比一台iPad mini更多的设备,设备有地方整齐收纳了,桌面离整齐干净也就差线材的统一了。

购买「一起」默认赠送四根20cm的充电线,两根lightning的,两根Micro usb的,是一个兼容性比较好的方案,使用官方赠送统一长度的充电线比自己使用长短不一的充电线,在视觉上要整齐了很多,只是这赠送的充电线的线材还有值得升级的空间。

一个充电Hub该有的样子:ayepow「一起」

一个充电Hub该有的样子:ayepow「一起」

作为一个充电hub,最终还是要以充电功能落脚的,四口满载,单口输出维持在 10W 上下。很可惜,这次的四个输出口都不支持快充协议,虽然 5V2A 的规格已经达到大众对充电速度基本要求,但快充大行其道的今天也难免会被用户吐槽,希望后续的产品会针对快充有优化升级。

一个充电Hub该有的样子:ayepow「一起」

「一起」总的最大输出功率为45W,除去四个U口,「一起」还支持QI协议的无线充电。手头有支持无线充电设备,但是没有无线充电器的用户「一起」会是你很不错的选择。

除了那些本来就支持无线充电设备之外,你还可以通过向 ayepow 购买无线充电的配件,来让诸如iPhone也实现无线充电效果。

一个充电Hub该有的样子:ayepow「一起」

一个充电Hub该有的样子:ayepow「一起」

还有一点要提,这无线充电的体验的好坏很大程度的取决于设备的新旧,以及设备内置线圈的面积大小,比如我那台 lumia 920 就需要反复调整位置才能听到充电的提示音,而三星s6e却随意摆放都能成功充电。

一个充电Hub该有的样子:ayepow「一起」

ayepow「一起」的这个仿生山峦的设计则是让人感觉到有温度的一个点,不是简单粗暴的做一个区隔,而是通过不同层次的高度顺便帮用定位不同大小的设备应该放在哪个位置。

「一起」采用的硅胶材质的阻尼合适,手机放在上面可以方便的固定住,加之间隔距离合适,手机可以和人眼形成一个刚好的视觉角度,手机在充电时还能将「一起」当作支架顺带看看电影或直播。

一个充电Hub该有的样子:ayepow「一起」

竞品中做了这个支撑区隔的也有,但是区隔之间的距离都太小,并没有考虑用户架起手机看视频的场景。

最后要说一下 ayepow「一起」的缺点,首先是电源指示灯的位置设计问题,因为为了充电取拿方便,需要让无线充电台朝外,这样指示灯就被藏在了里面,加上充电时竖立起来的设备,指示灯可以说是被挡的严严实实,如果把指示灯放在无线充电台前端会不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一个充电Hub该有的样子:ayepow「一起」

一个充电Hub该有的样子:ayepow「一起」

第二个就是 ayepow 需要在考虑一下,当设备全部充电完毕后拔下充电线,充电线该如何收纳的问题。当设备取下,没有东西来固定住充电线,这些线材会像八爪鱼似的散开。如果能在机身上设计一些卡槽,帮助充电完毕后固定收纳好这些线头,用户体验说不定会更好。

一个充电Hub该有的样子:ayepow「一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