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城住宅庫存已連續34個月減少 三四線庫存創9年新低

如果一定要在影響房價的因素中選一個最重要的,筆者傾向於供給端的變化。

在正常的市場經濟學中,物以稀為貴是一句極其經典的註腳。

如果這個“物還是房子的話”,那可就貴上天了。隨著“紅五月”市場交易量的提升,全國百城住宅庫存再次降低。截至5月底,全國百城住宅庫存已經連續34個月減少。

截至2018年5月底,據易居研究院監測的100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庫存數據顯示,總量為42708萬平方米,環比減少1.6%,同比減少8.2%。該規模相當於2012年3月份的水平,即庫存規模回落到了六年前的水平。

100城住宅庫存已連續34個月減少 三四線庫存創9年新低

100城住宅庫存已連續34個月減少

值得一提的是,在100個城市中,有73個城市的庫存出現了同比下滑態勢,其中大連、杭州和金華的同比跌幅較大,跌幅分別為53%、49%和41%。總體上說,庫存同比下跌的城市數量更多,這也帶動了百城庫存規模出現下跌。

住宅庫存的下跌,意味著消化週期的縮短,導致有些城市可能出現供小於求的樓市供需關係。

另一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5月份,100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存銷比即庫存去化週期為9.8個月,這也意味著市場僅需9.8個月的時間就能消化完這些庫存,該數值相比4月份10.3個月有所下滑。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鑑於房地產行業特性,一般來說,庫存去化週期合理區間為12個月-16個月。由此可見,百城住宅庫存規模偏小,不足10個月就可以賣完。

具體來看,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三、四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存銷比分別為12.6個月、9.5個月和9.8個月,三類城市消化週期均有收窄的態勢。

更重要的是,三、四線城市的存銷比下跌較為明顯。當前數值是2010年以來的月度最低值,即最近9年中三、四線城市的去化週期達到了最低值。有24個城市的存銷比小於6個月,其中多為三、四線城市。

嚴躍進表示,得益於三、四線城市棚改等政策釋放出的強勁購買力,三、四線城市去化速度加快。整體來看,從週期上推算,預計到了今年第四季度,部分城市庫存不足的矛盾會得到有效緩和。

值得注意的是,相對一季度嚴厲的預售證管控,目前部分城市已經有“開閘放水”的供應策略。另外部分房企從半年度銷售目標的角度出發,也會適當降低房價,進而獲取入市的機會。

嚴躍進稱,各大房企在半年度業績考核的壓力下,預計6月份會繼續加大推盤,這有助於緩和部分城市房源不足、房價過快上漲的壓力。同時,在部分城市一、二手房價格倒掛的情況下,認購新房的性價比增加,這會刺激購房者積極入市,進而也會帶來去化週期的繼續收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