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的强调勤奋改变命运只是一厢情愿!

单纯的强调勤奋改变命运只是一厢情愿!

文 / 杨靖

从小到大我们都被教育要努力,要勤奋别偷懒,唯有如此才能改变命运,“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当一个人最终在竞争分化中沦落为一个不得志的loser时,我们更容易认定是他自身不够努力所致。然而我想说,这可能是个严重的偏见,误导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我们会发现,不同行业的人即便是同样勤奋,物质收入与社会地位也是相差甚远,甚至在一个低端行业最勤奋的从业者的生活状态也不如一个高端行业的慵懒者。例如保洁与公务员。一个勤奋到猝死的码农,可能也不如等待拆迁的城中村的初中生拥有的财富多。

单纯的强调勤奋改变命运只是一厢情愿!

单纯的强调勤奋改变命运只是一厢情愿!

我认为每个人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取决于他的勤奋程度。经济、社会、行业的发展周期,出身的社会阶层家庭出身以及自身的努力共同决定了你的命运!在这其中,勤奋也许是一个最不重要的必要因素!关于改变命运,我们能做的其实很少,最关键的是选择、方法与自律。勤奋与自律也许只是能守住我们的生活底线,确保我们不成为最破落潦倒的人。

单纯的强调勤奋改变命运只是一厢情愿!

以勤奋闻名世界的日本人,却也是最早最多出现“死宅”族的国家,这些人多半从青年开始,不工作不学习、与世隔绝,成为社会的负担。

从出生年代来看,他们的青春期、成年早期多半是日本社会由盛转衰进入滞胀阶段,年轻人越来越看不到希望的时代。而他们的父辈、祖辈并未体验过这个阶段,其生活的时代正是日本社会的锐变上升期,整个社会充满了希望。更不消说,投胎到了十五年前的中国和叙利亚,这些年来各自会经历些什么?

在一个战乱、衰败的社会无论怎样努力可能都难以赶上一个在稳定、繁荣的社会里生活的普通的不甚勤奋的人的生活质量。

至于近些年来越来越被人熟知的康波周期,更解释了一个尴尬的事实:我身边一些勤奋的博士,从教开始努力工作,辛苦攒钱始终相信房价不应该暴涨,也很快就会暴跌,最终还是熬不住,高位接手买了市区的二手小户型或者郊区的新房,之后发现因为晚买了几年房多背了上百万的房贷,成了隐形的贫困者,生完孩子连个奶粉钱保姆钱都成了极大的生活负担,万一家中有人生患重病那简直就是灭顶之灾。

而另一些后勤教工早参加工作十年,享受了一两万块钱买到的单位房改房后早早的没有了住房压力,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我有点儿钱就买房,以租养贷,也没压力。到如今,手里三五套房已是常态,资产上千万,月租收入高过工资,不用辛苦也有体面的生活。当你没有在经济周期里做正确的事,勤奋也救不了你!

单纯的强调勤奋改变命运只是一厢情愿!

同理,十年前读大学,也许分数相差无几,一个人选择了一本的农科,一个人选择了二本的金融或者计算机专业。若是毕业后学以致用也各自进入了相关领域工作,即便同样的努力,时至今日恐怕也是有显著差别!毕竟众所周知,近十年来最热门,行业平均年薪最高的是后者。

社会发展有周期、经济发展有周期、行业发展有周期,在任何一个周期面前,个人因素都如蝼蚁般渺小,每个人都只能顺应周期与趋势,否则就是螳臂挡车,自不量力。

无论你是否承认,自从中国社会破除了身份论后,房价越高,阶层固化越严重,分利阶层数量越庞大,社会越对立。面对一个近乎终身努力都极难突破的阶层鸿沟,要一个人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自律勤奋,无异于是对人性的挑战!别忘了习得性无助效应,让人学会了认命!所以,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也逐渐变成了“死宅”族,啃老族,主动退出了社会竞争。

单纯的强调勤奋改变命运只是一厢情愿!

当然,我们都会发现,即便面对同样不利的外在环境,也始终有人能脱颖而出,逆天改命。不要简单的把这种现象理解为就是关系户的胜利或者白手套现象,要知道即便是想成为白手套也是需要有过人之处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

在更普遍的意义上,这类人更多的是通过专业技能方面的竞争优势而成功的。他们不仅勤奋自律,事实上他们胜在拥有强大的心态和科学的方法。

我研究如何培养自律型人才日久,越确认自律不是单纯的勤奋和克制,它必须建立在快速拥有竞争优势这一反馈结果的基础上。若长期无法获得竞争优势,所谓的勤奋也许只是迫于无奈的自我安慰与对外欺骗手段。事倍功半与事半功倍一正一反效果差距四倍!若是能比别人更快速突破有挑战的难题,人会更愿意把这项活动持续下去。

所以,我认为心态是前提,方法是关键,勤奋是倍增器。

单纯的强调勤奋改变命运只是一厢情愿!

没有对具体学习科目的渴望,也缺乏专注力与健康的心态,注定缺乏后续的行动力,更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半途而废。

没有好的学习方法,注定难以有所突破,特别是获得洞察力这一决定成败的核心要素更不可能单纯靠勤奋获得。

而没有勤奋,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就是注定的了,因为持之以恒的努力是同等情况下拉开差距的主要原因。

然而,大部分人既缺乏强大的心态,又缺乏科学的方法,陷入在竞争中处在了下风。

当然,我并不是说勤奋一无是处,相反我不仅认为它是决定成功高度的倍增器,而且更实际的说这是我们普通人的生存保障。

能力不够,又不够勤奋,没有特殊原因恐怕没有哪个用人单位会长久收留你!

单纯的强调勤奋改变命运只是一厢情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