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聲音|屈宏斌:房地產、金融泡沫、殭屍國企誤國!

文/冷水

央行降準,在分析員一片A股終於見底,上漲就在眼前的呼聲中,滬指今天下跌1.05%。

原來,央行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地雞毛。

昨晚盛傳滴滴將收購ofo,但今天一大早,ofo聯合創始人於信就急忙否認。

該信誰?這年頭傳言雖然真假難辨,但當事人的話,吃瓜群眾也一樣難分真假啊。

所以,在投資市場,對一切傳言都保持謹慎態度是根本原則。

君不見聽消息炒股的,十有八九都被深套,只剩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商界聲音|屈宏斌:房地產、金融泡沫、殭屍國企誤國!

袁磊:利好救不了股市,大家早已看穿

6月25日,央視財經評論員袁磊在微頭條稱——

“當大家都看透了這一切,A股市場就沒人玩了,誰開的局誰就自己耍吧!”

上週末,央行宣佈定向降準,據測算,此舉能釋放7000億元資金,對流動性不足的市場無疑是個大利好。

但就在今天,A股滬指高開低走:2903.45點開盤,隨後一路下滑,收報2859.34點,比上個交易日下跌1.05%。

重磅利好出臺股市不漲反跌,這是為什麼?袁磊認為:“因為這個政策首先是出來的時機晚了,當大家已經絕望了的時候,消息的刺激敏感度會極大降低。就像現在,指數破位3000點,該守住的時候沒守住,都掉河裡了你跟我說岸上有繩子,有用嗎?我也夠不著啊。”

雖然消息是放錢,但袁磊還認為,這是針對房市而非針對股市。

“我早說過,中國不缺錢,但是股市缺錢,股市缺錢是因為沒人願意進場,不願進場是因為場內沒有賺錢效應,沒有賺錢效應是市場的問題,是制度的問題,這個惡性循環早就形成了,要不然也不會有今天的這種結局。”他說,“錢放了,但是不流入股市沒用,市場要做的是如何將場外資金吸引進來,那就需要一個完善、有效、客觀、公平、公證的市場環境。否則,圈錢誰來?陷阱誰踩?深淵誰跳?股民再傻,也會被傷害到變精明的那一天。”

商界新媒體短評:每次有人呼籲股市改革時,總會有聲音說中國股市對散戶“過度保護”,大家虧錢都是被溺愛造成的。最後,就成了今天這樣子。

商界聲音|屈宏斌:房地產、金融泡沫、殭屍國企誤國!

於信:我家ofo要賣身?沒聽說過

6月25日,ofo聯合創始人於信在朋友圈稱——

“聽說很多媒體老師今晚收到消息說ofo賣給了didi,不知道為什麼今天我們發了把黨委領導寫入章程的推送晚上就出了這麼一個消息。作為董事會成員,我並沒有聽說這個事情哈。”

滴滴曾參與ofo此前的多輪融資。去年4月,滴滴還將ofo接入到App中。隨後,滴滴系派出三名高管進駐ofo,不過不久後便被宣佈休假。

今年4月,據媒體報道,“滴滴高層已經在推進收購ofo的談判。”接近此筆交易的人士透露,“如果一切如滴滴所願,收購消息將在六月前後官宣。”不過ofo發佈回應稱,該消息不屬實。ofo方面同時強調,ofo將在眾多投資方支持下,保持長期獨立發展。

24晚間又有消息稱,ofo已經賣身滴滴,於信也因此在朋友圈作出前面的回應。

商界新媒體短評:滴滴與ofo的關係可謂曲折,所以空穴來風,未必無因。

商界聲音|屈宏斌:房地產、金融泡沫、殭屍國企誤國!

屈宏斌:房地產、金融泡沫、殭屍國企誤國

6月23日,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在微博表示——

“(我國)和發達國家相比,無論是技術水平、勞動生產率還是國民收入水平,仍然有很大的差距。不要被總量幻覺衝昏了頭腦,不要有暴發戶心態,不要挑戰鄧小平的韜光養晦的戰略思維。”

屈宏斌這條微博發表在話題“#改革開放40週年”中。

他說,從1978年世界上最貧窮的人口大國,發展成今天世界範圍內中等偏上收入的人口大國確實了不起,“應該對我們的發展路徑和潛力有自信,但不能自負。”

“有差距也說明咱們有追趕性快速發展的潛力。問題是如何把潛力變成現實?簡單,踏踏實實的沿著市場化改革,工業化,城市化和國際化的成功路徑繼續前進,直到擠進世界高收入國家行列!”屈宏斌認為,我們後有印度越南等的追趕,前有發達國家的堵截,應該採取迂迴戰術為持續發展再爭取40-50年的和平國際環境。同時,還要堅持向其他國家學習一切好的東西,包括技術,理念和體系。

“房地產、金融泡沫、殭屍國企誤國,唯有工業升級和技術創新才能興邦。要想激發企業技術改造和創新的積極性,就必須大幅度減少企業稅費,解決民企融資難,使工程師科學家的收入高過售樓小姐並保持匯率基本穩定。”屈宏斌說。

商界新媒體短評:總量幻覺是個好詞,而房地產、金融泡沫和部分國企,正是這個幻覺的主要組成部分。

商界聲音|屈宏斌:房地產、金融泡沫、殭屍國企誤國!

黃奇帆:過度緊縮型去槓桿會致經濟崩盤

6月23日,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原副主任委員黃奇帆,在“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主題論壇上發表主題演講時表示——

“過度緊縮型的去槓桿是非常糟糕的去槓桿,去槓桿當然會帶來金融緊縮,但措施不當,金融過度緊縮,造成了極其嚴重的經濟簫條、企業倒閉、金融壞賬、經濟崩盤等局面。”

他認為,西方國家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除了過度緊縮型去槓桿,嚴重通脹型去槓桿也是很糟糕的,因為壞賬通過發貨幣稀釋掉了,這種通貨膨脹把壞賬轉嫁給居民,如果過於嚴重,會帶來劇烈的經濟危機、社會振盪。

如果要良性的宏觀經濟去槓桿,“操作上既不能一刀切地想兩三年解決,這容易造成糟糕型的通縮去槓桿,也不能用一種辦法孤注一擲,應該多元化去槓桿。”黃奇帆說。

黃奇帆認為,我國目前的宏觀槓桿率確實比較高。中國M2已經達到170萬億元,我國GDP是82萬億,佔比已經達到2.1:1,而美國僅為0.9:1。

此外,我國金融GDP比重在去年底高達7.9%,今年1-5月份在7.8%左右,而國際上一般在4%左右。“日本1990年達到高點6.9%,隨後經濟危機爆發,資產負債表衰退,步入‘失去的二十年’。美國2001年達到高點7.7%,之後互聯網泡沫破滅,2006年達到7.6%,之後次貸危機發生。”黃奇帆說。

商界新媒體短評:中國經濟要繼續發展,去槓桿就是必須完成的事。急不得,更不能半途而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