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声音|屈宏斌:房地产、金融泡沫、僵尸国企误国!

文/冷水

央行降准,在分析员一片A股终于见底,上涨就在眼前的呼声中,沪指今天下跌1.05%。

原来,央行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地鸡毛。

昨晚盛传滴滴将收购ofo,但今天一大早,ofo联合创始人于信就急忙否认。

该信谁?这年头传言虽然真假难辨,但当事人的话,吃瓜群众也一样难分真假啊。

所以,在投资市场,对一切传言都保持谨慎态度是根本原则。

君不见听消息炒股的,十有八九都被深套,只剩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商界声音|屈宏斌:房地产、金融泡沫、僵尸国企误国!

袁磊:利好救不了股市,大家早已看穿

6月25日,央视财经评论员袁磊在微头条称——

“当大家都看透了这一切,A股市场就没人玩了,谁开的局谁就自己耍吧!”

上周末,央行宣布定向降准,据测算,此举能释放7000亿元资金,对流动性不足的市场无疑是个大利好。

但就在今天,A股沪指高开低走:2903.45点开盘,随后一路下滑,收报2859.34点,比上个交易日下跌1.05%。

重磅利好出台股市不涨反跌,这是为什么?袁磊认为:“因为这个政策首先是出来的时机晚了,当大家已经绝望了的时候,消息的刺激敏感度会极大降低。就像现在,指数破位3000点,该守住的时候没守住,都掉河里了你跟我说岸上有绳子,有用吗?我也够不着啊。”

虽然消息是放钱,但袁磊还认为,这是针对房市而非针对股市。

“我早说过,中国不缺钱,但是股市缺钱,股市缺钱是因为没人愿意进场,不愿进场是因为场内没有赚钱效应,没有赚钱效应是市场的问题,是制度的问题,这个恶性循环早就形成了,要不然也不会有今天的这种结局。”他说,“钱放了,但是不流入股市没用,市场要做的是如何将场外资金吸引进来,那就需要一个完善、有效、客观、公平、公证的市场环境。否则,圈钱谁来?陷阱谁踩?深渊谁跳?股民再傻,也会被伤害到变精明的那一天。”

商界新媒体短评:每次有人呼吁股市改革时,总会有声音说中国股市对散户“过度保护”,大家亏钱都是被溺爱造成的。最后,就成了今天这样子。

商界声音|屈宏斌:房地产、金融泡沫、僵尸国企误国!

于信:我家ofo要卖身?没听说过

6月25日,ofo联合创始人于信在朋友圈称——

“听说很多媒体老师今晚收到消息说ofo卖给了didi,不知道为什么今天我们发了把党委领导写入章程的推送晚上就出了这么一个消息。作为董事会成员,我并没有听说这个事情哈。”

滴滴曾参与ofo此前的多轮融资。去年4月,滴滴还将ofo接入到App中。随后,滴滴系派出三名高管进驻ofo,不过不久后便被宣布休假。

今年4月,据媒体报道,“滴滴高层已经在推进收购ofo的谈判。”接近此笔交易的人士透露,“如果一切如滴滴所愿,收购消息将在六月前后官宣。”不过ofo发布回应称,该消息不属实。ofo方面同时强调,ofo将在众多投资方支持下,保持长期独立发展。

24晚间又有消息称,ofo已经卖身滴滴,于信也因此在朋友圈作出前面的回应。

商界新媒体短评:滴滴与ofo的关系可谓曲折,所以空穴来风,未必无因。

商界声音|屈宏斌:房地产、金融泡沫、僵尸国企误国!

屈宏斌:房地产、金融泡沫、僵尸国企误国

6月23日,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在微博表示——

“(我国)和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还是国民收入水平,仍然有很大的差距。不要被总量幻觉冲昏了头脑,不要有暴发户心态,不要挑战邓小平的韬光养晦的战略思维。”

屈宏斌这条微博发表在话题“#改革开放40周年”中。

他说,从1978年世界上最贫穷的人口大国,发展成今天世界范围内中等偏上收入的人口大国确实了不起,“应该对我们的发展路径和潜力有自信,但不能自负。”

“有差距也说明咱们有追赶性快速发展的潜力。问题是如何把潜力变成现实?简单,踏踏实实的沿着市场化改革,工业化,城市化和国际化的成功路径继续前进,直到挤进世界高收入国家行列!”屈宏斌认为,我们后有印度越南等的追赶,前有发达国家的堵截,应该采取迂回战术为持续发展再争取40-50年的和平国际环境。同时,还要坚持向其他国家学习一切好的东西,包括技术,理念和体系。

“房地产、金融泡沫、僵尸国企误国,唯有工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才能兴邦。要想激发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的积极性,就必须大幅度减少企业税费,解决民企融资难,使工程师科学家的收入高过售楼小姐并保持汇率基本稳定。”屈宏斌说。

商界新媒体短评:总量幻觉是个好词,而房地产、金融泡沫和部分国企,正是这个幻觉的主要组成部分。

商界声音|屈宏斌:房地产、金融泡沫、僵尸国企误国!

黄奇帆:过度紧缩型去杠杆会致经济崩盘

6月23日,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黄奇帆,在“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主题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

“过度紧缩型的去杠杆是非常糟糕的去杠杆,去杠杆当然会带来金融紧缩,但措施不当,金融过度紧缩,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经济箫条、企业倒闭、金融坏账、经济崩盘等局面。”

他认为,西方国家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除了过度紧缩型去杠杆,严重通胀型去杠杆也是很糟糕的,因为坏账通过发货币稀释掉了,这种通货膨胀把坏账转嫁给居民,如果过于严重,会带来剧烈的经济危机、社会振荡。

如果要良性的宏观经济去杠杆,“操作上既不能一刀切地想两三年解决,这容易造成糟糕型的通缩去杠杆,也不能用一种办法孤注一掷,应该多元化去杠杆。”黄奇帆说。

黄奇帆认为,我国目前的宏观杠杆率确实比较高。中国M2已经达到170万亿元,我国GDP是82万亿,占比已经达到2.1:1,而美国仅为0.9:1。

此外,我国金融GDP比重在去年底高达7.9%,今年1-5月份在7.8%左右,而国际上一般在4%左右。“日本1990年达到高点6.9%,随后经济危机爆发,资产负债表衰退,步入‘失去的二十年’。美国2001年达到高点7.7%,之后互联网泡沫破灭,2006年达到7.6%,之后次贷危机发生。”黄奇帆说。

商界新媒体短评:中国经济要继续发展,去杠杆就是必须完成的事。急不得,更不能半途而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