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两兔,最终一兔不得!

追逐两兔,最终一兔不得!​课堂上总有这样的学生,老师在分析课本中的练习题,他们做其它练习题。或许这些学生已经提前做过这些习题,感觉老师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没有区别,也没有什么新意,与其听老师慢条斯理的讲解,不如自己做些新习题来的实惠。这些学生边做新题边听老师讲解,表里不一,却感觉收获颇丰。

追逐两兔,最终一兔不得!​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在其博大精深的儒家学说里,曾提到“逐二兔,不得一兔”的人生哲理。其意大概是说同时追逐两只兔子,最终连一只也得不到。究其原因就是目标分散,精力与体力分散,结果就是零。


追逐两兔,最终一兔不得!​课堂上“追逐两兔”的学生不是个例,“收获颇丰”只是自身的一种感觉,其实这是一种没有任何实效性、也不值得提倡、推广的学习方法。但是在应试教育盛行的今天,很多孩子为补赶作业,音体美微课成了语数外理化老师的作业课。讲还是不讲,音体美微老师也无奈。

追逐两兔,最终一兔不得!​注意力是衡量学生学习习惯和品质的一项重要标准,注意力持续时间的长短,决定着学生学习过程中能否实现深度思考。而深度思考才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实施途径。没有深度思考参与的学习,无论多紧张都是凑热闹的学习。

追逐两兔,最终一兔不得!​既要听老师讲解的问题,也要腾出脑筋来思考手里面的问题,是典型的一心二用,也是“追逐两兔”错误思想在学习上的具体表现。如果不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会影响孩子注意力的养成,影响孩子学习效率,成绩很难提高。

追逐两兔,最终一兔不得!​“追逐两兔”对孩子的影响不仅仅是当前,对孩子日后生活和工作也会产生影响。“追逐两兔”的孩子比“追逐一兔”的孩子难以做出成绩和成才。最主要的因素,一颗心,或许只能做好一件事。现实很残酷,当我们追逐面面俱到的时候,或许到最终面面不俱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