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山村夜校點亮留守孩子求知明燈

暖心|山村夜校点亮留守孩子求知明灯

暖心|山村夜校点亮留守孩子求知明灯
暖心|山村夜校点亮留守孩子求知明灯

“這些年,我們這種山區鄉鎮絕大多數的青壯年外出務工,留守在家的子女和老人卻孤獨無依,尤其是留守兒童上學不便、家教缺失、行為失範等已成為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農民夜校集優勢資源於一體,在破解此類問題上大有可為!”宣漢縣漆樹土家族鄉黨委書記彭曉濤這樣說的。

暖心|山村夜校点亮留守孩子求知明灯
暖心|山村夜校点亮留守孩子求知明灯暖心|山村夜校点亮留守孩子求知明灯

宣漢是少數民族待遇縣,轄4個少數民族(土家族)鄉鎮,這些鄉鎮地處巴山大峽谷景區,大都山高路遠、地勢險峻,大部分村落遠離省道公路,留守兒童多,學生上學苦。為切實解決因山高路遠帶來的上學難問題,宣漢縣依託農民夜校資源優勢,以打造留守學生“第二家園”為抓手,架起家庭、夜校、學校三方紐帶,推動農民夜校辦學功能再延伸、作用再發揮,極大提升了人民群眾對新時期開辦農民夜校的認同感和獲得感。

暖心|山村夜校点亮留守孩子求知明灯暖心|山村夜校点亮留守孩子求知明灯

一張“上下鋪”破解上學苦

漆樹土家族鄉是名副其實的邊遠鄉鎮,每週一為趕上學校的第一節早讀,該鄉松林村的6名留守學生要在凌晨4點起床,爬過十多公里崎嶇山路,搭乘途經樊噲學校的早班車,卻時常因趕不上客車而遲到;每週五回家也是摸黑夜行,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孩子們苦不堪言,家長們憂心忡忡。

暖心|山村夜校点亮留守孩子求知明灯

“現在好了,星期天下午就去夜校住宿,星期一上學再也不用凌晨5點起床,急匆匆摸黑趕路了,再也不用擔心娃娃的安全了。而且每週五我還可以在夜校邊‘上課’邊等孫子回家,一舉兩得啊!”留守學生石丹丹的爺爺石月興老人樂呵呵的說道。

暖心|山村夜校点亮留守孩子求知明灯暖心|山村夜校点亮留守孩子求知明灯

據瞭解,為破解少數民族鄉鎮部分學生上學兩頭黑、安全隱患大的難題,該縣充分利用農民夜校陣地功能,創新成立“學生旅館”,添置上下床以及棉被、枕頭等床上用品,免費為留守學生上學、放學提供歇腳留宿服務,並安排值班村幹部輪流照看、監督孩子起居、送孩子上車,有效破解了留守學生上學苦的難題。同時,農民夜校在學生上放學的時間,還開展“家教課堂”“道德講堂”“科普文化”等集中授課活動,讓村民在接送孩子之餘參加夜校學習,既豐富了頭腦,更消除了擔憂。

暖心|山村夜校点亮留守孩子求知明灯

一間“興趣屋”培養好習慣

暖心|山村夜校点亮留守孩子求知明灯

學生上學苦的難題是解決了,但孩子們每週五和週日晚上在農民夜校留宿這一空檔期,怎麼管理又成了難題。一開始孩子們都是“看著太陽等天黑、守著鬧鐘等上學”,無所事事,村上幹部是看在眼裡、憂在心頭

暖心|山村夜校点亮留守孩子求知明灯

為此,該縣依託農民夜校辦起了留守學生“興趣屋”,購買了青少年讀物,象棋、圍棋、羽毛球等文娛用品,添置了電腦,供孩子們學習、娛樂、查閱資料。從此,不僅是留守學生,也包括附近的其他孩子也跟著來到農民夜校參加學習和鍛鍊,農民夜校成了土家族鄉孩子們的“第二校園”。

暖心|山村夜校点亮留守孩子求知明灯

在採訪孩子時,學生們七嘴八舌的數著夜校的好:“這裡很方便,網上找一些學習資料,叔叔們直接幫我們打印了”;“遇到不懂的題,我們幾個還可以互相討論,找‘度娘’,叔叔們很耐心,有的題直接就給我們講了”;“這裡小夥伴多又有耍的,比家裡有樂趣多了”……

一張“聯繫卡”架起連心橋

暖心|山村夜校点亮留守孩子求知明灯暖心|山村夜校点亮留守孩子求知明灯

在談及農民夜校帶來的實惠時,漆樹土家族鄉在外務工人員馬業平豎起了大拇指:“農民夜校硬是辦得好,既解決了我們最牽掛的教育難題,還讓我們及時關注家鄉的發展變化,我們在外務工安心、踏實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