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您没有错,请不要辞职!

在头条朋友圈里,我发现了这一条动态:一位老师只因把学生默写古诗成绩,以及学生的照片发到家长群,被家长逼迫辞职。


老师,您没有错,请不要辞职!

老师,您没有错,请不要辞职!

老师在辞职信中这几句话,我听了很寒心:

1 没有考虑到个别差生及家长的感受及自尊,给个别家长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

老师,也许你拍孩子的照片发到家长群这种行为,可能会给个别家长带来不悦,不至于会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老师出于责任,把孩子的学习情况如实的传达给家长,你并没有做错。家长非但不领情,还在这里瞎矫情。真是可笑!

2 家长早上声称要我去登门道歉,如若不然把我上告某某体教局,我很惶恐,深惑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

中国的应试教育不是老师制定的,以分数的高低来区分好生和差生,也不是由老师所掌控。这位家长,你凭什么要老师上门给你道歉?你这么有本事,怎么不叫校长上门跟你道歉,怎么不叫教育局局长给你上门道歉?我看你是专挑软柿子捏,觉得老师好欺负吧!

像你们这样欺软怕硬的父母,你们的孩子也不会有多大出息!
老师,您没有错,请不要辞职!

3 当事学生受到伤害,有自残的可能,我又感到深深的恐惧。育人尚无功,怎可害人命!

这是老师第二次提到“恐慌”,可见老师的心理 才真是受到严重的伤害。有人说:
​为人师者,就像一株桑 ,期待学生美好,自己必须美好;期待学生坚强,自己必须坚强;为人师者,就应超越自我生命的局限,把无限的希望植根于学生的未来;为人师者,就应该和学生一起成长,理解他们的顽皮,拥抱他们的稚嫩,引导他们告别青涩,渐渐走向成熟。

​​可是我要说:这些苛刻的期许,有几人能做到?老师也不过是平凡人,不是圣人。老师的主要职责是传道授业,能尽本分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就已值得我们尊重。

4 我强忍心中情绪,给学生讲解第30课练习册。当纠正学生默写在黑板上的词语时,我冒了一身冷汗。如果写错字的同学心灵受到伤害,回家自杀了,或者若干年之后自杀说是因为我指出了他的错误才轻生的,我该如何面对自己?

老师,您没有错,请不要辞职!


可见老师是多么忍辱负重!虽然他的心灵遭受到严重的创伤,仍然想着给学生讲课。在纠正学生错误的时候,他的心理承受着如此大的压力,以至于冒了一身冷汗。甚至担心学生的过激行为,是由自己造成的。字里行间里,我看到的是一个无奈,无助,内心充满极度焦虑的老师。

老师,此刻我真想给你一个大大的拥抱!我想高声替你呐喊“老师,你没有做错,不要害怕!”

5 既然我已心生魔障,真的不适合在校园里和孩子们在一起。我十分热爱我的工作……

我只想说:老师,你没有任何心理问题。心理有问题的是那些家长,他们才真是心生魔障。

我和很多家长朋友们,沟通过这个问题:老师把学生的学习成绩拍图片发到家长群,这种行为你怎么看待?

我得到的回馈是,没有一个家长对这种行为感到不适,还有的家长支持老师的这种行为。因为他们觉得:老师把孩子的学习情况如实地反映给家长,有助于家长有针对性地对自己的孩子进行学习上的查缺补漏。


老师,您没有错,请不要辞职!

作为一名学生家长,我想说:生活的道路是不平坦的,一个人随时都会遇到挫折和失败,所以教育不仅只包含爱,也需要鞭策和惩戒。

古往今来无数英雄伟人,都具备一个优秀的品质,就是忍辱负重。

韩信忍“胯下之辱”,如果他把屠夫杀了,虽获得暂时的胜利,但杀人要偿命。他也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历史上就不可能有韩信这个人。

司马迁忍受宫刑之辱,虽深受腐刑,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奋斗,创作出鸿篇巨著《史记》。而流芳百世,成为受人敬仰的史学家。

忍辱是一种修养,忍辱需要度量,忍辱更是一种人生境界。

想要获得他人的尊重,不是哀求对方或者威逼对方屈服;而应该付诸实际行动,以自己的行为去影响,震撼他们的心灵。别人自然会发自内心地,由衷地尊重你!
老师,您没有错,请不要辞职!

最后我想说:老师想获得一种充满智慧的教育艺术,是需要在长年累月的教学中不断积累的,我们应该给予他们一定的宽容和谅解。我相信,只要心中有爱的老师,终究会找到最佳的教育方式。

老师,您没有错,请不要辞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