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坛宠儿青花瓷

青花瓷在我国瓷杂艺术品市场上占据着主导地位,元代、明代甚至“清三代”青花瓷精品,在拍场上经常拍出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的天价。

拍坛宠儿青花瓷

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青花瓷是继青瓷、黑瓷、青白瓷和彩瓷之后被公认为瓷器艺术的奇葩。它是以钴土矿为着色剂,用钴料直接在瓷坯体上描绘纹饰,然后施以透明釉,在1280度的高温下一次烧制而成的釉下彩瓷器,自古以来被皇室贵族、达官显臣所青睐。青花瓷不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随着岁月的流逝,也越来越显示出投资收藏价值。

在古玩市场上,品相好的青花瓷常常受到买家追捧,明清青花瓷身价更是成倍上升,青花瓷行情可谓长盛不衰。衡量青花瓷价值的高低可从这几方面看,从器型看,厅堂的陈设器具最贵,文房四宝次之,生活用品再次之,器型奇特稀少者也经常拍出高价;从制作难易程度看,制作难度高、成功率低的青花瓷,如葫芦瓶、四方瓶、六方瓶等收藏价值要高出许多;从色种看,青花斗彩最贵,青花粉彩次之,彩底青花再次之;从纹饰看,人物画尤以侍女画最贵,动物次之,花鸟再次之。青花瓷收藏还须重视名人名瓷,名家和官窑青花瓷的市价很高。此外,在清康熙年间,一些民窑青花瓷精品在制作工艺和艺术水平上已经和官窑瓷差距不大,因此,这类精品同样具有很大的升值空间。

进入新世纪以来,明清青花瓷价格上涨速度远超其他品类陶瓷,几乎是一年一个价。如早在2001年,上海敬华拍卖公司曾以880万元拍出一件“明永乐青花折枝花卉八方烛台”,四年后,当该烛台出现在北京翰海春拍时,被藏家以2035万元的价格拍下。2005年7月,在伦敦佳士得拍场上,一件名为“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曾以1568.8万英镑(约合2.3亿元人民币)的天价拍出,而这笔钱当时足以在伦敦黄金市场购得两吨黄金。这一价格创下了当年中国艺术品的最高成交价。

在2009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一件“明宣德青花藏文高足盌”以2306万港元成交;在2010年北京匡时五周年秋拍中,一件“清乾隆青花缠枝莲纹花觚”以6680万元拍出;在2011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中,一件“明永乐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纹梅瓶”以1.68亿港元高价成交;在2013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中,一件“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盌”以1.41亿港元成交,成为又一件跻身亿元榜的明代青花瓷器。尤其是在2017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一件“明宣德青花鱼藻纹十棱菱口大盌”受到众多买家激烈竞投,最终以2.29亿港元的天价成交。

从近年青花瓷拍卖行情来看,清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的青花瓷最具有升值潜力,尤其是文房四宝、瓶件等比较适合书房摆设的瓷器,更容易获得青花瓷收藏家的青睐,价格仍不断走高,预计升幅会明显高于其他青花瓷品类。

撰文 彭浦

图片均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