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最厉害的赵武灵王,为何最后被活活饿死?

万啟斌

赵武灵王确实是战国时期的一代明君,当然这个明君是要打个折扣的,因为在他统治的后期,他是犯过一些错误的。就是这个错误,让他最终失去在七国中当老大的机会。

下面我们重点来说一说赵武灵王的功与过。以及他又是如何被活活的饿死的?

赵武灵王的发迹,是因为在赵国自上而下发起的一场变革。这场变革就是历史上很有名的胡服骑射。

胡服骑射说白了就是让赵国人摒弃汉人的服装,去穿少数民族的衣服。因为赵国地处北面,和胡人相邻,赵武灵王就是想让赵国人都去穿胡人的服装。

穿胡人服装的好处就是上马比较容易,打仗比较灵活,不像汉人的服装一样,会受到各种束缚。

但是,在赵国让赵人穿上胡人的服装,尤其是那些王公大臣,他们是不同意的,而且意见还很大。毕竟中原的文化还是相当的先进的,你若是学胡人,穿胡人的服装,那不就是倒退吗?那不是逆历史潮流而行动吗?

赵武灵王要顶住很大的压力来说服这一群顽固不化的贵族,文明是好事,但是,国家实力不强就会到处碰壁挨打,万一别的国家来侵犯自己,自己又打不过人家,那不就是自取灭亡吗?

与其亡国还不如当野人来的快活,就这样赵武灵王开始了自己的改革。

你还别说,这个改革的效果很好,因为边界的少数民族一看赵国人和自己穿的服装是一样的,这就拉近了赵国和少数民族人的的关系,为此很多少数民族的首领还主动的带着骑兵来投靠了赵国。

赵武灵王最初的骑兵就是这么来的,之后来投靠赵国的人越来越多了,赵国的国力迅速提升。索性赵武灵王就把赵国领土上的国中之国,也就是中山国给灭掉了。赵国实现了从南到北的大统一。

这时候的赵国的实力是仅次于秦国的,秦国当时是七国中的老大。那时候赵武灵王就很想发兵去把秦国给灭了,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他最终没有去成。

就在赵国的国力迅速提升的时候,赵武灵王干了一件蠢事,这时候正值壮年的他,却要把自己的王位让给自己的小儿子,这就是瞎胡闹了。你说你让位就让位吧,为什么不让给长子,却让给年龄仅仅只有十岁的小儿子呢?

再说了你的长子赵章也是立过很大的功劳的。只有把王位让给长子,这个国家才能更好的发展呀。

可是事实上赵武灵王就把自己的位置让给了小儿子赵何,赵何也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赵惠文王,大家所熟知的完璧归赵,蔺相如和廉颇就是发生在赵惠文王时期的事。

为了辅佐赵何,赵武灵王给他派去了一个三朝老臣,这个老臣就是宰相肥义。

赵武灵王把王位让给了小儿子赵何,长子赵章是有意见的。按正常说,王位的传承都是传长不传幼,赵武灵王偏偏不按照套路出牌。

所以,赵章对他的父亲很有意见,但是他又不能拿他父亲怎么样。他只能对他弟弟赵何下手了。

有一次,赵章和自己的父亲赵武灵王以及弟弟赵何去沙丘宫游玩,他们三人分别住进了三间房子里。

赵章觉的杀害赵何的机会来了,到了夜里他就假传赵武灵王的命令,说父皇想让赵何去一趟,辅佐赵何的宰相肥义觉得这件事很蹊跷,他就告诉赵何我先去探探路,看看这个消息是不是属实,若是我回来,你就去。若是我不回来就千万不要出这件屋子,肥义临走之前派了重兵把赵何的屋子给围了起来。以防外人进来刺杀赵何。

宰相肥义走到半路就被赵章给杀害了,赵何这里的人知道自己大哥要叛乱的事情了。于是他就加强了戒备。

这时候赵武灵王的弟弟公子成也带了大队人马过来护驾了,正好他看到了赵章要作乱,公子成派了大部队,瞬间就把赵章的人马给打散了。

赵章兵败跑到了父亲赵武灵王那里去避难了,愚蠢的赵武灵王竟然接纳了这个叛乱反上的长子。

随后,公子成派人把赵武灵王的屋子给围了起来,并且向屋子里喊话,要让赵武灵王交出乱臣贼子赵章来,否则就向屋里射箭。刀剑不长眼,杀死了任何人,都是情有可原的。最后赵武灵王没办法,把赵章给交了出去,赵章就这样被杀了。

这时候公子成和手下商议了一下,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我们也把赵武灵王给弄死吧,毕竟我们带着部队把他的宫殿给围住了,若是他出来之后,找我们的事,我们都得被灭族。

就这样赵武灵王被重兵围了起来,没有吃的,没有喝的,据说宫殿里的鸟窝、树皮最后都被赵武灵王给吃光了,几个月后,实在没有吃的了,他就活活的被饿死在了沙丘宫中。

一代英豪赵武灵王就这样一命呜呼了。


史学达人

我们在中小学的历史课本上就知道了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曾经以胡服骑射的改革对北方的游牧民族打出了中原民族的威风,可以说是秦汉之前少有的能震慑北方游牧民族的英雄人物,但是如果知道他后来的结局的话,又不免要为他掩卷叹息了。

赵武灵王名赵雍,继位的时候年仅15岁,其父赵肃侯死后,魏惠王立即联合楚、秦、燕、齐四国以会葬为名,各派万余精兵趁赵国新君武灵王年幼之际俟机图赵,赵武灵王虽然年幼,却很有胆略,他以针锋相对的强硬态度打开与对方决战的架势,通过外交和军事手段瓦解了对方的阴谋,导致魏惠王发起的五国图赵的阴谋被挫败。从此,各国诸侯再也不敢轻视年少的赵武灵王,后来魏惠王和韩宣惠王各自携带太子前来赵国,赵武灵王也以礼相待,与他们修复了外交关系。



由于北方游牧民族经常骚扰北方边境,而且他们都是骑兵来去无踪,想消灭它们比较困难,所以赵武灵王就推行了“胡服骑射”的政策,赵国因而得以更加强盛,接连灭中山国,败林胡、楼烦二族,辟云中、雁门、代三郡,并修筑了“赵长城”。


但是不知道这个雄才大略的赵武灵王是怎么想的?还在他42岁正值壮年的时候,他却想起了退位,把赵国的国王之位传给了他的儿子赵何,由此埋下了赵国宫廷之乱的伏笔。

古人常说,废长立幼,取乱之道也。赵武灵王就是这样。赵武灵王的第一位夫人是韩王的女儿,为赵武灵王生了公子章,你就是赵武灵王的第一位太子,后来韩夫人去世,赵武灵王在得到美女吴娃后,就把吴娃立为自己新的夫人,吴娃生的儿子叫赵何,她和儿子都很受赵武灵王的喜欢,吴娃死前求赵武灵王立何为太子,于是赵武灵王就感情用事地废掉公子章立何为太子。

赵何也很有武灵王当年的风采,他虽然年幼但却聪明机巧,所以在赵武灵王打算退位的时候,就把国王之位让给了赵何,赵何也就是赵惠文王了。

赵武灵王退位的时候,有个想法是希望自己的儿子与自己分别负责国内的政治和军事,把国内交给儿子打理,自己则可以全心专注于赵国的对外军事斗争,赵武灵王是很有军事才能的,如果他的这个想法得以实现的话,那么中国的历史很可能会被改写,第一个统一中国的朝代很可能就不是秦朝了。



其实赵武灵王构建二元政治也是幻想着国王之位能够平稳过渡,因为前期的几位赵王的权力交结并不是那么和平,所以赵武灵王也想改变一下,但是他的这番设想却严重违背了政权构建的基本规律,最终造成了赵国的内乱。


赵武灵王的长子赵章经常跟随武灵王出外征战,也很让他觉得称心如意,而且凭空去掉了赵章的太子之位,也让赵武灵王觉得自己对不住他,所以赵武灵王也想给赵章一些封地,但是这样又难免会造成赵国的分裂。不过这个时候的赵武灵王已经左右不了赵国的局势了,在肥义等人的帮助下,他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势力已经超过了他。

后来赵武灵王和赵惠文王游沙丘(今河北广宗县西北大平台) 异宫时,公子赵章和田不礼等人发动叛乱,他们以赵武灵王的名义召见惠王,大臣肥义先进入他们的宫中,即刻被杀死。高信保护着赵惠文王与公子章一伙相战,听命于赵惠文王的公子赵成和李兑闻讯从国都带领"四邑之兵"赶到,打败了公子章一伙的叛乱,将其党徒全部杀死。公子章兵败后逃到武灵王所居住的宫中躲藏,但是公子成和李兑包围了武灵王的行宫并杀死公子章。因为害怕赵武灵王日后反水,公子成和李兑下令宫中的人全部出来,赵武灵王想出去,却被士兵拦住不让出来。所以只有他自己被包围在了行宫之中,时间长达三个月,没有人给他送吃的喝的穿的,最终将它饿死在了沙丘行宫之中。


武灵王是他的死后谥号,“武”为褒义,而“灵”为贬义,东汉蔡邕在《独断》中解释:“克定祸乱曰武,乱而不损曰灵”,说的是很形象的,赵武灵王的武略有目共睹,但是却造成了国家乱象,好在赵国并没有在沙丘之乱中造成社会动荡,所以也可称之为乱而不损,但是赵武灵王的壮年早逝,以及沙丘之乱中众多的贤臣武将被杀,也导致赵国在军事方面大大减弱,从此再也没有与秦国等国的交锋中占据上风,后来也终为秦国所灭。


科普大世界

赵武灵王赵雍进行胡服骑射的革新,打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支制式骑兵部队,东征西讨,很快使赵国成为东方大国。但在传位问题上他首鼠两端,犹疑不决,最终被困在沙丘行宫中活活饿死。

1、传位太子赵何

赵武灵王二十七年五月,赵武灵王在东宫朝会,传位太子赵何,肥义任相国。赵何就是赵惠文王,赵武灵王则自称为“主父”(后世所称的太上皇)。

赵何是吴娃的儿子。史载,赵武灵王曾梦见一妙龄女子弹琴而歌:"美人荧荧兮,颜苕苕之荣。命乎命乎,曾无我嬴。”歌词大意是:美人纯洁如玉,貌如苕花美丽。可叹命运啊命运,君居然不得见我嬴娃。“赵武灵王次日饮酒中多次给大臣提到这个梦中情人。大臣吴广听到后,把女儿孟姚送进宫中,时人称之为“吴娃”,很得赵武灵王宠爱,为赵武灵王生下赵何。

2、把长子封为“君”

赵何出生时,赵武灵王的大儿子赵章已是太子。赵章是韩王后的儿子,韩王后是赵武灵王迎娶的韩国国君女儿,被立为王后。吴娃死前数次向赵武灵王说韩王后、赵章的坏话,因此赵武灵王废掉了韩王后和赵章,改立吴娃为王后,赵何为太子。

等到吴娃死了,赵武灵王灭了中山国后大赦天下,设酒宴聚会欢饮5天。因在战争中赵章被委以统率中军的重任立有战功,赵武灵王便封他为“安阳君”,派田不礼辅佐他。

3、肥义等人觉察有变

大臣李兑对肥义说,赵章身材强壮,心志狂傲,门客众多,野心很大。田不礼残忍并且傲慢,这两个人一定会阴谋作乱。你担任辅佐新王重任,握有大权,因此动乱起来后首先祸及你。你何不声称有病回家,把政事移交给公子赵成呢?

李兑的建议被肥义回绝。他说,主父把新王托付给我,如果害怕田不礼作乱就忘记王命,这是等同于变节的大罪!我怎能只保全自己。感谢你对我赐教和忠告。李兑只好说:“好吧,你尽力而为吧。我能看到你只有今年了。”说完痛哭而去。

4、赵武灵王要设两个王

赵惠文王四年群臣来朝拜,赵章也来了。赵武灵王暗中观察,看到赵章很颓丧,还要向弟弟称臣,就心生怜悯,想把赵国一分为二,让赵章领一国。

赵武灵王把想法给肥义说,肥义不同意,随后给赵惠文王说了。赵惠文王与肥义商议对策,令将领信期日夜守护。公子赵成、李兑听说此事,主动向肥义表示愿意辅佐,肥义就把赵惠文王兵符给了他们,以随时准备发兵勤王。

赵武灵王又把此事告诉赵章、田不礼,两个人就十分怨恨赵惠文王、肥义,决定采取行动。但是赵惠文王的防卫严密,赵章、田不礼无法下手。同时,赵惠文王开始限制赵武灵王兵权,使赵武灵王也产生怨恨。爷仨此时都剑拔弩张,只待时机到来。

5、肥义首先被杀

赵武灵王以在沙丘(今河北广宗县)选墓地为名,让两个儿子随行,到地方后赵武灵王、赵章住一处宫室,赵惠文王住另一宫室。赵章、田不礼就派使者诈传赵武灵王命令召见赵惠文王。

肥义建议赵惠文王不要前往,由自己去探听情况,如果不归即为事变,可通知公子赵成、李兑前来勤王。结果,肥义入主父宫后,被赵章、田不礼所杀。

6、田不礼被勤王兵所杀

赵章、田不礼再召赵惠文王。此时,赵惠文王见肥义未归,使者又来催促,知道发生事变。令信期逼问使者,得知肥义被杀后斩杀使者。

信期就带兵前往主父宫,和赵章、田不礼及其门客武士激战。公子赵成、李兑也带兵赶来,最终杀死田不礼,消灭一众门客。

7、赵章逃进主父宫

田不礼被杀后,赵章和其他门客逃进主父宫。公子赵成、信期、李兑就包围了主父宫。李兑想派人向赵惠文王请示如何处置,公子赵成说,如果请示赵王,他不会下令赶尽杀绝,承担诛父灭兄的恶名,我们会成为罪人被追责。如果不请示,无论结果如何,赵王都会接受。于是攻入主父宫,诛杀赵章和党羽。史载,“主父不能止”,赵武灵王也无法阻止。

8、赵武灵王被禁宫室饿死

赵章死后,公子赵成和李兑商量:“因为赵章包围主父,即使撤兵,我们也要灭族!”于是继续包围主父宫。命令宫中的人:“最后出来将灭族”,于是宫里的人全出来了。

赵武灵王想出来不被允许。日久,赵武灵王粮食断绝,只好掏宫中树上雏雀充饥。3个多月后活活饿死。赵惠文此时才痛哭一场,厚葬赵武灵王,向诸侯发出讣告。

最后来说下公子赵成、李兑的结局:沙丘之变后公子赵成因护君有功成为相国,封安平君,寿终正寝。李兑先为司寇,赵成死后任相国,封奉阳君。任期内主张联齐抗秦,与魏、韩达成合纵之盟……后被赵惠文王免职,下落不明。


指动济南

这个问题趣撩历史来回答。说赵武灵王是赵国最厉害的君主,这一点也不为过。赵武灵王雄才大略,推行胡服骑射后赵国实力强盛,开始开疆扩土,可谓是一代雄主。可就是这样一位人杰,却在继承人的问题上栽了跟头。开始时废长立幼,把宠妃的儿子立为太子,后来看到长子可怜,又想让两个儿子并立为王,结果因此生乱,被困在宫中三个月,最终活活饿死。一代雄主落得如此可悲的结局,不禁让人唏嘘。下面听趣撩历史详细给大家说一说。

赵武灵王年少即位,但是赵国实力弱小,总是被其他国家欺负。武灵王九年的时候,和韩国、魏国联合攻打秦国,结果被三国联军被秦国打败,斩首八万。齐国也来凑热闹,在关泽把赵军击败。十一年的时候,秦国夺取了赵国的中都及西阳两地。十三年的时候,秦国又夺了蔺城,赵国被秦国欺负惨了。

赵武灵王经过多年的执政后,分析总结赵国积弱的原因,并积极寻找强大的方法。在即位十九年后,最终决定抛弃旧的习俗,全民推广胡服骑射。他先亲自到叔父公子成家里,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劝说叔父同意推广胡服骑射。然后在朝会的时候带头穿上胡服,最终将胡服骑射推广下来。 接下来赵国在武灵王的领导下越发的强盛起来,先后几次领兵攻打中山国,攻城略地,开疆扩土。

武灵王一开始立长子赵章为太子,但是他的宠妃给他生了一个儿子。由于他太宠爱她的妃子,就把太子赵章废掉,立宠妃的儿子赵何为太子。就在武灵王正当壮年的时候,突然想把王位传给宠妃的儿子赵何。原来他想让儿子在国内主持内政,他自己来东征西讨。于是在二十七年的时候,把王位传给了赵何,即赵惠文王,武灵王自称主父。

武灵王传位后,他装扮成使者的模样亲自前往秦国,来观察秦国的地形,并亲眼看看秦昭王是否英武。秦昭王接见了他,开始时并没有发觉异常。但是后来越琢磨越不对劲,因为他觉得这个使者魁梧雄壮、气度非凡,不像是居人之下的臣子。于是赶快派人追赶,结果武灵王已经快马跑出了秦国的边关,扬长而去。

在武灵王传位后三年后,赵国灭了中山国。得胜归来后,武灵王大肆封赏,并封长子赵章为安阳君。又过了一年,赵国举行朝会,武灵王让赵惠文王主持朝会,他在旁边看群臣和宗室与新王见礼。看到长子赵章面容颓丧,大礼参拜自己的弟弟,突然就心软了,觉得大儿子很可怜,就有心把赵国分成两国,让赵章为代王。虽然有了这个念头,但是始终摇摆不定。

可是赵章可以没有闲着,有一天,趁着武灵王和赵惠文王出去巡游,赵章就和他的党徒发动叛乱,却没有得逞,被公子成和李兑迅速平叛。赵章逃到了武灵王的宫里,公子成和李兑就把武灵王的宫殿围了起来,杀了赵章和他的党羽。公子成和李兑因为围困了武灵王,害怕回去之后被武灵王报复,就把宫里的人统统赶了出来,把武灵王困住宫里。武灵王把宫里能找到的吃的东西都吃光了,最后实在找不到吃的,就掏鸟窝抓幼鸟吃。就这样坚持了三个月后,最终被活活饿死在宫中,一代雄主赵武灵王就这样陨落了。

如果您喜欢趣撩历史的回到,请您关注我,我会把更多精彩的内容奉献给大家!


趣撩历史

赵武灵王因为在传嗣问题上没有处理好,最后在沙丘宫困饿而死。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当作改革的一面旗帜而大加褒奖。通过这次军事改革,赵国成为军事实力强大的国家。但一代枭雄却因为掺杂太多不理性的感情因素,在继承者问题上催化了权力斗争,最终引火烧身而殒命。

赵武灵王曾先后立两位夫人为正室,第一位王后生了长子章,被赵武灵王立为太子。

十多年后,赵武灵王又娶了孟姚,历史上称吴娃。赵武灵王对吴娃极其宠爱,甚至“爱之,为不出者数岁”。吴娃生了公子何,赵武灵王立吴娃为王后。子以母贵,公子何也就被立为太子,原来的太子章被废为庶子。

赵武灵王二十七年,他早早地传国给太子何,也就是后来的赵惠文王。赵武灵王自号为主父,并且任命老臣肥义为相国辅佐赵惠文王。赵武灵王这样安排,是因为他有一个战略构想,“赵武灵王欲令子主治国,而身胡服将士大夫西北略胡地,而欲从云中、九原直南袭秦”,也就是说他自己要出去打仗,攻城略地。

赵武灵王的这一战略构想还没有实施,赵国内部的一场政治纷乱已经开始酝酿了。赵武灵王立公子何为太子,是因为爱母及子,可是吴娃去世后,赵武灵王对公子何的爱有所减轻,对以前的太子章又多了许多怜悯。

赵惠文王三年,赵武灵王封长子章为安阳君,同时派大臣田不礼辅助他。可是赵武灵王仍然可怜长子章作为哥哥去屈身朝拜弟弟赵惠文王,他想从赵国另外分出一个小国——代国,封公子章为代王,这样他的两个儿子都可以作国王,都不会委屈。

这实在是一个昏招。且不说国家分裂会导致国力下降,单就权力斗争而言,这简直是给国家安定添乱。

长子章本来就不服立自己的弟弟为太子,现在感受到父亲在感情上又倾向于自己,更助长了他重新夺回赵王之位的野心,在大臣田不礼的辅助下,他拉拢同党,壮大自己的势力,寻机作乱,谋夺赵王之位。

赵惠文王年纪尚幼,羽翼未丰,拥护赵惠文王的大臣看到了赵武灵王对两个儿子态度的变化和公子章的蠢蠢欲动,也感受到了王位不稳,开始为保护赵惠文王作着准备,赵国内部的王位之争一触即发。

赵惠文王四年,赵武灵王和赵惠文王在沙丘游览,公子章认为时机已到,开始作乱。他假传赵武灵王的命令召见赵惠文王,并在室内埋伏下杀手,以图在其入室后将其杀死。

由于赵惠文王的相国肥义有所提防,在赵惠文王入室之前自己先进去查看虚实,公子章的图谋就暴露了,杀手们杀死入室的肥义,而侍卫则保护赵惠文王得以脱险。

拥护赵惠文王的公子成和李兑率领沙丘周边的军队赶来增援。公子章见谋乱失败,慌忙逃入赵武灵王居住的宫殿。赵武灵王接纳了这个作乱的儿子,公子成和李兑率军队将沙丘宫团团围住,赵武灵王也无力庇佑自己作乱的儿子,公子章及同党皆被杀死。

公子成和李兑商议,包围赵武灵王的宫殿,诛杀了作乱的公子章,赵武灵王以后追究起来会招来杀身之祸,不如干脆除掉。于是他们派军队围困赵武灵王居住的宫殿,命令宫中人出来,只将赵武灵王困在宫中,又不给赵武灵王送去食物。

赵武灵王无法,只得掏宫中鸟雀的幼仔为食,这样一直围困了三个月,最后赵武灵王被活活饿死在沙丘宫。

在这场宫廷政变中,赵国失去了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赵武灵王,和一位忠心耿耿、治国经验丰富的大臣肥义,赵国的良好发展势头就此戛然而止。

赵惠文王年纪尚幼,辅政的公子成是赵武灵王的叔叔,年事已高,思想保守。赵武灵王制定的西北略地,南袭秦国的战略被他彻底放弃了,赵国对秦国执行的是被动的防御战略。赵国渐弱,秦国则渐强,赵国被秦国灭亡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麻辣一加一

赵武灵王何止是赵国最厉害的君主,纵观整个战国时期,能有赵武灵王一样作为的君主,真的没有几个!

大部分人都认为魏文侯、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秦始皇是战国时期最有最为的君主,但是总体来说,除了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使秦国走上强国之路,剩下的都是站在巨人的肩上看更远的地方,只有赵武灵王是将一个国家从虚弱直接变强盛的君主。

清末民初的梁启超更是认为赵武灵王是皇帝以后的第一伟人,可以和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相比肩的人物。

那么,这么厉害的一个人最后为何却被活活饿死?

赵武灵王死的地方不是别处,正是沙丘平台,后来秦始皇在第五次东巡中也死于沙丘,战国时期最耀耀生辉的两个人最终都陨落在一个地方。

赵武灵王原来的韩国夫人生下章,被立为太子,后来赵武灵王又宠幸吴娃,并且将其封为夫人,因为对吴娃的喜爱,最终赵武灵王选择废太子章而立吴娃的孩子赵何为太子。

其实废长立幼在重视嫡长继承制的春秋战国时期是极大的忌讳,但是赵武灵王丝毫没有在意,赵武灵王因为胡服骑射改革,赵国军事得到了空前的提升,有感于当时复杂的国际环境,赵武灵王创立了二元制君主制,就是禅位给赵何,让赵何为赵惠王,而自己成为“主父”(类似太上皇),主父主抓军事和外交,而赵何主管政治,国家也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结果有一次,被废太子的公子章见到赵武灵王的时候异常颓废,赵武灵王想到自己废长立幼是有不妥的地方,于是将代地封给公子章,并且派田不礼辅助他,在公子章的怂恿下,赵武灵王还想将赵国一分为二,也分公子章为赵王。

后来公子章打算在主父的沙丘宫刺杀赵何,以取而代之,结果事情败露,公子章和田不礼都被赵何的手下杀死。

但是,支持赵何刺杀公子章的公子成和李兑商量,公子章已经杀死,而且现在他们都包围了赵武灵王的宫殿,如果此时撤兵,肯定会被灭亡,因此选择继续包围,并且让宫中的人出来,唯独不让赵武灵王出来,赵武灵王出来,士兵也不跟他动手,因为杀了赵武灵王就是谋逆之罪啊!

赵武灵王就这样被包围了三个月,想出出不来,想吃还没有,在吃完宫里的粮食后,只能麻雀幼鸟充饥,最后还是被饿死。

这就是赵武灵王被饿死的前前后后,其实还是自作孽啊,国王已经选定,又岂能再次犹豫,虽然此次事件后赵国很快恢复了稳定,但是赵武灵王壮年去世,对赵国来说绝对是巨大的损失!


史论纵横

虽然赵武灵王通过“胡服骑射”增强了赵国的实力,使赵国成为战国中后期唯一可以和秦国对抗的诸侯国,但他犯了是男人都会犯的错,最终玩火自焚。

赵武灵王因为宠爱吴娃,竟然打破了春秋战国继承制的“立嫡以长不以贤”的传统,废除长子,改立次子,也就是后来的赵惠文王。甚至还别出心裁在赵国建立二元政治,自称主父,负责赵国军事,次子赵惠文王负责内政,这严重违背了政权的基本结构,为内乱埋下伏笔。长子被废后,因为父爱下的不忍心,将赵国一分为二,封长子为代王,正所谓“国无二君”,种种不合理的政治体制与违背当时社会伦理制度,直接导致赵国内乱,沙丘宫变后赵武灵王被活活饿死,“武”是褒义的谥号,“灵”是贬义的谥号。


五味社

提到赵国,大家可能第一个想到的是赵武灵王,是胡服骑射,正是在赵武灵王的改革下,战国后期的赵国迅速崛起,成为了天下唯一可以对强秦构成威胁的存在。赵武灵王身后一直有一位贤臣的身影,他一直站在赵武灵王身旁,成为了赵国的肱骨之臣,他的名字叫肥义。当然最后赵武灵王被活活饿死,和肥义被杀也有很大的关系。

赵武灵王继位时年幼,自己还不能理政,肥义被赵武灵王的父亲安排辅政。当时其它诸侯国对赵国虎视眈眈,都把赵国视为肥肉,赵国的命运一直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赵武灵王年幼,几乎所有的国策都是在肥义的辅助下做出的。在肥义的辅佐下,赵国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避免了亡国的命运,在这一点上,肥义居功至伟。

肥义和赵武灵王名为君臣,实为师徒,多少年的耳濡目染,相互影响让他们能做到心意相通。赵武灵王能成为一代雄主和肥义有很大的关系,以至于我一直怀疑“胡服骑射”的主张究竟是赵武灵王的个人之见,还是肥义的战略眼光。

史记中记载了两人的经典对话,那年赵武灵王十九岁,一天赵武灵王和肥义独处,肥义问赵武灵王是不是在想如何恢复赵国昔日的辉煌,赵武灵王回答做君主的一定不能忘记祖先的光荣和传统,体恤百姓富国强军,做臣子的也要殚精竭虑,辅佐君主实现政治抱负,同时让百姓安居乐业。他现在想向赵国的先贤学习,推行“胡服骑射”,消灭中山国这个心腹之患,富国强军让赵国具备问鼎天下的能力。


不过赵武灵王也是有顾虑的,他清楚的意识到凡是变革都会有阻力,但是伟大的事业在最开始的时候总是不为世人所支持的,自己怕推行“胡服骑射”得不到支持。

肥义为赵武灵王打气,说做事情一定要果断不能犹豫不决,否则就很难成就大事。现在大王既然决定就不要在意世俗的眼光,不要在乎世人的非议,但是追求最好道德的人,都是世人眼中的另类,他们不必去追求世人的认同,成就伟大事业的君主就要有专断的能力。不能因为国人的愚钝和臣子的眼光的局限性就影响了您改革图强的步伐,您既然决定就如实施吧!(我肥义一定支持您到最后!)

上面是司马迁的记述,我对于这段历史有自己的看法,第一当时赵武灵王和肥义的对话没有人会记录,因为他们讨论的话题十分重要,关乎国运多一人则不保密,那么他们真正的对话内容就无人知晓了。人们只知道后来赵国推行了“胡服骑射”政策,这个决策是赵武灵王签发的仅此而已。

单从赵武灵王后来对于传位工作上的做法来看,他还很幼稚,以至于造成了自己人生的悲剧,这说明他还很不成熟,以至于我不得不怀疑“胡服骑射”的真正策划者和实施人实际上是肥义。

这位一直为赵国、为赵武灵王、为赵惠文王尽忠职守的三朝老臣,他才是“胡服骑射”的始作俑者和真正的执行人。赵武灵王不过是站在前台的明君,肥义是站在幕后的贤臣,没有了肥义也就没有了赵武灵王,没有了胡服骑射。

“胡服骑射”迅速提升了赵国的国力,让赵武灵王成为了世人公认的一代雄主,但也耗尽了肥义的精力。这位老人没有能在最后力挽狂澜,为了保护赵惠文王,他被杀害了,这间接上导致了赵武灵王的死。试问如果当时领兵平乱的是肥义,做为赵武灵王的老师他不会看着赵武灵王被活活饿死,他无畏的精神和做为赵武灵王老师的地位决定了他具备摆平这件事的能力。

当赵武灵王决定把王位交给赵惠文王时,他应该是征询过肥义的建议,因为多少年来征求老师的建议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从后来的表现上来看,没有立赵章是明智之举,因为就是这个赵章和田不礼杀害了肥义。肥义没有子产幸运,当郑国大乱时,诸公子都不愿意杀害子产,因为他是国之栋梁。但是肥义和子产不同,他把赵武灵王的重托放在了自己心中的第一位置,就是保护和教导赵惠文王,并为此献出了生命。

赵章和田不礼发动的沙丘宫变能够迅速被平定,起到最大作用的人不是李兑,也不是赵成,而且肥义。他为了平定沙丘宫变做了以下几件事:

一、当仁不让,稳定朝纲

尽管年老体衰,但是作为百官之首,他在教导赵惠文王的同时坚持理政,这既保证了国家的稳定,又让赵章和田不礼的矛头直接指向了自己,从而为李兑和赵成做好准备创造了条件。赵武灵王此时已经被赵章和田不礼彻底蒙逼,听不进去老师的建议了,但是令肥义欣慰的是他又培养了一位未来的贤主赵惠文王,他可以无憾了。

二、未雨绸缪,保护幼主

为了防止赵章和田不礼对赵惠文王不利,他侍卫统领以后凡是赵武灵王下令要召见赵惠文王,一定要先通知自己,因为害怕这不是灵王自己的意思,而是赵章和田不礼的诡计,那样就会将惠文王陷于非常危险的境地,所以如果有危险还是应该我先上,我一定要保护赵惠文王的安全,保住了他就保住了希望和未来。

三、舍生取义,平定叛乱

当那一天终于到来的时候,肥义依然前往约定的地点,他知道此一去便再也见不到赵惠文王,见不到赵武灵王,同样再也见不到赵国了。等待他的只有死亡,面对死亡,肥义表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勇气和淡然,他是想用自己的死来平息这场叛乱,让多年来积弱的赵国获得新生的力量,让赵武灵王的改革能继续下去,这点他做到了。

肥义的形象尽管经过千年,但在我的脑海里却渐渐变得清晰,一位真正的能臣,真正的仁者,赵国崛起的策划者。

没有了肥义,赵武灵王失去了能解救自己的最后希望,在绝望中被活活饿死,一代雄主结束了自己的人生旅程,他和肥义的死前后相差仅有二十天。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一个人的历史

历史上有一位雄才大略的国君,使国家由弱变强,傲视六国,隐隐然有天下共主之势,孰料晚年竟被儿子和大臣困在王宫三个月,连树上的小鸟,鸟蛋和树皮都吃光,最后饿死在沙丘行宫。


说到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是绕不过去的几位雄主之一,他十五岁继赵国君位,励精图治,把一个二流国家整成一个超一流强国,动不动就带领各国联军,粗暴干涉他国内政,代他国挑选丞相和废立国君,赵国骑兵冠绝天下。(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一个治国有方,对外不可一世的牛人,家事却处理得一团糟,由于晚年宠爱新王后吴娃,便决定废长立幼,废掉储君长子赵章,而立吴娃所生小儿子赵何为王太子。不久,为了筹划进攻秦国大计,赵武灵王让赵何接班为王即赵惠文王,自己遥控国政自称“主父”。


当看到自己的大儿子跪在了小儿子的面前,他又觉得赵章非常可怜,不免心疼起大儿子来,打算把赵国一分为二让大小儿子分治,如此摇摆不定,优柔寡断,导致二位儿子势成水火,大臣也分裂成两派。赵惠文王四年(前295年),赵武灵王(主父)带二位儿子住在沙丘行宫,此时二人斗争白热化,赵章先出手诱杀重臣肥义,惠文王赵何派公子成和李兑围攻并捕杀赵章。

由于不敢担上弑君罪名,但又怕主父秋后算帐,李兑和公子成自作主张,对主父所居行官只围不战,主父被困在内宫里,侍卫走散无法突围,内宫本无存粮,一些日常的瓜果点心没过几天就被吃光了。围而不攻前后持续三个月之久,主父被活活饿死。(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南方鹏

这事怪他自己,古人立长不立幼,赵武灵王把小儿子立为皇帝,又让大儿子带兵。大儿子能甘心嘛?

于是在沙丘度假的时候,俩娃火拼。大儿子被杀,小儿子的拥护者一不做二不休,不能杀就饿死他,于是赵武灵王就饿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