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心理學|如何讓更多的人自願的服從你

另類心理學|如何讓更多的人自願的服從你

人是需要偶像的生物

如果政府鼓勵人不抽菸是有效的話,應該在一兩代後,就開始越來越少人吸菸,但我們卻看到菸民越來越多、越年輕化的現象。

政府也鼓勵人們多閱讀,但進度卻比菸民的增加度慢好多拍。為什麼鼓勵人們不抽菸,反而更多人抽菸?

有些人就拿一句‘學好三年,學壞三天’來解釋,但事實上“學壞三天’的主因是菸草公司的廣告宣傳。菸草公司的策略是讓人覺得抽菸是‘酷’的,電影中有些鏡頭常可以看到很‘酷’的主角坐在某處,很‘酷’、很叛逆或很滄桑的抽著煙。

菸草公司利用‘偶像’的影響力來宣傳抽菸,一個人還未決定要不要抽菸的人,如果看到自己的偶像也抽菸,那麼他就會想學偶像般抽菸。

另類心理學|如何讓更多的人自願的服從你

青少年在這段年齡就是在尋找著自己的性格,他們會認為坐在咖啡館等朋友的時候,若什麼都不做,好像很不自在,因為覺得自己好像完全無任何特色。最起碼若我獨自一個人抽著煙的話,在我空白的性格中,可以顯現出‘酷’、叛逆、成熟或滄桑的形象。

為什麼閱讀率增長度會如此慢?因為媒體沒有利用‘偶像’來把閱讀變成是‘酷’或有性格的像徵。反之,在目前年輕人的眼中,特別是校園裡面,閱讀的形像與‘酷’的形像,相去甚遠。

另類心理學|如何讓更多的人自願的服從你

學校老師如何謀殺學生的學業

有很多父母都問過我一個問題,就是他們很想把孩子送到一些記憶課程或速讀課程,希望孩子在上了這些班後,能夠幫助到學業。但是我告訴他們這是不需要的。

有些孩子在學校考試中,記不起地理課本里面的資訊,但是很奇怪的,他們看電視上的卡通Pokemon 時,故事中有整百多兩百個怪獸,小孩子們卻不需要上什麼記憶課程,卻都記得所有怪物的名字、功能、歷史、誰是誰的剋星等。

另類心理學|如何讓更多的人自願的服從你

中學生們讀歷史科時,記不起哥倫布在那一年到美國, 但要記得蔡依林或周杰侖的故事、歌詞等就輕而易舉。

這些孩子並非沒有記憶力,他們只是很單純的沒有‘興趣’,而罪魁禍首是學校的老師。

通常這些老師會犯以下的錯誤:

一、悶,而且悶到發黴;

二、用痛苦法則來鞭策或恐嚇孩子,這種情況會造成孩子對學習產生恐懼症。

所以,只要有興趣的話,就自然有記憶的能力。

小結:沒有‘笨’孩子,只有‘悶’老師。

我相信若你在小學的時候有一個拿手科目的話,你一定是喜歡教那一科目的老師。這位老師充當了你的偶像,所以‘偶像’喜歡的科目,你也跟著喜歡。

另類心理學|如何讓更多的人自願的服從你

夢想Vs懵想

拉攏人的時候,不斷的講出自己的夢想有用嗎?聽眾在聽著你講你的夢想時,他會問:

‘我為什麼要相信你?你什麼都沒有,憑什麼要我們為你的夢想付出?你想做皇帝?一年之中我會遇到七八個人都有皇帝夢、領袖夢、企業家夢,你又有什麼不同?’

所以,往往在保險和傳銷業裡面,我們會聽到很多人分享他的夢想,常說:

‘只要你的夢夠大,其他的都不重要了。

但事實上我在聽傳銷界這類夢想時,我心則想:

‘呵~~欠~又是一個我要大房子大車子,照顧好家人,每年出國旅行的人,你的春秋夢關我什麼事?(當一個團體當中,每個人都講他們要同樣的東西時,那已經不是夢想,而只是機械式的被他的團體洗了腦)

另類心理學|如何讓更多的人自願的服從你

小結:大部份人的夢想,是互相抄襲他人的。

就算你的夢想是真的,你對我發出夢想的宣言又有什麼意義?我會想:'Sowhat? 你有夢想關我什麼事?

不要以為馬丁路德金(MartinLutherKing) 因為講過一個舉世聞名的 ‘我有一個夢....,你跟著偉人的腳印就表示你一定會成功。

耶穌能在海面上行走,不代表你也能走;獅子跳得過的山崖,兔子也跟著跳的話,就會掉下山崖下的河中,隨時成了鱷魚的午餐。

那麼是否就不需要跟人分享自己夢想呢?何時講夢想?

也不對!夢想是要分享的,但什麼時候才開始分享是很重要的,正確的時機是在你成為對方的偶像過後。

小結:未吸引到人心時,分享夢想是浪費時間的。

另類心理學|如何讓更多的人自願的服從你

你還未成為對方偶像前,他對你能否超越比爾蓋茨的夢想,是漠不關心的。只要你能夠變成對方的偶像,他就會全力投入支持你的夢想,就算你的夢想只是簡單的“我每天賣上一百個叉燒包”

因為毛澤東先破除了人民所有的其他偶像,然後將自己封為所有人民心中的唯一偶像, 他才能呼風喚雨的控制著群眾。

一個只是權勢的領袖還不足於有這種能耐,目前大部份的政治人物都屬於有政權,但沒有魅力。這種政權就如把刀, 只是一種工具。

有些人則很有魅力(如明星和名人),但卻沒有實權,這種人叫做花瓶,是吸引人的藝術品。

花瓶的殺傷力

但不要小看花瓶,曾經有研究報告說,若某地區被大肆報道發生了自殺新聞的話,接下來的那一兩個月,該區的飛機失事率、車禍率和自殺率都會增加。這段期間的因空航災難而死亡的人數會比平常多出十倍。

科學家們的統計還發現,若某個區域沒大肆渲染自殺新聞的話,該區的意外死亡率就不會有太大的變化。他們發現大肆渲染的自殺新聞後,所增加的車禍受害者的死亡速度,比平日的車禍死亡速度要快四倍!而通常最被大事渲染的自殺事件就是名人的自殺。所以,多年前張國榮自殺後的第三天,馬來西亞一男藝人也跟風的自盡。

這就是偶像的行銷魔力!而我們要達到的境界是:花瓶中有把刀。

另類心理學|如何讓更多的人自願的服從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