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皇帝如何處置他的“三千後媽”?有6種安排,第6種沒幾個能做到


我們都知道皇帝后宮有三千佳麗,那麼當皇帝去世後,新皇帝如何安排他的這3000後媽呢?

1、陪葬:這種安排大多發生在先秦時期,帝王去世,為了九泉之下有人陪伴,也為了讓遺孀不玷汙他的名聲,所有的妃子都要陪葬。

2、守陵:看上去比陪葬好得多,其實差別並不大。守陵不同與守孝,只需三五年,而是要守一輩子,不能離開。

3、出家:比如唐朝的武則天,李世民去世時,她就到感業寺做了尼姑。這樣處理有三個原因:一是不亂殺生命;二是這些女子也不會辱沒先皇的名聲;三是這些女子可以為先皇唸佛祈禱。

4、隨子:皇帝死後,她們可以跟著兒子一起生活,也可以繼續呆在宮中,猶如有了一張護身符,免除了陪葬、守陵、出家等悲慘下場。

5、得寵:歷史上不乏一些好色的帝王,不顧人倫,將遺留的妃子收為己用。當然,這種情況相對總體來說,佔比不大。

6、遣散:遣散,顧名思義就是這些妃子從哪來回哪去,也就是回孃家。這種安排是絕大多數妃子最願意接受的,特別是一次也沒和皇帝接觸過的女子,這是最好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