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禁屡犯,谁是鸿茅药酒的保护伞?又是谁操纵着这起跨省抓捕案?

屡禁屡犯,谁是鸿茅药酒的保护伞?又是谁操纵着这起跨省抓捕案?

01

据红星新闻报道,广州医生谭秦东因在网上发帖称“鸿毛药酒是毒药”,警告部分老人不要饮用鸿茅药酒,不幸遭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警方抓捕,这事在互联网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舆论一片哗然。

屡禁屡犯,谁是鸿茅药酒的保护伞?又是谁操纵着这起跨省抓捕案?

有图有真相:

屡禁屡犯,谁是鸿茅药酒的保护伞?又是谁操纵着这起跨省抓捕案?

屡禁屡犯,谁是鸿茅药酒的保护伞?又是谁操纵着这起跨省抓捕案?

屡禁屡犯,谁是鸿茅药酒的保护伞?又是谁操纵着这起跨省抓捕案?

在江苏省的违法分析上,清楚写着:夸大药品疗效;严重欺骗和误导用药者等。

从2008年到2017年,这10年间,鸿茅药酒被违法查处2630次,相当于每个月收到22次通报,可谓是负面新闻不断。号称67种药材能治47种病的人人都能喝的鸿茅药酒,在广告营销中的虚假宣传早就臭名远扬了,可人家一点都不受影响,内蒙古食药监源源不断地给鸿茅药酒发广告批文,致其频繁地在热播影视剧中露脸,被不少老年人奉为保健神药。

02

一边是鸿茅药酒违法广告在各地被查处和数不胜数的违法警告,一边是不间断的广告批文,这堪称医学史上的一大奇观,这也太令人匪夷所思了,内蒙古食药监局作为这些药品广告批准文号的核发审查部门,难道不知道鸿茅药酒广告在其他省市被查处?为何在外省违法广告不断被查处的情况下,广告批文却源源不断地批给它?

在2015年9月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广告法》正式实施,在新里,对医疗广告限制更加严格。其中第十六条明确规定,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不得利用广告代言人作推荐证明。鉴于此,很多营销大户已经改邪归正重新做人,可鸿茅药酒依然我行我素顶风作案,因为用陈宝国等明星代言,被上海市工商局查处,成为上海市工商部门对涉嫌违反新《广告法》行为查处第一案。

更让人想不通的是,虽然鸿茅药酒在广告史上臭名昭著劣迹斑斑,但人家在本省却各种荣誉不断,比如:鸿茅药酒所谓“古法酿造工艺”入选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

鸿茅商标“荣升”为“中国驰名商标”鸿茅药酒成为内蒙古第二家加入“国家品牌计划”企业、还获得过中华老字号的称号等。

据2016年乌兰察布市凉城县(鸿茅药业所在地)政府工作报告显示,鸿茅药业五年上缴税收1.6亿多元,其中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完成税收近6000万元。

内蒙古有关部门一直为鸿茅药酒的违法行为大开方便之门,道真的是有钱就可以任性,有钱就可以逍遥法外不受法律的制约吗?

03

鸿茅药酒不是酒,也不是保健品,而是一款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Z15020795的药品,在鸿茅药酒的配方中,共有 67 种中药材,其中里面有何首乌、附子、槟榔、半夏、苦杏仁,专家称,这些药材都有毒性,其中,半夏与附子同方毒性会增加,可能导致口周麻木、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全身乏力等不良反应,因此应谨慎将这两者同方使用。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鸿茅药酒并没有在产品说明中标出警示提醒,反而用一些很煽情的广告语诱导消费者,比如“呵护爸妈更周到!一瓶鸿茅酒,天下儿女情”,“每天早晚喝鸿茅,补肾强身有疗效”,“每天两口,把病喝走”,“酒到药到疗效更周到”。

指出鸿茅药酒是毒酒的不只谭秦东医生,方舟子也提过,他在腾讯企鹅FM讲科学中的第225讲中提出“鸿茅药酒”是毒酒,他说鸿茅药酒这种毒酒因为做虚假广告,搞得很多人买来喝,而且有些人一买就是几万块。

上面显示,这个企鹅FM播放量为3.3万。

屡禁屡犯,谁是鸿茅药酒的保护伞?又是谁操纵着这起跨省抓捕案?

04

据警方询问笔录称,受“毒药”一文影响,在深圳、杭州、长春三地,共两家医药公司、7名市民要求退货,总金额达三百多万元

鸿茅药酒方面认为,谭医生的这篇文章,误导广大读者和患者,达到了构成刑事犯罪的立案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规定,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从上面可以看出,谭秦东并没有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鸿茅药酒中的附子、何首乌等成分,本身就被医学界认定为具有致癌性,说它有毒并不过份。

至于内蒙古鸿茅国药股份有限公司认为:谭秦东在文章中所撰写的“毒酒”内容存在恶意抹黑,大肆散播不实言论,误导了广大读者和患者,严重损害了公司的商业信誉。这个说法更加可笑了,鸿茅药酒这十年来,一直是负面报道不断,而且数量众多、影响力巨大,鸿茅药酒的臭名早就在

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飘荡着,就差没有漂洋过海飘到别的国家去了。如果说消费者和媒体对商品的质量提出合理批评与评论就是恶意抹黑损害公司商业信誉的话,那内蒙古警方是不是应该把这些人全部抓起来。

再说了,谭秦东那篇文章的点击率只有2241次,有什么证据证明所称的三百多万元的经济损失是由谭秦东那篇文章造成的,如果说影响力的话,方舟子那个更大,内蒙古警方典型的柿子捡软的捏,蚂蚁挑小的踩,不敢找方舟子开刀,却拿一个无权无势的医生下手。

05

大家还记得河南大学生捣鸟案吧,大学生闫啸天朋友王亚军,暑假期间在河南省辉县市高庄乡土楼村先后掏了两窝小鸟共16只,分别卖给郑州、洛阳、辉县市的买鸟人,获利1080元,经过鉴定,16只鸟里面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隼。后来,闫啸天因为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隼,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半。

还有前段时间在律师圈被刷屏的深圳的鹦鹉案,深圳男子王鹏因为出售自家养的鹦鹉,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法院一审以非法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判处王鹏有期徒刑5年,王鹏不服上诉,2018年3月30日,深圳中院对该案作出终审宣判,判处王鹏有期徒刑两年。

这两个案例说明国家对野生动物保护力度的加大。

屡禁屡犯,谁是鸿茅药酒的保护伞?又是谁操纵着这起跨省抓捕案?

鸿茅药酒悍然使用濒危珍稀野生动物入药,涉嫌触犯《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该条规定: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内蒙古有关部门为了利益,对鸿茅药酒虚假宣传的违法行为大开绿灯。《广告法》已经阻挡不住鸿茅药酒一路高歌前进的违法步伐了,《野生动物保护法》也管不住它,感觉《刑法》也不能把它咋地,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在内蒙古自治区这块土地上存着法外之地。

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警方选择性失明,放着自家劣迹斑斑臭名昭著的鸿茅药酒涉嫌犯罪的事不管,却跑几千公里跨省抓捕一个对鸿茅药酒提出合理质疑的医生。

试问,到底是谁在充当鸿茅药酒违法的保护伞?又是谁操纵着这起跨省抓捕案?

有权不能任性,依法用权才会长治久安,滥用公权充当打手祸害百姓必将遭到唾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