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團工作者在接待群眾來訪中的“暖力量”

常言說"人不傷心不落淚,人無難處不上訪" 。"大娘你怎麼啦?",在忙碌的3月7日,永德縣信訪接待中心工作人員接待了一位年近七旬的婦女同志,她蓬鬆頭髮,滿臉愁容,語無倫次,看似相當疲憊和無賴,很是心疼。接到工作人員的報告後,信訪局領導啟動聯合接訪預案,開通婦女維權工作通道,快速組織相關部門聯合接訪處理,圓滿化解了一起因贍養關係引起的家庭矛盾糾紛,防止了一起民轉刑案件的發生,實實在在的踐行了"人民信訪為人民"的服務宗旨。

"人民是執政的根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是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教誨。"老百姓遇到難處找政府,這就是他們的政府,讓人民群眾從處理群眾訴求的幹部的身上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和體貼,就是我們的責任",更是心繫黎民解千愁、陽光信訪暖萬家的真實寫照。"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葉一枝總關情。" 在社會發展日趨多元化、矛盾碎片化和需求時尚化的當下,我們暢通信訪渠道,創新信訪工作方式,探索以青年、婦聯為代表的群團組織在接訪群眾中通過面對面、手拉手、心貼心交流溝通的方式接待群眾,充分發揮了"上接天氣、下接地氣"的群團工作優勢,彰顯了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民生情懷,迸發出最廣泛最緊密的聯繫群眾的"暖力量"。 "敬人者,人恆敬之;愛人者,人恆愛之"。就像太陽和北風比賽的故事一樣,真正打動人的不是最強大的力量,而是最溫暖最溫馨的情懷力量。在信訪接待中我們之所以能夠妥善解決諸如此類的矛盾糾紛,業務規範是硬性要求,但特殊時刻最能依靠的就是這種暖人心、聚人氣的"泥土香""暖力量"。堅守在各條戰線上群工幹部的工作就是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用一顆真心誠心愛心耐心,善面親待的笑臉,遞一杯暖身熱茶,道一片柔雅溫情,感悟特深刻。許許多多個日子,都這樣走過來;許許多多個日子,還將這樣走下去;雖已身心疲憊,還要風雨兼程。從容面對、承受壓力、樂守清貧、甘於寂寞,憑藉自己對黨和人民的一顆忠誠之心和一腔熱血,用真情擦乾流淚的眼睛,用真心撫慰受傷的心靈,用真愛舒展欣慰的笑臉,用真誠譜寫和諧的樂章!這就是一名合格信訪幹部的人生誓言。

永德縣信訪局 徐芸(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