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早期的麵點有哪些?

huangrushiyi

無論是麵點的製作工藝和烘焙技術、還是餡料的多樣性。都在隨著中西文化的交融而發展進步著。但是大家會好奇,古時候就有面點了?它們又會是什麼樣子的?麵點以前是否和我們現在看到的麵點是一樣的呢?

在我國各地,對面點的理解和概念因地域、風俗、習慣的不同,而理解各不相同。簡單的劃分就是:特指將粉狀的食材(如精粗麵粉)為原料,通過蒸煮、烘焙、煎炸等製作工藝方法的不同,製作出可以充飢,但不是正餐主食的方便食品。

在南方,習慣把這類食品叫做:“點心”,而在北方,則習慣將這類食品叫做:“麵食”。現在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南北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也越來越頻繁、緊密。“點心”與“麵食”的叫法和製作手法,也比以前似乎更隨意、更隨性一些了。

但是在古時,因交通的不便以及通訊的落後。加上前期食材的匱乏,製作工藝的單調。麵點的品種和式樣也少而單調。但是隨著不同歷史時代的發展,食材的逐漸豐富,製作工藝逐漸多樣。麵點也煥發出了新的生命。

一、春秋戰國時期的麵點。有史可詢的,可供加工麵點的食材就有:五穀、九穀、百穀、五畜、五菜、五穀、五味之多,而加工製作麵點的工具也有:杵臼、石磨、石碓、蒸鍋、陶餅鐺、青鈾刀具等。

在當時,製作的麵食有:面(炒熟磨製的麥類穀物)、糜(穀物與肉類進行熬製)、餌(通過蒸制而成的餅類或糕類)、(飠侯)糧(戰爭時士兵的口糧)、蜜餌(添加蜂蜜的糕餅)、酏食(通過酒糟發酵的麵食)、糝食(通過磨成顆粒的麥米與肉熬製的粥)......麵點開始有了一點式樣多樣、口味多樣的雛形。

二、漢魏時期的麵點。漢魏麵點有兩個特點。一是記載麵點的書籍逐漸增多、二是麵點的花樣品種、製作工藝逐漸增多。

比較有特色的麵點有::胡餅(一個胡字,顧名思議,有點西域的麵點風情。)、蒸餅(現代饅頭的雛形。但是外形為餅狀)、湯餅(類似於揪面片)、截餅(用牲畜的奶和制面粉後再油炸)、春餅(現代春餅的雛形)、索餅(切成比較粗的麵條類)、髓餅(顧名思義,就是用牲畜的骨髓、水和制而成的餅類)、環餅(現代麻花的雛形)、面起餅(通過發酵後產生的酸漿來當酵母)、雞子餅(可以理解成雞蛋餅)、豚皮餅(先煎炸一下再進行蒸制。外觀像豬皮一樣,鬆垮而有咬勁)、蓬餌(現代蓮子糕的雛形)、米壹(用棗、蜂蜜、栗子、糯米等製成的甜點)。還有象:糕、金餅、案成、餛等各種麵食品種。

三、唐宋金元時期的麵點。這個時期的麵點,隨著調製麵糰的方式、餡心的葷素的多樣化、模子的出現、熟制方面的不同方式。而且在街市上也開始出現了專業製作、售賣店鋪。麵點的品種花樣也開始變得繁多起來。

比較有特色的麵點有:如蜜糕、粟糕、餈糕、社糕、新樣、滿麻、寬焦......、這個時期創新的麵點品種有:薄脆、餃子、角子、河漏、水團、麻團、月餅、元宵、撥魚、燒麥、五福餅、卷煎餅、油炸果子、禿禿麻失、百味餅、鶻突、雕酥、八方寒食餅、單籠金乳酥......。

與西域各國及少數民族的文化交流加深,各國及具有少數民族特色的點心如:契丹的年糕、金的軟脂、西夏的花餅、蒙古的溯羅脫因、維吾爾的天花包子,回回的哈兒尾、女真的高麗粟糕也一一流入到了內陸各地。並小小形成了一個風行高潮。

節日點心、筵席點心、食療點心也慢慢露出了頭角。除了漢魏時期的春餅外、象陰曆二月十五的涅盤兜、重五的如意圓、入夏的綠荷包子、中元節的孟蘭餅、臘月的萱草面。而筵席點心則有了:雙下駝峰峰角子、蜜浮酥捺花、白肉胡餅、太平(飠畢)(飠羅)等10餘款;而史書《韋巨源食單》中則記錄麵點有貴妃紅、漢宮棋、玉露圓、金鈴炙20等多種麵點。

食療麵點多見於醫學書籍。其中知名度較高的有神仙粥、牛髓膏、五味子湯和生薑末餛飩等多達50餘種麵點。

四、明清到新中國時期的麵點。這段時期的麵點,隨著製作工藝的深加工、特殊餡料的研製、分類更加的細化、現代自動化機具的使用、營養配方的出現、麵點進入到了其最為高潮的一個歷史時期。

僅僅從麵條來說,知名度較高的品種就有:抻面、刀削麵、五香面、八珍面、伊府麵、擔擔麵、油潑面、鵝面、魚面......),地方小吃的花樣品種也推陳出新:如金陵薄皮包、淮揚三丁包、蘇杭湯糰、閩粵土筍等凍、湘鄂豆腐乾、馬蜀紅油水餃、雲貴餌絲、松滬南翔饅頭、徽贛鳥飯糰、冀豫四批油條、甘寧泡兒油糕、京津狗不現包子、秦晉羊肉泡饃、冀豫四批油條、甘寧泡兒油糕、內蒙哈達餅、西藏的推、新疆的抓飯.......

再就是節日點心和筵席點心的規範精細化。在現代節令點心中,幾乎二十四節氣和各種中西節日,都能節節都有相對應的麵食。

在筵席點心中,祭筵有供點,婚筵有喜點,壽筵有壽點,茶果席有茶佔,滿漢全席有套點......

在麵點高速發展的今天,中國麵點體系根據地域化逐漸地形成與各自壯大發展起來。麵點有京式、蘇式、廣式三大流派;小吃有北京、天津、山東、山西、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安徽、河南、湖北、四川、廣東眾多分支;點心則有北京宮廷御派系、山西民間禮饃系、蘇州市肆粉系、無錫太湖船系、揚州富春茶點系、上海南翔花點系、廣州早茶細點系、杭州靈隱齋系、回民開齋節系、滿族敬神供系、蒙古氈房奶系、藏胞標花酥點系......

中華麵點走了幾千年的風雨歷程、在現代科技的配合下,又煥發了新的青春能理。它其中蘊含的美食文化隨著全球文化交流的加深,慢慢邁出國門,走向世界。中華麵點會更加燦爛起來!

這是最好的時代,還是最壞的時代?"恆實說"與您一同追尋歷史的真相。您的閱讀是對恆實的讚許!您的關注是對恆實的支持!


恆實說

粥和飯,這種粒食的應該很早。從人們發現穀物種子,使用杵臼舂穀,炊具加熱就開始了。但是粉狀的麵食要晚一點,最有力的證據就是新石器時代出現的石磨盤和杵臼,原本是用來脫殼工具,但難免伴隨著粉屑出現,所以先秦時期,我國麵點已有一定雛形(不清楚具體模樣,只能從名稱判斷和想象)。

1. 餌

一種蒸制的糕,也有說餅的。《周禮》裡面有記是“粉稻米、黍米所為也。”楊雄在《方言》中說這是糕,《說文解字》中說:“餌,粉餅也。”

2. 糗

穀物炒成的乾糧,也有用熬熟的穀物搗成粉末狀使用。《孟子》和《尚書》裡面有講。有點類似後世的炒麵,易於攜帶,方便食用。

3.餈 (ci第二聲)

用稻米和黍米做成的,所以應該是黏黏的糕點,讓我想到現在的餈粑,餈的外表會過上一層豆粉以防粘連。《說文》中解釋為:“餈,稻餅也。”

4. 酏食 (yi第三聲)

酏,現代解釋是釀酒所用的清粥;米酒、甜酒、黍酒。在我國麵點發酵技術上,酏有很大作用(因為酵面技術酒麴中發現的)。酏食,應該就是發酵後的餅,也可能是最早的。

5.糝食 shēn

周代宮廷食品。《禮記》:“糝,取牛、養、豕之肉,三如一,小切之,薁稻米合為餌。煎之。”可見,這是一種肉丁米粉油煎餅。

6. 粔籹 [ jù nǚ ]

類似後代的饊子油炸食品。朱熹《楚辭集註》:“粔籹,環餅也”,說的是形狀。也叫寒具﹑膏環。以蜜和米麵,搓成細條,組之成束,扭作環形,用油煎熟。

7.蜜餌

楚地的一種甜品,有粉有蜜,具體啥樣兒不知。

等到漢代以後,一是農作物尤其是小麥的普遍種植,二是加工技藝、酵面技術的發展,所以麵點就變豐富了,以餅為主,燒餅、湯餅(就是各式麵條)、蒸餅等。


文/GS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