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底七天盜古墓(現代故事)

臥底七天盜古墓(現代故事)

與盜墓者接頭

傳說人的身上有三盞油燈,一盞在頭上頂著,另兩盞在肩膀上。據說,盜墓賊在盜墓時,要在東南角點一盞燈。如果鬼不讓你盜墓,就會把燈吹滅,是一種活人和死人之間的協議。對於這個傳說,2011年5月中旬的一個晚上,微醺的盜墓者馮老七說了兩個字“扯淡”。

在住所落腳

那名男子不停地勸著馮老七,但一直沒有得到回應。之後,那名男子又問馮老七下一步有何打算,馮老七說準備去和縣做一個塔。“你要是想做塔,巢湖有一座鎮湖塔,你去不去?”那名神秘男子說,那座塔共有7層,雖然是文物保護單位,但是根本沒人看管,絕對安全。馮老七沒有講話。“你要是願意做那個鎮湖塔,我們現在可以先去探一探,明天再去做也行,你看行不?”那名男子見勸說無效,轉身便離開了,再也沒有出現過。馮老七說,那名男子叫周濤,巢湖人,是一名僱主,專門為盜墓者提供點(有古墓的地方)。馮老七說,周濤為人陰險狡詐,而且一毛不拔,幹活時只請大家吃蛋炒飯。馮老七對那座漢墓還是有“感情”的,除了在開始前請來山西的老師傅探測“有貨”外,還因為盜洞的防盜設施。“每隔40釐米,就有一層用石塊構成的防盜層。”一層層的防盜層給了馮老七無限的遐想,甚至有了“做了這座漢墓以後,便可以洗手不幹”的想法,因為裡面價值太高了。

放王崗上初試手

然而,車子行駛了近兩個小時,還沒到地方。這時,馮老七突然說不去了,嘴裡不停罵周濤,說地點太遠,自己從沒做過塔,擔心安全問題,又加上晚上可能會下雨,這才決定放棄。果然不出馮老七所料,晚飯過後,突然下起暴雨。馮老七說他最擔心下雨。因為只要一下雨,就無法幹活。在確定明天是晴天后,他一顆懸著的心才終於放下。

第三天中午,馮老七依然躺在床上,問他晚上到哪裡幹活,他說“放王崗”。放王崗位於巢湖市東郊,傳說因商湯放桀於南巢,死後葬於此崗而得名。現如今,放王崗已是一座亂墳崗。馮老七之所以選中放王崗,除了放王崗曾發掘出西漢古墓外,更與放王崗的風水佈局有關。馮老七說,古人埋葬最講究風水,這座放王崗“風水”很好。他順手指著前方的一座古山寺,說那是一條龍脈,山頂的塔就是龍頂,隔壁的一座旗山也是一條龍脈,山坡的凹陷處肯定有古墓,而那兩座山的中間就是放王崗,按照風水上的說法,前面兩座山是放王崗的“龍引”,風水極佳。

吃過午飯,馮老七帶人去了一趟放王崗,他想提前觀察一下地形。馮老七步行在前頭,輕車熟路地向前走著,走了近五分鐘,前方出現一座小山包。馮老七一邊回頭一邊說,就是那座山包。馮老七先是站在小山包上,後又彎腰抓了一把封土,用手捻了一下土,“你看,這些土都是細土,又細又小,是篩子篩過的痕跡,只有古墓的封土才篩選,宋代的古墓就是這種封土。”說完話後,馮老七又用腳踩了一下墳頭說,墳頂明顯出現塌陷,這是古墓日積月累,已出現下陷的痕跡。馮老七決定,晚上來做這座宋代古墓。

晚飯過後,天色逐漸昏暗下來,馮老七來到五金店內,買了一把小鏟子、三根鋸條,又花了3塊錢買了兩副手套以及一隻尼龍袋子。因為沒有買到鐵鎬,他又走到馬路對面的一家五金店,花了十幾塊錢買了一根撬棍,但鐵鎬依舊沒有買到。回到住處後,馮老七拿起鋸條,將鏟子上的把柄鋸掉,之後將鏟子和撬棍放在揹包內,又買了礦泉水和麵包,直奔放王崗。馮老七說,洛陽鏟買不到,現代化工具又不實用,只要在五金店買點鐵鎬和鐵鏟等工具,就可以去開墓。

盜洞被打成一個長方形,一尺多深後,他抓起一把墳土送到鼻子邊,嗅一會兒又丟進坑內。因為土質太過堅硬,無法下鏟,又沒有鐵鎬,只能作罷。第三日晚ll時許,馮老七口袋內的手機響了,第三天的掘進因為這個電話早早結束了。放下電話,馮老七說“要去一趟杭州”。來電人在電話中讓馮老七儘快趕到杭州,有一個玉脂料讓他拍照,然後委託其以三百萬的價格出售。馮老七將鏟子和撬棍藏在墳邊的草叢中,空著手從進山口處下山,連夜乘坐火車前往杭州。

一根神秘的樹枝

兩撥人打亂重盜漢墓計劃

三名男子走過去之後,大家才從壠頭上站了起來。這時,馮老七讓大家趕緊回去,誰知剛走到路邊,又有兩名男子持著手電筒過來。當時,大家順勢跑到坡底的草叢中,蹲伏在地上。可是,那兩個人越走越近,後來直接走到那座積水墓邊,拿著手電筒對著洞內照去。兩人操著巢湖口音,一邊說著話,一邊打著手電筒向四周掃了一圈。一時弄不清這兩個人的來歷,大家只好緊盯著他們的一舉一動。就這樣,兩個人在洞邊待了足有40分鐘,才拿著手電筒離開。

詭異的樹枝又出現

馮老七剛爬到墳頂,突然語氣慌張地說“不對”,原本被挖的小半米深的坑裡,又莫名出現一根樹枝。令人恐慌的是,這根樹枝同樣不是墳邊生長的小樹,而且樹枝有著明顯人為折斷的痕跡,跟之前那根樹枝一模一樣。“快走”,馮老七說完這話後,大家慌忙從兩米高的墳上蹦了下來。四人沒有走以前下山的小路,而是向更深的草叢走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