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水蜜桃味的油桃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做一个水蜜桃味的油桃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01

父亲节那天,我给父亲带了几个凤凰佳园的油桃。父亲尝完赞叹不已,说是他一生中吃过最好吃的桃子,有水蜜桃的口感,而且香甜味更胜一筹。

好吃是毋庸置疑的。不过,由于成熟季天气的原因,跟去年相比,同样的品种,今年的品质似乎有所下降,达不到我心目中“极品水果”的标准。

去年凤凰佳园快递过来的油桃最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俗称糖度)达到22.1%。“差点甜晕过去,我都忘了以前还吃过什么好吃水果。”我在朋友圈中如此留言。当然,最完美的口感是糖度在17-18之间,细腻柔软,甜香浓郁,余味良久,有一种非常美好的感觉。

做一个水蜜桃味的油桃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紫金红1号”的糖度测定值

这种难以言表的美好感觉,就是我说的“极品水果”的感觉。

但在大众的心目中,油桃是硬的,是寡味的,是桃子界低品质的代表。

02

颜大华是2008年从鲜切花行业转行过来的,种桃子的历史并不长。

“最初种的品种很多、很杂,每个品种种的棵数不多,有时就会忘记成熟期,等带客户进去采摘的时候,有客户就反映软了的油桃口感要比原先吃的硬的口感好得多。”

从此,颜大华就走上了一条旨在颠覆大家对油桃品质认知的道路。

做一个水蜜桃味的油桃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颜大华在查看油桃的品质情况

在确定要做完熟油桃的目标后,颜大华首先需要在引种的20个油桃品种中选出适宜做目标产品的品种,从中还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南方品种在完熟以后会有一种浓郁的水蜜桃味,但北方品种不行,像郑州果树研究所的中油系列完熟以后就不能吃了,有些品种还有一种怪味。”

最终,颜大华选择了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紫金红1号”和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沪油018”作为主栽品种,主攻6月份市场。

做一个水蜜桃味的油桃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即将进入完熟期的“沪油018”

“‘紫金红1号’的完熟期在6月上中旬,‘沪油018’的完熟期在6月下旬。两个品种相比较,‘沪油018’的果形大,外观漂亮,肉质细腻,完熟之后揉一下可以榨一杯汁,就剩一张皮和一个核。唯一的缺点是尖顶,往往是果顶先熟,会有一半甜一半不甜的现象;而‘紫金红1号’不存在这个问题,它是整个果实同时成熟的。”

03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桃课题组的科研人员曾跟我说起过,“紫金红1号”在其他桃园的表现其实挺一般,就凤凰佳园把这个品种的品质做到极致。

“有一次桃产业体系开会,安排来我这个园子参观,有位种植户尝了我的‘紫金红1号’以后,就认定我的‘紫金红1号’跟江苏省农科院给他的不是同一个品种,非要从我这里剪枝条回去嫁接,结果还是没有种出我这样的效果。”颜大华也笑着聊起几年前的品种趣事。

“你觉得主要技巧在哪里?”

做一个水蜜桃味的油桃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凤凰佳园的大棚设施

“种植的可控环境很重要。”颜大华指着大棚内发白的土壤跟我说:“一是大棚的设施环境,二是要控水控肥。想一个桃子甜,大肥大水是不行的。”

“我前两年有机肥用得比较多,每亩羊粪二三千斤,去年冬天感觉有机肥还没完全被吸引,就买了点菌肥补充一下。今年整个生长季节,连肥带水浇了4次,每次浇水2个小时,带上一点以色列进口的高档水溶肥。4次合计每亩用肥量只有20多斤。”

做一个水蜜桃味的油桃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通风透光的树形管理和控水控肥的土壤管理

“还有一个方面,我认为整个树形通风透光一定要好,像‘紫金红1号’如果树形太密的话,果面不是红的,而是黄的上面带点红色。如果整个桃子红得发紫的话,口感就明显不一样。”

“主干形就顶上好吃,下面不好吃。”为了进一步提高品质,颜大华从去年开始就陆续砍掉原来的主干形,全部改种Y形。

04

“采摘的成熟度你怎么去把控?”我问颜大华。

对完熟栽培的油桃来说,这也是一个难点。

“不管是‘紫金红1号’还是‘沪油018’,果子都是从树顶上往下熟。你把树顶上的桃子翻过来看,屁股下发黄了基本上就完熟了,发青的就不熟。”

做一个水蜜桃味的油桃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长满“糖点”的完熟油桃

颜大华指着我正在咬的“沪油018”跟我说:“像你吃的这个实际也没熟,虽然糖分很高,但是也没有达到完熟状态。”我正在吃的这个油桃是甜脆型的,咬开的果肉还有一部分是发白的,尽管还没有那种浓郁香甜的美好口感,但已经比市面上的油桃好吃千百倍。

“我们现在采摘的标准是八成熟,快递到客户手中一般还是硬的,但是他拿手里捏一下就软了。”颜大华说:“油桃有一个优点,只要不碰伤压伤,哪怕软了也不会烂。”

去年在收到他快递过来的“紫金红1号”看到有磕碰伤的时候,我给颜大华寄了一种叫珍珠棉的包装材料。今年因我在出差,收到他再次寄过来的“紫金红1号”已是采摘后的第4天,“埋”在珍珠棉里的已经完全发软的果实依然完好无损。

做一个水蜜桃味的油桃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采用珍珠棉作为包装材料

“这种栽培方式的损耗主要在采摘环节。”颜大华随手拿起桌子上的一个油桃:“像这种实际上在树上是很好的,就是因为采摘过程中受到伤害就不能卖出去了;还有一种是漏采,在树上已经发软的果实也不能卖。”

“你觉得这种生产方式的空间还有多大?”

“怎么说呢!”颜大华有点喜忧参半的感觉。喜的是客户反映好,回头率高,价格也高(不低于20元一斤);忧的是损耗也很大。

“如果是常规栽培,只有疏果到位的话,商品率可以达到95%,但像我这样的损耗率估计要达到三分之一。好在来我这里采摘的人比较多,这些口感最好的果实我都让大家免费品尝。”

“这就相当于一种广告投入。”颜大华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