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他們是社會底層,其實他們只是選擇了不一樣的生活


美國攝影師Kirk Crippens決定前往美國波特蘭,不分階級不分年齡地為當地人拍攝一組肖像,來呈現這個地區獨特的人文面貌。

之所以選擇波特蘭,不僅因為它是俄勒岡州最大的城市。20世紀初,波特蘭是有組織犯罪與詐騙活動的重災區,一度被認為是全球最危險的港口城市之一。而到了1960年代,波特蘭一改往日惡名,以其自由的政治風氣成為美國青年亞文化運動的大本營。這種寬鬆的社會文化氛圍一直延續至今。圖為Nik Sin,演員/逃脫藝術家/娛樂主持

從這些多樣而古怪的肖像照片中,觀者可以看到波特蘭前市長、演員、富豪、社團領袖等當地名人,也能看到修女、郵差、脫衣舞女、朋克青年、穿孔愛好者等普通居民。圖為Jedediah Aaker,大鬍子酒保


科裡本選取特定的環境背景拍攝這些身份、處境與性格各不相同的人物,展現波特蘭市民參差百態的生活方式,使波特蘭這座現代都市呈現出更加豐富而多元的面貌。圖為Mary Kozlov,郵遞員

拍攝中,科裡本帶著租來的4X5大畫幅座機走近城市中形形色色的居民與社群,他發現這裡的人們都十分喜歡在波特蘭生活,而且個個都活得自我而自在,這一點給他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圖為音樂人Zia McCabe與女兒Matilda

科裡本要求每個被攝人物要為拍攝留出兩個小時的時間──用座機拍攝畢竟不同於快照,被攝人物在這兩小時裡會逐漸放下戒備,面對攝影師時變得不再緊張,以放鬆的狀態直視鏡頭。圖為Gayle Whitehurst,皇家玫瑰人協會首相

《波特蘭肖像》中的人物也許看起來有些古怪,但他們都過著獨特而精彩的生活。圖為Noah Mickens,演員

通過科裡本的照片,我們不僅能看到波特蘭市民多元的生活方式,體會到他們對生活的熱愛,也由此感受到波特蘭這座城市的慷慨與寬容。圖為Audrey與 Strommer,穿孔社團成員

圖為Sam Henry,鼓手

圖為Tres Shannon III,巫毒甜甜圈創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