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招揽人才,这些城市放出大招

毕业季来了,某某城市为了留下毕业生又出台了新政策的新闻屡见不鲜,各大城市使出浑身解数想要留下毕业生,你想去哪些城市?

今年的人才争夺战越演越烈,从2016年开始,深圳就开始了招揽人才的计划,去年,全国10多个城市开始加入到人才争夺战中,争先恐后地出台了人才引进政策,而在今年,甚至连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大城市都加入到人才争夺大战中。

这些人才引进的福利政策有多诱人?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五花八门的福利政策

北上广一线大城市虽然也加入了人才大战,但是先天的优势条件也让北上广“傲娇”地设置了人才的高门槛、高学历,意在吸引博士、知名学者等高端人才。

北京建立起优秀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

2018年3月21日,北京发布了的《人才引进管理办法》,符合条件的来北京工作的人员可快速办理引进手续,支持优秀创业团队引进人才,加大科技创新人才及科技创新服务人才引进力度,加大文化创意人才、体育人才、金融人才、国际交往人才引进力度,并且提供住房、子女教育和医疗保障服务。

上海: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人才发展环境

2018年3月16日,《上海加快实施人才高峰工程行动方案》提出,对于宇宙起源与天体观测、光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与计算机科学、脑科学与人工智能、航天航空、船舶海洋、大数据等13个领域的高峰人才,给予“本人及其家属、核心团队成员及其家属可以直接办理本市户籍”等优惠政策。

为了招揽人才,这些城市放出大招

广州:放宽放开重点群体落户

2018年1月广州开始放宽重点群体落户限制,适当放宽入户年龄要求,大力吸引高校毕业生、技工、职业院校毕业生和留学生归国人员等高层次、技能人才、创新创业人才、产业急需人才。

深圳:建立人才住房封闭流转机制

在深圳合法工作或者创业的,具有世界知名大学学士学位及以上的归国留学人才、外籍人才、港澳台专业人才及其配偶、子女,可在人才住房、医疗教育、社会保险、创新创业支持等方面,按有关规定享受市民待遇。

相比北上广深高门槛、对高校及学历的要求,新一线城市更加专注千万大学生,政策着力点放在毕业生最为关注的户口、住房、创业扶持的实际需求上,“零门槛落户”、购房租房优惠、现金补助等措施基本成为“标配”。

为了招揽人才,这些城市放出大招

加入争夺战的城市越来越多,提出的优惠政策五花八门,不断地冲击着人们的视线。对人们对城市选择关注的重点方面,针对性的出台了各种政策,例如大城市房价高,就房价在条件下打折,大城市落户难,就出台落户优惠政策。

二、为什么人才争夺战越演越烈

为了招揽人才,这些城市放出大招

根据官方的统计数据,2015年北京六区、上海城区常住人口均由正转负,2017年北京城六区常住人口再度同比下降3%。房价、就业、生活压力等各种因素之下,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已经不再是毕业生的首选了。

随着“新一线城市”的崛起和诸多人才吸引政策的持续出台,毕业后愿意留守在新一线城市的应届生越来越多。

在传统一线城市难以站稳脚跟,但是新一线城市陆陆续续出台优惠的政策拥抱人才,抢夺人才大战开始演变,新一线城市为了赢得人才争夺战的胜利,争先恐后出台了大量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的高校毕业生。

最早开启人才争夺战先声夺人的是深圳,深圳从2016年开始就大范围降低户籍门槛,以人才补贴、住房问题等含金量极高的筹码来招揽全国大学生,仅2016年就放开了50万户籍指标。

2017年,人才争夺战正式迎来了高潮,杭州以户籍为着力点,往届毕业生本科、大专、紧缺专业的学生,只要满足居住杭州1年并连续缴纳1年社保,即可落户。其中硕士以上可先落户后就业,同时硕士研究生每人2万住房保障,博士研究生每人3万。

在应届高学历毕业生补贴的基础上,余杭为引进的硕士、博士应届毕业生各增加3万元安家补贴,同时将对象拓宽到国内外著名高校、以及余杭区合作的高校应届生,符合条件的应届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到余杭工作分别可领最高4万、5万、6万的安家补贴。

武汉号召“留住百万大学、请回百万老校友”,正式公布涵盖安居落户、促进就业、支持创业、高效服务等领域的9项政策措施,支持大学生在武汉创业就业,确保实现“5年留住100万大学生”的目标。

吸引就业的条件都非常丰厚,尤其是提供人才安居保障方面,武汉计划每年建设和筹集50万平方米以上的人才公寓,5年内达到满足20万人租住需求的人才公寓总规模。毕业3年内的普通高校大学生,创业就业且家庭在本市无自有住房的,均可申请人才公寓,最长可租用至毕业3年期满。

这么多的优惠政策出台,各大新一线城市抢夺人才的成绩也很漂亮——BOSS直聘人才大数据显示,2017年,有61.7%的在新一线城市读书的高校毕业生选择留在当地工作,较2016年增长了7.6个百分点。

人才是城市发展的必要条件,新一线城市大规模招揽人才,北上广这样的传统一线大城市开始紧张,担心人才流失严重,所以也加入到了人才争夺战中,这才导致了人才争夺战越演越烈!

三、福利政策出台后效果如何?

2017年上半年,中国各大城市纷纷出台政策,吸引人才。那么,半年过去了,究竟谁的吸引力最大,人才净流入最多?

史上最激烈的今年的人才争夺战才开始不久,效果如何,我们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是我们可以从早就开始出台福利政策的地区看。

出台政策后半年后,某招聘网站发布了《2017年人岗争夺战及职场流动力大数据报告》,报告显示,在2017年上半年全国主要城市人才净流入率排名中,杭州以11.21%的人才净流入率位居榜首。深圳、成都居于全国第二、第三名,人才净流入率依次为5.65%、5.53%,留人魅力旗鼓相当。

为了招揽人才,这些城市放出大招

杭州市委组织部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杭州新接收应届高校毕业生7.93万名,其中硕士以上学历10003名,同比增长高达20.9%,引进海归人才4068名。

今年新一轮的人才争夺战中,各大城市出台的政策对青年就业者有多大的吸引力?年轻人选择就业城市时最看重哪些因素?

最近,南都民调中心专门针对年轻人选择的就业地做了一个调查,调查发现:

工资和发展前景是重要因素

本次调查问卷列出工作的条件、城市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城市综合竞争力等三个方面的因素,询问上述因素在受访者考虑就业城市时的重要程度。调查发现,相较于人才引进政策,受访者更看重工作的情况以及城市综合竞争力。

就具体因素而言,受访者最看重工资水平和工作上升空间和发展前景,认为其重要的比例分别为92.80%、91.88%。年龄越大的受访者越偏向认为工资水平重要,18-23岁的受访者中50%的人认为工资很重要,而23-35岁的受访者该比例超过60%。

户籍的吸引力不如住房保障

各大城市争先降低入户门槛、提供就业创业补贴、租房购房优惠、出台工资指导价、甚至连面试补贴都出现了,其中“落户”可以说是不少城市引进人才的“标配”。

但是,我们发现,在调查中,对受访者而言,落户优惠政策的吸引力虽然很大,但是明显低于住房保障或资助。

为了招揽人才,这些城市放出大招

天津“海河英才”行动发布后,排队落户的年轻人

其中,认为住房保障或资助重要的受访者占84.87%,而认为本人落户和配偶及未成年子女落户政策重要的比例分别为64.48%、69.08%。此外,在选择就业城市时,70 .57%的受访者认为一定的现金资助和补贴有重要吸引,同样高于落户的选择比例。

当然,对于不同地区的受访者而言,户籍的吸引力存在差异。对于家在北京的受访者而言,83.33%的人认为本人落户是重要的因素,其中66.6%的人认为很重要,显著高于其他城市。

房价与消费水平是重要因素

对于问卷中列出的城市软实力及硬条件,89.57%的受访者认为房价水平与消费水平是考虑留在该城市的重要因素,其次是基础设施配套与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和气候,分别占87.91%、82.19%。其中28-35岁的受访者对房价与消费水平、生态环境和气候等因素更加重视。

城市的软实力同样被青年就业者所看重,认为城市包容和开放性、城市宜居度以及公共文化服务程度重要的受访者分别占76.29%、71.68%、71.49%。此外,交通与区位优势也是68.08%的受访者重视的因素,尤其对于18-23岁的受访者,该比例达71.56%。

综合这些原因,近六成受访者就业时仍首选北上广深;此外,成都、杭州、武汉等“新一线城市”也是近五成受访者考虑的选项;总体来看,受访者考虑就业城市时最看重工资和发展前景,其次是房价、消费水平以及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等因素,各大城市力推的“落户”政策吸引力则一般。

为了招揽人才,这些城市放出大招

看来,近几年尽管“逃离北上广”现象愈演愈烈,但对于应届生来说,北上广深仍有其他城市所不可比拟的巨大吸引力。

逃离北上广 or 奔向北上广?你是哪一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