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推遲CDR 公司定位及估值的不確定性是主因?

小米推迟CDR 公司定位及估值的不确定性是主因?

6月21日,小米正式通過上市聆訊,每股發行區間在17到22港元,預計募集資金480億港元(約61.1億美元)。

與之前預估的估值相比,此次估值有所下調,預計為550億美元至700億美元。同時,小米推遲CDR。

CDR是指中國存託憑證(Chinese Depository Receipt,CDR),是指在境外(和中國香港)上市公司將部分已發行上市的股票託管在當地保管銀行,由中國境內的存託銀行發行、在境內A股市場上市、以人民幣交易結算、供國內投資者買賣的投資憑證,從而實現股票的異地買賣。

6月19日,小米官方發佈微博稱“公司經過反覆慎重研究,決定分步實施在香港和境內的上市計劃。小米集團將先在香港上市之後,再擇機通過發行CDR的方式在境內上市。為此,公司向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發起申請,推遲召開發審委會議審核本公司的CDR發行申請。”

證監會官網回應稱,尊重小米集團的選擇。

業內人士認為,小米推遲CDR,與一直下調的估值不無關係。

目前市場投資機構對於小米的估值從400億到700億美元的估值不等。之所以產生這種巨大差距,一個重要的爭議點是,小米到底是一家硬件公司還是一家互聯網公司。

雖然雷軍一直強調小米已經從手機硬件製造商發展為一家互聯網科技企業,但是始終難以消除外界的爭議。畢竟定位互聯網的估值與定位硬件廠商的估值差距太多。

6月14日,證監會官網更新了小米集團存託憑證(CDR)招股書。此次,小米首次披露了其發行CDR所對應的基礎股票佔CDR和港股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不低於7%,本次發行CDR所對應的基礎股份佔本次CDR和港股發行總規模(含老股發行規模)的比例不低於50%。

更新後的招股書顯示,本次CDR發行採用詢價的方式確定價格,CDR的發行將按照與港股孰低的原則定價,但最終發行數量以中國證監會核准的CDR發行規模為準。

根據這一定價原則,證監會要根據港股的估值來對CDR進行定價,從目前搖擺不定的估值來看,推遲CDR也就意味著小米的港股估值並未完全確定。

證監會在對小米那份達2萬字的第一次反饋意見中,著重提出要求其說明現階段定位為互聯網公司而非硬件公司是否準確。“請發行人結合公司主要產品、業務實質、收入佔比、利潤來源等,說明公司現階段定位為互聯網公司而非硬件公司是否準確。”

根據媒體報道,在小米進行路演時,高通、中移動、順豐、中投中財、國開裝備、保利、招商局的7家即時投資者簽約認購小米,接受700億美元的上線估值。

事實上,在證監會的反饋文件中,還有這樣的描述:請發行人結合公司互聯網獲客方式,除了通過硬件獲客,能否通過其他互聯網方式獲客、以及國內智能手機增長趨勢、滲透率等情況,說明未來互聯網變現的趨勢、業務增長空間、是否具備未來持續增長的能力。

分析人士稱,相比起對估值的爭論,投資者更應該關注證監會對小米CDR申報時所回覆的2.4萬字反饋意見,包括如何通過互聯網獲客,如何採用互聯網變現等等都是關注的重點。

2018-06-2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