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话:哥东弟西,老三出去,有道理吗,你觉得公平吗

农村的老话有很多,大都是农人们在生产和劳动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旨在分享给后辈,让后辈们少走弯路。有些老话在当时的环境下很有说服力,但是放到今天就未必合适了。比如农村老话,哥东弟西,老三出去。

因为在过去的农村,家里人将儿子看的十分重要,主要受重男轻女的思想的影响,可是有的家庭儿子不仅仅一个,有好几个,这时候就比较麻烦了。一个家庭的财产是有限的,儿子多,那么分家的时候怎么分呢?这是一个问题,因此就有了一句老话,哥东弟西,老三出去,那么这老话说的有道理吗?你觉得公平吗?

农村老话:哥东弟西,老三出去,有道理吗,你觉得公平吗

在农村,算是传统吧,就是子女长大成人之后都要进行分家,因为分家之后就可以获得属于自己的宅基地和房屋,开启新的生活方式。而分家的时候父母就要考虑财产的划分问题,儿子分房子、分生活用具以及负责赡养老人的责任,女儿是要出嫁的,什么都不会分到,同样也不需要赡养老人。

其中分房子是最重要的部分了,过去的农村一般房屋建设都是正面朝南的主屋,主屋东西两端各有一个卧室,中间是两个客厅,然后东西方向分别有两个侧屋。分房子的时候就是按照老话“哥东弟西,老三出去”这一传统做法。长子分得东面的屋,视为主屋,次子居在西屋,如果家里面还有老三、老四或者更多的儿子,家里的房屋已经没有了,因此老三只能自己出去想办法。

农村老话:哥东弟西,老三出去,有道理吗,你觉得公平吗

当然了,过去的农村人之间是很看重情谊的,没有现代人那么势利,父母一般就会多分一些现金给老三,而哥哥们也会主动帮助弟弟盖新房。笔者的父亲就是家里的小儿子,农村的老房子就是父亲的哥哥和嫂子出钱帮着盖好的。

现在人可能会说,这是不是不太公平,都是父母的孩子,凭什么老大就可以获得最好的。因为过去的农村家里的长子能顶半边天,分到东屋也是理所应当,从古代开始,长子的地位就一直被推崇,就像皇宫里面的嫡长子继承制一样,因儿子太多,必须要建立一种制度来规范,不然就要乱套了。家里的财产就那么多,没有办法顾及到所有人。

农村老话:哥东弟西,老三出去,有道理吗,你觉得公平吗

农民们按照老话,哥东弟西,老三出去,这样的做法来分户,笔者以为并不正确。老大虽然是家里面的长子,但是年纪大其实不正是意味着长大成人了,有了独立的能力,生存能力也更强,按理说老大出去才是合适的选择。而老三年纪小,还没有社会经验就要分户出去,以后要如何生活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