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們辯不贏敵國使臣,皇帝:找個文盲對付他,結果辯倒敵使

早在春秋戰國的時候,中國歷史上就出現了很多很有辯才的大臣。其中,比較著名的可能就是蘇秦、張儀。他們用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為自己的國家爭得了,一些利益。沒有費一絲一毫的兵力,可以說是這方面很厲害的人物。到了宋代的時候。趙匡胤卻出其不意,用一個文盲去當使者,結果卻取得了出其不意的效果。

大臣們辯不贏敵國使臣,皇帝:找個文盲對付他,結果辯倒敵使

當時宋代想要攻打南方的南唐,李後主就派出了徐鉉這個人,來出使北宋。因為徐鉉這個人十分的有學問,名氣很大,宋代就沒有人敢主動請纓和他對戰。趙匡胤就很鬱悶,於是他就讓自己的宰相,找了十個侍者過來。這十個侍者都是目不識丁的奴才。丞相把他們十個人的名字寫在紙上,趙匡胤就隨便勾選了一個去和徐鉉談判。被選中的這個人心裡就在犯嘀咕,我什麼也不知道,為什麼皇上會派我去完成這件大事情?最後他把徐鉉接到了,徐鉉這個大學者,一看對方來人了,就想表現一下自己的才能。於是就引經據典,議論時政,滔滔不絕的講了很久。不過看著旁邊兒來接他的這個人,一點表情也沒有,心裡就打了退堂鼓,莫非這個人有一些很大的來頭才能如此穩重。就在接下來的幾個行程當中,徐鉉一直在跟這個侍者講,但是這個侍者還是那一副表情。經過這幾天的沉澱,是誰也不想再說話了,也沒有再繼續發表他的言論。很多有學問的大臣都辯不贏的徐鉉,就這樣被一個普通的侍者給打敗了。後來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南唐被宋軍所破。當時,宋軍打到長江的時候,李後主竟然還在和自己的大臣們飲酒作樂,這樣的君主怎麼會治理好國家呢。

大臣們辯不贏敵國使臣,皇帝:找個文盲對付他,結果辯倒敵使

當然,其實這也是一個偶然的情況,徐鉉是南唐名氣很大的一個學者,他少年成名,在十歲的時候就能寫得一手好文章。甚至於後來徐玄寒參與修訂了“說文解字”,還有“文苑英華”這兩部書。當時他還和兩位姓徐的人並稱為“三徐”。所以在文學上是有很大的成就的所以李後主才會派他來,參加這場辯論。不過即使你學問再高,碰到一個什麼也不懂的人,那你就沒有辦法來施展了。

大臣們辯不贏敵國使臣,皇帝:找個文盲對付他,結果辯倒敵使

從這方面也能看出,趙匡胤這個人的確是讀足智多謀。

大臣們辯不贏敵國使臣,皇帝:找個文盲對付他,結果辯倒敵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