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不富,選對路——看陽高古城鎮如何立體化產業扶貧拔“窮根”

盤點山西省陽高縣古城鎮貧困戶邵財去年的收入時,大夥“算”出了一片笑聲:老倆口1.4萬多元的收入中,代養4頭黑土豬收入4000元,一份金融貸款養豬股份分紅3000元,光伏發電分紅1000元……產業扶貧帶來的收入約佔到了老邵一年總收入的六成。據瞭解,古城鎮今年要整體摘掉貧困帽,靠的就是立體化培育產業發展,扶貧產業進田、駐企、入院、上屋;精準化落實產業幫扶,對每個貧困戶精準實施2-3項幫扶產業。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老鄉富不富,產業是支柱;支柱硬不硬,重在選對路。”鎮黨委書記閆東斌的一席話道出了古城鎮產業扶貧促脫貧“秘笈”。

鏡頭一:“借雞下蛋”蛋連蛋

步入位於古城鎮的山西合創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養殖專區,滿眼的西門塔爾牛在悠然自得地“長肉”,這些牛不僅是企業的寶貝,更是貧困戶的“銀行”。這是古城鎮拉動貧困戶脫貧的產業之一。

為什麼要選這條產業脫貧路?該鎮給出了答案:全鎮22個貧困村1770戶3789名貧困人口中,有將近一半人口“困”在勞力和技術上。即使把金山擺在他們眼前,也因沒體力和利器而“砍”不下丁點。而對這部分貧困戶的致富,鎮裡的思路是“傍大款”選產業,借雞生蛋!

山西合創集團全資子公司山西合創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固定資產近億元,形成集種、養、加、銷一體的產業鏈,是當地響噹噹的農業龍頭。古城鎮瞄上了這一“大款”,順著該企業的發展“道道”來注入產業,以此實現企業發展,貧困戶發財。雙方一拍即合,扶貧養牛業由此而生。

該鎮一次性投入扶貧資金235萬元,統一購置500斤左右的西門塔爾牛258頭,由該公司託養代管,一年為一養殖週期,一週期末一分紅:除了政府投入的產業本金和企業的飼養成本、管理費用外,所產生的純收入全部分紅到戶。紅利沒上限,卻有底線——669名貧困人口每人每年分紅不低於300元。貧困戶侯青去年兩口人600元的紅利就是由此而得。

風險企業擔,紅利可翻番,本金永遠在,項目持續轉。難怪群眾直誇“這個養牛業真是一本萬利的好產業”。

喜人的不僅是無勞力、無技術貧困戶,更引出了連環效應:

前幾年鎮村幹部最頭疼的是春季“滅火忙”,禁燒秸稈屢禁難止:此處撲滅彼處著,按下葫蘆浮起瓢。硬堵也堵不住,原因是沒渠道消化。現如今,誰都捨不得燒秸稈,拉到養牛場一畝玉米秸稈賣200元。僅此古城村3000畝地的玉米秸稈“廢變寶”,多了60萬多元附加值;每年牛場5000多人次的用工、40多萬元的務工收入又揣進了有勞力貧困戶的腰包;2000畝玉米不愁賣,可就地轉化進牛場;每年500多方的牛糞,成了村400棟大棚的好肥料,提了大棚作物的質,售價跟著高,又鼓了農民的包。

實踐啟示:如何為“兩無”貧困戶選準脫貧的好產業,古城鎮的成功之路是先選好經營主體,跟著經營主體定產業。而該鎮選擇經營主體的標準是“三有三能”,即有實力,能扛起風險;有情懷,能樂施好善;有業績,能把握市場。正因此,猶如把“產業存入銀行”,才有了一舉六得“蛋連蛋”的好效應。

鏡頭二:“屋頂產金”金生金

道賢村是去年古城村一塊295畝空地上“長”出的新村。漢代此處正是道人縣地,為留得鄉愁,學做鄉賢,道賢村名寓意由此而來。

新村一排排漂亮的宅院和醫、教、衛、養、體等一整體配套的公共設施,在所安置的600戶1124名貧困戶眼裡堪稱“人間天堂”。改善的不僅是人居環境,最吸引眼球的是1000多間住房的屋頂:近7000塊光伏發電板將鋪滿屋頂,其面積連起來近乎兩個國際標準足球場的面積。鎮長袁海軍說,屋頂光伏發電,節約的不僅是土地,附加的不僅是住宅冬暖夏涼的保障,更重要的產出了金,金又生了金。

這個移民新村的光伏發電產業怎麼會“金生金”式蝶變,隨著一番瞭解揭開了謎底:

該村的光伏發電扶貧項目資金有400萬元,滿打滿算僅能佔用200多間住房的屋頂。那村裡其餘近千間房頂任憑資源閒置?一道難題擺在了鎮黨委、政府的面前。

一番商討後,做出了決策:不能給多少錢辦多少事,而要辦多少事找多少錢。怎麼找?小資金黏合大資本!項目和一家能源有限公司“聯姻”後,產業投入由400萬元變成了1400萬元,全部投產後年發電量可達360萬千萬時,相當於一個7000戶規模村一年的村民用電量。

金從屋頂這樣產出:年發電259萬元的收益中,20萬元支付移民戶屋頂租賃費,增加了移民戶的收入。搬遷戶閆敏直感慨,“從沒想到搬過來後屋頂也值錢,3間房頂年能給掙600元。”53.5萬元分給了除五保戶以外的項目資金入股貧困戶,建檔立卡中的1200名貧困人口,年人均分紅446元,使其又多了一份產業收入;近26萬元用於運行維護費用,而這其中的相當一部分資金由承擔維護作業的務工貧困戶賺回家;近26萬元歸於新村集體收入,“再也不用因缺錢而為村裡的公益事業等、靠、要”。

屋頂產金不難理解,金又生金作何解釋?這又歸功於項目資金的黏合效應:收益分配後,該公司自願將年收益的20%近27萬元資金返還給鎮政府,鎮政府作為扶貧基金再投入到邊緣戶、易返貧戶的產業發展上。分管脫貧攻堅的鎮幹部張憲說,原來貧困困在資金,今後發展產業年年都有可靠的資本積累,有本就有利,這就是金生金。

實踐啟示:產業扶貧給多少錢辦多少事,無可厚非。但如何追求產業效益的最大化,值得思考。古城鎮發揮有限扶貧資金的黏合作用,用小資金撬動大效益的做法,雖不是新鮮事物,但彰顯的是其產業項目運作背後的責任心。幹部扶貧全心全意地盡了責,項目成效就會滿盆滿缽地溢出來。

鏡頭三:“多元創利”利滾利

古城鎮寺塔村農民高明國做夢也沒想到,地還是那塊地,種的都是谷,收入卻兩重天。新品種讓他開了眼界:沒見過這穀子一苗結5個穗,也沒想到這種谷產量是原產量的3倍。引種新品種,使用新技術,產品有機化,去年讓高明國的3畝薄田多收了900多斤,也多賺了1260元錢。這更堅定了古城鎮的又一產業脫貧路:有機旱作農業。順勢而為,今年該鎮每人每畝205元的補貼激勵政策出臺後,因勢利導出了井噴效應:一組摸底統計數字顯示,今年全鎮靠種植張雜谷、綠豆促增收的貧困戶淨增加了1209戶3387畝。顯然,根治像寺塔村這樣因地薄水缺而致貧的難題,農民認準了鎮裡給選好的路,依靠科技從農產品的“質”與“量”上謀紅利。

道賢移民新村,400處院落將變果園:家家戶戶庭院要栽種4棵杏樹或4棵葡萄。產業實施後的成效是:綠了庭院,鼓了腰包。初步測算,發展庭院經濟戶均增收1000元,為搬遷後穩得住又上了份保險。

一家炒肉,街巷飄香。小時候味道的豬肉不是隻能回味,古老畜品種的馬身豬養殖公司就在古城鎮,銷售終端設在北京,肉價一度時期炒到了每斤四五十元。古城鎮瞅準了這一脫貧的好產業,政府當紅娘,貧困戶“遇”上了養殖公司,就有了他們的後來:豬自你處來,我來管育肥,產品回收後,工資拿過來。一句話,互惠互利。總算賬,半年時光,代養黑土豬的貧困戶人均增收1000元。

立足周邊蘋果種植的空白,該鎮栽下了1000畝寒富蘋果的產業搖錢樹,達到了全鎮貧困戶戶均1畝經濟林。進入盛果期後,項目涉及的570戶貧困戶僅此年人均收入可達3500元。今年該鎮將在林下套種板藍根,1051名貧困人口為此當年可增收750元。“一塊地利連利,長遠利眼前利;合力攻堅拔窮皮,對此怎能不喜泣”。村裡的文化人高明星現場“口占一絕”引來的不光是爽朗的笑聲,更是貧困戶的心聲。

在古城鎮,抓產業扶貧多元創利促脫貧的例子多不勝舉:即將完工的100棟塑料移動大棚年產效益80萬元,正在建設的150棟光伏大棚年產效益400多萬元……這些扶貧產業的實施帶來了豐碩的現實紅利,催脹了貧困戶的腰包。產業扶貧富了口袋還不是最大的紅利,最大的紅利是產業成效催生出的強大內生動力,實現了以利創利。村民邵有靠產業脫貧後,自行把所代養黑土豬的4000元產業扶貧收入轉投到了養羊上,購置回的10只羊經過繁育育肥,僅此年收入可達上萬元,走上了利滾利年年翻的良性循環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