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遭多重嚴管!“雙隨機抽查”、“監督卡”同時進行

2017年和2018年都是監管年,央行對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嚴查一直未停止。第三方支付罰單的新聞也是屢見不鮮,繼2017年“雙隨機抽查”之後,央行又設置了“監督卡”制度,以此來加強對第三方支付機構的監管。

什麼是“雙隨機抽查”?

第三方支付遭多重嚴管!“雙隨機抽查”、“監督卡”同時進行

所謂“雙隨機抽查”就是在監管的過程當中通過搖號的方式來隨機抽取檢查的對象,其抽查的對象是從市場主體名錄庫當中抽取,從執法檢查人員名錄庫中隨機選派執法檢查人員。也就是說通過隨機抽取的方式抽取要檢查的對象和執法檢查人員。以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來進行檢查。

“雙隨機抽查”的優勢是什麼?

第三方支付遭多重嚴管!“雙隨機抽查”、“監督卡”同時進行

據瞭解,“雙隨機抽查”這個制度從2015年就已經開始推行,在2017年“雙隨機抽查”一詞就入選了“2017年中國支付行業十大關鍵詞”。可見其熱度之高。“雙隨機抽查”制度可以大大壓縮監管部門和市場雙向尋租的空間 ,降低了“監管俘獲”發生幾率。監管機構人員不能選擇性執法,第三方支付機構也不會再心存僥倖、違規冒險。

央行下發的“監督卡”又是什麼?

第三方支付遭多重嚴管!“雙隨機抽查”、“監督卡”同時進行

人民銀行下發《廉政監督卡實施辦法》,其列出了10項檢查人員必須嚴格遵守或禁止的規定,還公佈了監督舉報電話和監督電子郵箱。在監管執法前領取由該行紀委加蓋公章並統一編號的廉政監督卡,裝入事先已貼好郵票和郵寄地的信封。檢查時,工作人員將裝有廉政監督卡的信封交被檢查單位並詳細說明監督卡填寫要求和檢查期間廉潔紀律情況。

下發“監督卡”又有何意義?

加強對執法檢查的全程監督,確保工作人員廉潔、公正執法,為工作人員廉潔執法戴上“緊箍咒”。讓檢查人員越不敢權力尋租,嚴格執法。

監管的加強 對第三方支付有何影響?

第三方支付遭多重嚴管!“雙隨機抽查”、“監督卡”同時進行

其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提高了支付賬戶的開立門檻。

2.對支付賬戶的交易額度進行分檔監管,超過限額的交易須通過銀行賬戶支付,這會將消費者引導至其他支付方式,使得在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沉澱資金減少,資金將重回銀行渠道。

3.第三方支付平臺價值降低。

第三方支付遭多重嚴管!“雙隨機抽查”、“監督卡”同時進行

總得來說,規範網絡支付業務,加強第三方支付的監管,可以有效控制風險隱患,保障個人客戶的資金安全。未來,第三方支付機構應迴歸其支付結算業務的本源,在保障客戶資金安全和支付便捷性方面兼顧平衡發展。

(標題:央行監管加強:“雙隨機抽查”之後,又下發“監督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