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折戟、股價暴跌” 資本市場的危機公關沒做到位?

尼克松曾說:“三份不友好的報紙比一千把刺刀更可怕”,足見輿論宣傳引導的作用之大。近期,因“崔馮之爭”、“實際控制人減持股票”等原因,華誼兄弟正面臨著“股價嚴重下挫、市值蒸發數十億”等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公關危機。

這給上市企業提出疑問:資本市場的危機公關究竟怎麼做才能穩住市值?

資本市場公關危機此起彼伏

近年來,國內資本市場頻頻曝出上市公司負面消息,如樂視網賈躍亭嚴重失信被列入老賴名單,葵花葯業家族一股獨大、“療效不看看廣告”等。此外,上市公司股東的危機事件同樣也會引發上市公司公關危機,如陰陽合同、偷稅漏稅等事件導致影視板塊股價嚴重下挫。

上市公司作為資本市場發展的基石,其股價走勢與公司輿論等基本面息息相關。而在自媒體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輿論傳播模式正悄然改變。如今,縱使微不足道的公司輿論經傳播後也會產生巨大的裂變效果。正因如此,資本市場公關危機“此起彼伏”。

危機爆發源頭及媒體關注點呈現多樣化趨勢

多數企業欲通過上市融資進一步發展,最終走上一條“資本帶動企業發展-企業發展帶來股價表現優異-股票市值不斷壯大”的良性發展之路。擬上市公司從預披露到上會、發行、掛牌上市,無時不刻成為公眾媒體關注的焦點。

公關危機處理專家、深圳市彭博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簡稱“彭博投顧”)總經理周孋表示,“企業上市過程中,各方面都受到嚴格監控,任何一條負面信息或事件,都可能被無限放大,形成‘多米諾骨牌’效應。”

據彭博投顧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5月,共有42家新股完成發行,上會企業107家,均被媒體關注併發布敏感信息,敏感信息覆蓋率達100%。

擬上市公司公關危機如影隨形,且具有意外性、聚焦性、破壞性和持續性的特點,其爆發源頭及媒體關注點呈現多樣化趨勢,如不在最短時間內平息,可能會導致企業在資本市場上折戟。

據彭博投顧統計,針對擬上市企業,財務數據和生產經營仍然是媒體敏感報道關注的熱點,而募投項目、財務數據及持續盈利能力等方面仍舊是媒體敏感報道主要關注範圍。此外,從近期危機爆發的源頭來看,主要源於經銷商、合作方以及競爭對手的爆料、舉報,法律訴訟和陳年舊案也可能導致媒體危機爆發。

“上市折戟、股價暴跌” 資本市場的危機公關沒做到位?

建立長效的危機公關處理與預警機制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企業上市過程通常需要1-3年,且成功上市後,由於企業受關注程度高,更容易出現公關危機。一直以來,上市公司依靠傳統的公關公司,對危機的處理侷限於媒體負面信息處理、大量發佈積極正面軟文稿件等方式。

作為國內專注於IPO財經公關、投資者關係管理等服務的優勢企業,彭博投顧深諳資本市場危機公關處理之道,在應對資本市場危機公關問題上,擁有一套長效的危機公關預警與處理機制以及規範的服務流程。

周孋表示,“彭博投顧為數十家IPO企業及上市公司提供服務,在資本市場危機公關處理方面,擁有較為豐富的經驗。我們認為,危機公關處理主要遵循六大程序:首先是要第一時間瞭解輿論事實,接著就是及時分析情況確立對策、安撫公眾緩和對抗。同時,聯絡媒體主導輿論(消除信息不對稱填補信息真空)、多方溝通迅速化解多方矛盾,這也是彭博投顧的一大優勢。目前,我們已經與國內主流財經媒體建立長期合作關係,擁有強大的媒體資源庫。最後,危機公關處理最不可或缺的是高執行力,彭博投顧擁有專業的人才和豐富的經驗,藉助先進的內部工作程序,在處理危機公關方面能做到果斷、快速、及時。”

企業進入到資本市場,常常發生突發性負面事件。處理突發事件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直面危機、主動澄清,及時披露真實信息,並開展媒體正面宣傳和引導,藉助媒體輿論的力量樹立良好的社會公眾公司形象,唯有如此,才是最大限度防止危機發生的關鍵。目前,A股市場很多上市公司在危機處理、媒體管理等方面已經不能適應目前的全媒體形勢,建立長期、靈活、有效的科學危機處理機制勢在必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