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问刘伯温明朝国祚,答曰:万子万孙,结果大明亡于万历之孙

据说大明王朝刚建立不久,出生贫寒的朱元璋虽尝遍了山珍海味,却仍旧保持着一种独特的口味——吃烧饼。一日,朱元璋正在吃烧饼时突闻诚意伯刘伯温觐见,这刘伯温素以精通“象、数、理、占”等玄理、能预测吉凶而闻名于世,曾为朱元璋西平江汉、东定吴会、北伐中原、一统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朱元璋赞他“可谓贤智者也,如诸葛亮、王猛,独能当之。”

朱元璋问刘伯温明朝国祚,答曰:万子万孙,结果大明亡于万历之孙

朱元璋见到刘伯温后突然心血来潮,将吃了一口的烧饼用碗盖住,然后问道:“先生深明数理,可知碗中是何物件?”只见刘伯温闭着双眼掐指一算,回答道:“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此食物也。”朱元璋听后不得不叹服,随后他突然又想到何不乘此机会让刘伯温算一下大明国运?于是他又神情严肃地问道:“天下之事若何?朱家天下长享否?”。

朱元璋问刘伯温明朝国祚,答曰:万子万孙,结果大明亡于万历之孙

朱元璋可是历代皇帝中“一言不合就杀头”的典范,刘伯温在这个问题上若稍有不慎便随时可能人头落地,于是他赶紧答道:“我皇万子万孙,何须问哉!”朱元璋何等聪明之人,他知道刘伯温是在忽悠自己,又仅仅追问“虽然自古兴亡原注定,况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惟有德者能享之,言之何妨,试略言之。”于是君臣二人一问一答留下了后世所称的《烧饼歌》。

朱元璋问刘伯温明朝国祚,答曰:万子万孙,结果大明亡于万历之孙

虽然关于《烧饼歌》的真伪历来争议不断,但是刘伯温的神机妙算却是为后人所确信无疑的,甚至有人指出刘伯温早已预知了大明王朝的国运,他对朱元璋所说的“万子万孙”也并非是蒙蔽圣听之言,只是他用的是双关语,“万子万孙”的另一层意思是“万历子孙”,于是大明王朝果然亡于万历帝的孙子崇祯帝之手。据传闻,刘伯温曾留下一份密件藏于北京紫禁城的密室,他曾嘱咐朱元璋将其代代相传,非到大变故不得开启,这份密件一直传到崇祯帝手里。

朱元璋问刘伯温明朝国祚,答曰:万子万孙,结果大明亡于万历之孙

1644年,大明王朝内忧外患,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随后北上直指北京,坐困愁城的崇祯帝终于开启了那个尘封了200多年的密室,只见密室中有一柜,开柜取出密件后里面依次有三幅图。第一幅画的是文武百官数千人,却将官帽拿在手中,披发乱走,崇祯不解其意而问身边太监,太监回答:“或恐官多法乱”,崇祯不语,接着打开了第二幅画。

朱元璋问刘伯温明朝国祚,答曰:万子万孙,结果大明亡于万历之孙

第二幅画的是士兵倒戈弃甲,穷民负镪而奔逃,崇祯又问,太监答道:“想是军民背叛也。”崇祯勃然变色,紧接着又打开第三幅画,只见其中仅有一人,身穿白色睡袍,光着右脚,左脚穿着鞋袜,披散着头发,悬在半空,崇祯定睛一看这画上人物活脱脱就是自己,吓得当即瘫坐地上,这次他没有再问画中的含义,问了怕是也没有人敢回答他的问题。

朱元璋问刘伯温明朝国祚,答曰:万子万孙,结果大明亡于万历之孙

这则传闻出自明末《再生纪略》的作者陈济生之口,他声称这是自己客居国丈嘉定伯府时听大内太监传出的消息。当然,这种种传闻多是后人甚至是后来的统治者托刘伯温之言宣示:明朝的灭亡不是李自成或者大清亡的,而是其天命已尽。天命论,虽是中国古代封建帝制时代产生的一大政治神话,但从某种角度来看,大明帝国的灭亡确实多多少少与天命相关。

朱元璋问刘伯温明朝国祚,答曰:万子万孙,结果大明亡于万历之孙

据现代学者研究发现,明末刚好处于中国气候史上的一个小冰河期,反常的气候导致农作物大规模歉收,百姓因吃不上饭而造反,撼动了帝国的根基。同时,据《花村谈往》记载当时北京流行一种名为“疙瘩瘟”的瘟疫,后人推测这很可能是通过跳蚤传播的肺鼠疫,也可以说是跳蚤灭亡了大明帝国,按天命论来讲大明帝国的“天命”是由上天派来的跳蚤终结的!

朱元璋问刘伯温明朝国祚,答曰:万子万孙,结果大明亡于万历之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