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数字货币探秘之旅

今天网络上的一则消息,引起了我的注意:

随着加密货币广泛流行起来,各国央行也在认真地考虑发行他们自己的数字货币。与此同时央行对数字货币是否会影响金融稳定有些许担心。瑞士国家银行的政府官员Thomas Moser说,他认为一场等待游戏正在进行,每个人都在等待其他人先行动。虽然发行数字货币对央行有一些好处,但是也可能使他们处于更大的风险之中。

然而早在2014年,中国央行就启动了对数字货币的研究,成立了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专门研究小组,论证央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可行性。在2018年3月28日,人民银行召开2018年全国货币金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指出,“稳步推进央行数字货币研发。”由此可见,中国很可能成为第一个发行国家主权数字货币的国家!

有人说,委内瑞拉不是发行了国家数字货币吗?No,委内瑞拉发行的是基于石油储备的数字货币,并不是国家主权数字货币,我们有必要理清一个概念,什么是国家主权数字货币?

国家数字货币,是由国家发行的,以国家现实法币为基础的一种电子数据形态的货币。

用白话解释就是,以后国家发行的人民币纸币将会逐渐推出历史舞台,我们可以大胆做出假设五年之后,小学生就不需要学习识别5角、1元、10元这些纸币了,因为它们统统变成了手机APP里面显示的一个数字,数字化支付将比今天更流行。

那么国家为什么要发行国家主权数字货币呢?这里面的原因还真不少,接下来我替你逐条讲解。先列个大纲,我从下面4点为你讲解。

第一,央行的货币政策的作用。

第二,央行发行数字法币的好处。

第三,央行数字货币与虚拟货币的不同?

第四,央行数字货币可能给我们普通人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这一篇我将主要为你讲述第一条,明天继续讲解第二条和第三条。

第一篇 央行货币政策的作用


很多小伙伴们可能还记得,比特币曾经遭受政府封杀,因为政府看到这个新事物出现会担心“此物一出天下反”。因为比特币在早期被信仰者推崇为取代法币地位的全球货币。这种说法虽然现在不那么常见了,但是仍然有大部分的比特币信仰者,拿哈耶克的《货币的非国家化一书》为理论基础,想要为比特币奠定“数字黄金”这一地位。

这还了得了?比特币是非政府组织发行的,总量限定,价格波动大,最主要的是不受任何主权控制,不能对其采取任何货币政策!

什么是货币政策,今天我们只探讨狭义的货币政策!

狭义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

目前,各国为了实现经济和金融稳定,通过各国央行推行尽量合理的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适度干预,所以说各国央行所谓的货币政策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政府干预经济的行为。

我国央行实行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有:

 第一,控制货币发行。中央银行可以掌握资金来源,作为控制商业银行信贷活动的基础;中央银行可以利用货币发行权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俗称“印钞机”!普通增发的目的有三:1.外汇市场交易。2.发行国债、缓解财政压力。3.替代破损钱币。超发货币会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如委内瑞拉,通胀率达到652.67%。我国的通胀率从全球来看并不算严重,参考“好金贵”网站2017年数据,2017年的通胀率为1.766%,美国是2.106%,这是官方的数据,也有专家说这个数据不真实,我们先不讨论这些。

 第二,推行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通过它的公开市场业务,在金融市场上购买或者卖出政府债券,起到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起到调节经济的作用。如果经济过热,流通中的货币过多,则卖出国债,收回货币。反之,买回国债发放货币。

 第三,改变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准备金率,据以控制商业银行贷款、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中国央行今年刚刚实行了第二次降准,所谓“降准”就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意思。顾名思义,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的比例下降,可以贷出的比例增多。意味着流通中的货币增多,提供给企业的贷款就会增多,这是政府拉动经济的一项手段。但是并不是一直有效,经济不好的时候银行仍然不会增加贷款。

 第四,调整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将贴现后的票据再拿给中央银行贴现时的扣息依据。这个说白了就是商业银行找央行贷款的利率,只不过是把票据卖给央行拿到现金。

中国的数字货币探秘之旅

图片上很清晰的说出当中的利益关系

公开市场操作、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和调整再贴现率号称是央行调整货币的三大法宝。

因为文章主旨不专注于金融小知识,就不具体展开了,想了解这方面金融知识的朋友,推荐一篇文章:一张图了解央行政策三件武器——存款准备金率,以及网络上可以搜索到海量这样的文章。

那么有了这三大法宝,经济就能正常运行吗?非也,遇上经济不景气或者经济危机,这几个方法的作用也不大。具体情况要做具体分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