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在婚姻里要学会“忍”, 但一定要忍的有价值

女人在婚姻里要学会“忍”, 但一定要忍的有价值

女人在婚姻里要学会“忍”, 但一定要忍的有价值

小潘·情感美文系列

01

婚姻不是一个人的婚姻,不是一个人就能在舞台上跳出来的独舞,它该是一曲探戈,双方会分离,最终却又拥抱在一起。

老家有个长我十岁的远亲姐姐,一出生身体就不好,从小就被周围的亲戚朋友说以后只能嫁个老实人照顾自己一辈子。

别人这么说,她也就信了。

姐姐二十岁的时候嫁给了姐夫,第二年就生了个儿子。按老家的说法,姐姐有丈夫依靠,有儿子傍身,已经是十分幸福了。

可结婚第三年,姐夫就开始打骂姐姐,嫌弃姐姐身体不好,还在外面找女人,就算挣了钱也从来没往家里拿过,姐姐带着孩子,守着家里那几块地艰苦度日。

她不敢反抗,甚至觉得自己不该反抗。因为所有的人都在告诉她她该知足,都告诉她她很幸福。

姐姐总以为她才是姐夫领了结婚证的妻,等姐夫在外面玩累了之后总会回家。所以她一直在忍让姐夫的无理要求,一步又一步的退让。

结婚第九年,姐夫带着另一个女人回了家,要跟姐姐离婚这件事闹得大家都知晓。

姐姐当然不同意,她又哭又闹,但这个时候已经什么都不能挽留了。孩子被姐夫强行带走,她忍了又忍最终还是失去了她的依靠和依仗。

回老家的时候看到了这个姐姐,记忆里喜欢穿着花布裙子舍得给我买五毛钱糖果的瘦弱姑娘眼里已经失去了所有的光彩,头发斑白,看起来竟和一个老人无异。

女人在婚姻里要学会“忍”, 但一定要忍的有价值

02

这世上所有的苦头有一半都是不争不抢的后果,会哭的孩子才有糖吃,而缩在角落里不懂出击的人所得到的一切大多数都是施舍,和感情无关,就算什么也没得到,也都在意料之中。

婚姻里忍让不是错,但忍的没有原则和价值就是最荒唐的错。

爱有底线,婚姻也不能过界。

C嫁给丈夫老张的时候才十八岁,老张是家里的老二,上面有个大哥还有个掌握家中一切的大嫂。

很多人都不信,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南方农村的确还是过着家族制的生活,父母在不分家的思想贯穿了整个村子。

C十九岁那年生下长女,二十二岁又生下第二个女儿。这期间三年,因为第一胎没生下儿子C默默忍受了大嫂很多气。比如C很少能吃饱,寒冬腊月要去河边洗全家人的衣服,干的活也都是家里最苦最累的活。

丈夫和大哥一起出去工作,挣的钱也都交到家里一起生活,这些C从来没说过些什么。

三年里C一直在忍着,你若是问她为什么忍她也只会告诉你她没什么选择,她的丈夫孩子都在这,她要为了他们接受。

第二个女儿的出生让C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怀孕的时候因为C从未吃饱过,所以孩子也是又瘦又小。

孩子若有若无的呼吸让C欲哭无泪,就在C要对这个家失望透顶的时候,老张带着C和孩子跟大哥分了家。看到老张跪在母亲面前一脸坚定的时候C第一次意识到自己这三年来的忍让有了意义。

老张带着妻儿从村里走出来,无视别人说自己不孝顺的言语,来到离老家不远的县城,一个脚步一个印的把日子过活了起来。

女人在婚姻里要学会“忍”, 但一定要忍的有价值

03

六年后他们的儿子出生,二女儿的身体也越来越好,大女儿乖巧懂事,日子和和美美,C觉得自己这么多年吃过的所有苦受过的所有谩骂都值得了。

女人在婚姻里的忍让是要看丈夫的,若是丈夫对自己从骨子里瞧不起和不爱重,那一切的忍让都是一场空。

人之所以喜欢说退一步,那是因为退一步之后是海阔天空而不是万丈深渊。

在这个追求男女平等的社会,即使还未实现真正的性别平等,但女人已经不再是没有地位要在家从父,嫁人从夫了。连沙特女人都可以开车追求女性自我解放,我们还有什么资格让自己的心活在封建时代,全心全意为了一个人不求回报的存活。

女人不该再物化自我,将自己或是子宫看成一件物品视为丈夫的所有物,并且还自带嫁妆和工资想要一生一世的陪伴。

在当今社会,女人在婚姻里应该拥有自信,婚姻不该是无止境的付出和寡淡的生活,它应该是幸福又相互成长的。婚姻中忍让是家和的源头,但无止境的忍让也是家祸的源头。

没有价值的忍让就是对人生的自我贬低,忍气吞声的婚姻注定女人会遍体鳞伤。希望每个姑娘都可以一生为幸福而活,宽和却不抱怨,独立却不自卑,拥有独立的人格,可以不断地为了梦想和幸福奔跑,做最有价值的自己。

女人在婚姻里要学会“忍”, 但一定要忍的有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