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姆的认知目标分类

布鲁姆的认知目标分类

对于布鲁姆的认知目标分类这一知识点,在四川教师招聘的近两年内,出现的频率较高,且这部分内容对于备考的同学来说,是比较抽象的一个知识点,所以为了大家能更好地记忆并理解,今天我们对这一知识点进行剖析。

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以布鲁姆为代表的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在这个理论体系中,布鲁姆等人将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整体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心理运动等三大领域,并从实现各个领域的最终目标出发,确定了一系列目标序列。

布鲁姆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

① 识记:指对先前学习过的知识材料的记忆,包括具体事实、方法、过程、理论等的记忆,如记忆名词、事实、基本观念、原则等。

② 领会:指把握知识材料意义的能力。可以通过三种形式来表明对知识材料的领会,一是转换,即用自己的话或用与原先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所学的内容。二是解释,即对一项信息(如图表、数据等)加以说明或概述。三是推断,即预测发展的趋势。

③ 运用:指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包括概念、原理、方法和理论的应用。运用的能力以知道和领会为基础,是较高水平的理解。

④ 分析:指把复杂的知识整体分解为组成部分并理解各部分之间联系的能力。它包括部分的鉴别、部分之间关系的分析和对其中的组织结构的认识。例如,能区分因果关系,能识别识别史料中作者的观点或倾向等。分析代表了比运用更高的智力水平,因为它既要理解知识材料的内容,又要理解其结构。

⑤ 综合:指将所学知识的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知识整体。它包括发表一篇内容独特的演说或文章,拟定一项操作计划或概括出一套抽象关系。它所强调的是创造能力,即形成新的模式或结构的能力。

⑥ 评价:指对材料(如论文、观点、研究报告等)作价值判断的能力。它包括对材料的内在标准(如组织结构)或外在的标准(如某种学术观点)进行价值判断。例如,判断实验结论是否有充分的数据支持,或评价某篇文章的水平与价值。这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因为它要求超越原先的学习内容,综合多方面的知识并要基于明确的标准才能做出评价。

认知领域六层次目标的一些典型用词:

识记:说出…名称、背诵、辩认、回忆、指出等

领会:描述、解释、选择、区别、归纳、举例说明、列举等

应用:运用、计算、改变、说明、证明、利用等

分析:分类、比较、评论、猜测、举例说明、图示等

综合:编写、设计、提出、排列、组合、建立、形成、重写、归纳、总结等

评价:鉴别、讨论、评价、判断、总结、证明等

真题演练:

1.教师在编写教学目标时,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辨别所给的一段文字是否符合逻辑”,这属于布鲁姆认知目标中的( C )

A、知识水平 B、领会水平 C、分析水平 D、评价水平

2.教师在编写教学目标时,要求学生“概括出(孔乙已》的故事情节” 这属于布声姆认如目标中的( B )。

A.知识水平

B.领会水平

C.分析水平

D.评价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