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尿褲穿太久,當心對寶寶造成這4種傷害,寶媽可別偷懶

當初生孩子的時候,婆婆說:“現在又紙尿褲真好,寶寶不會尿床,房間也不會又一股尿騷味,也不用三天兩頭的洗被子。最重要的是不用洗尿布,方便多了。”確實如此,老一輩人雖然很勤快的把尿,但是寶寶難免會尿床,也會把粑粑弄衣服、被子上。現在的人估計想著這樣帶孩子都害怕,但是我們小時候父母就是這樣把我們帶大的。

紙尿褲穿太久,當心對寶寶造成這4種傷害,寶媽可別偷懶

現在有了紙尿褲是很方便,有些孩子甚至兩三歲還整天穿紙尿褲,秋冬季節還好,但是夏天,本來孩子的運動量就大,穿著紙尿褲得多熱。把屎把尿對孩子不好,但是到了一歲半之後,孩子到了自主排便的敏感期,他自己也能表達自己是否有尿,就應該把紙尿褲戒了,其實長時間穿紙尿褲對孩子是有一定傷害的。

紙尿褲穿太久,當心對寶寶造成這4種傷害,寶媽可別偷懶

1、延長入廁訓練時間

有研究發現,寶寶三歲後還在用紙尿褲,不利於鍛鍊膀胱蓄尿功能,很容易導致習慣性或懶惰性尿床,同時也不利於寶寶的行為養成。

當寶寶膀胱才能發育得能憋住尿了,並能聽懂大人的指示,會表達便意時,此時可以考慮訓練孩子自主大小便。這個年齡段一般在12-24月間,平均年齡在18個月。這個階段寶寶一般都能靈活坐、站、行走、蹲、起了,這說明他們的肌肉神經已有了一定的發育。從生理上看,他們開始能夠控制便便或尿液的“存”與“放”;從心理上看,寶寶不願再受紙尿褲的束縛,願意配合大人的指示到指定的地方大小便。

據此專家建議,寶寶適合穿紙尿褲到2歲,最晚不宜超過3歲。

紙尿褲穿太久,當心對寶寶造成這4種傷害,寶媽可別偷懶

2、起尿布疹

尿布疹是新生兒及嬰兒常見的疾病,主要原因是嬰兒尿布更換不及時或者尿布未清洗乾淨,在長時間接觸不潔尿布後新生兒及嬰兒皮膚出現局部紅腫,俗稱尿布疹。

光給寶寶換尿布還不夠,還得多洗屁股。道理很簡單,換乾淨的尿布,但屁股上還是髒的,當然容易得尿布疹。但需要提醒家長的是,洗的方式應儘量採用沖洗或用溼毛巾輕拍,不要用力擦拭,以免損傷寶寶皮膚。

一旦發現寶寶屁屁患有尿布疹,視病情嚴重程度而定,嚴重者看醫生,輕者可在家自行護理。首先建議用溫開水清潔,然後用乾毛巾吸乾,接下來暫時不要穿紙尿褲,最後等症狀消失的差不多了再穿。以後就要注意更換尿不溼的頻率了。

紙尿褲穿太久,當心對寶寶造成這4種傷害,寶媽可別偷懶

3、臍帶發炎

剛出生的寶寶肚子上還有未脫落的臍帶,為了避免碰觸對寶寶造成不必要的傷害,使用時刻將紙尿褲向內摺或向外翻,以免臍帶根部與紙尿褲摩擦,使皮膚磨破、發炎或出血。現在市面上還出現了特別為新生寶寶設計的肚臍凹型的紙尿褲,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紙尿褲對臍帯的摩擦。

紙尿褲穿太久,當心對寶寶造成這4種傷害,寶媽可別偷懶

紙尿褲方便了寶媽們,但是紙尿褲的選擇及使用不當,卻會對寶寶帶來一定的傷害。所以,在選擇紙尿褲方面,不能圖便宜去購買那些三無產品,最好選擇大品牌的棉面紙尿褲;在使用方面,應該勤換紙尿褲,每次更換要把屁屁清洗或者擦拭乾淨,保證屁屁的乾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