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創業教育貴在實戰化

很多學校的創業課,對學生來說最誘人的大概是能“過把總裁癮”了。賺了沒什麼可高興的,反正不過是“紙上富貴”;賠了也沒有什麼壓力,課程結束一切歸零。但這種皆大歡喜的創業課課堂,在重慶工商大學已經消失10多年了。在這所以商科為特色的高校,上創業課也要“自負盈虧”,實現創業課從“零風險”到“有風險”的轉變。

創業課堂如何有別於傳統課堂,既是老生常談,也是現實挑戰。創業教育必須立足於實踐,把基本狀態轉到實戰化上來,學生方能在激烈的市場大潮中練就過硬的本領。重慶工商大學一改以往脫離風險環境培養創業能力的做法,預設“學校出資或社會資本+學生經營”的適度風險情境,將創業課堂變成“創業現場”,讓在校大學生逐步感受到“適度風險”,著力培養和激活大學生的商科創業實踐能力,可圈可點。上創業課“自負盈虧”“適度風險”雖然不至於血本無歸,但通過一場場真刀實槍的市場化創業,讓尚未走出校門的大學生感受到什麼叫“商場如戰場”。賠了就賠了,賺了就賺了,再也不能“一笑了之”,有利於提升學生的風險駕馭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創業綜合能力。

創業貴在實戰化,也難在實戰化。“創業艱難百戰多”,每一個成功的創業者,無不是在血與火的戰鬥中“淬鍊”出來的。全面檢驗創業教育成效,用實踐的標尺量一量,一切問題就都變得簡單明朗。就創業教育而言,尤要明確創新創業教育不是運動式教育,要有系統設計和長遠謀劃,著眼於每個學生的科學發展,創造真刀真槍實打實的環境,走出紙上談兵誤區。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一切工作都必須堅持實效標準,杜絕創業課的花架子,擯棄與實效不成正比的教育方式,從根本上鼓勵和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才有更多未來成功創業的機會。

高校創業教育貴在實戰化

​過去我們常說,沒有金剛鑽,難攬瓷器活。從這個意義上講,在瞬時萬變的信息化時代,沒有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實踐是難以實現創業教育目的的。一個創業者能夠走多遠,關鍵看其基礎技能和綜合素養過不過硬,而實戰化的創業實踐是最基本的成長路徑。眼下,實戰化的創業教育如火如荼展開,實踐平臺由學生自主經營、自主決策、自負盈虧、自擔風險,立起了實踐實幹實效的鮮明導向,將進一步激發學生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全面提高學生創新創業的實戰能力。為了讓學生在創業創新的道路上“走得遠”,需要更多創業課立足崗位成長成才創設條件,實現創業課從“零風險”到“有風險”的轉變,努力開創創業教育新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