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采錄⑨|靜寧縣“三個帶頭人”風采錄

风采录⑨|静宁县“三个带头人”风采录

风采录⑨|静宁县“三个带头人”风采录
风采录⑨|静宁县“三个带头人”风采录

題記

风采录⑨|静宁县“三个带头人”风采录
风采录⑨|静宁县“三个带头人”风采录

為落實黨建統領“一強三創”行動,全面抓好脫貧攻堅骨幹隊伍建設,培育壯大農村黨組織帶頭人、黨員致富帶頭人和群眾致富帶頭人隊伍,用過硬的黨建統領推進扶貧開發和建設“五個靜寧”各項工作,靜寧縣委組織部將分期推送一批“三個帶頭人”典型事例,示範帶動普通黨員群眾共同發展,達到抓黨建、促脫貧的目的。

风采录⑨|静宁县“三个带头人”风采录
风采录⑨|静宁县“三个带头人”风采录风采录⑨|静宁县“三个带头人”风采录

黨組織致富帶頭人安明康

安明康,男,1981年出生,初中文化,三合鄉光華村下咀社一名普普通通的青年農民,他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頭腦靈活,勤鑽研、愛思考,喜歡接受新事物和新挑戰,村裡的年輕人在他的帶動下,積極學習各種養殖方面的新知識和新技能,將自己的養牛技術一步步提高。

村裡人在農閒時總喜歡聚在一起聊聊天,打打牌。安明康也開始找到自己一些要好的夥伴,和他們坐在一起談心,談當前的新形勢和眼下自己所處的實際情況,開導他們要學習一些養殖方面的新知識和新技能。

在他的帶動下,村裡的年輕人積極行動起來,鑽研一些養殖方面的書籍和報紙或者是到培訓室收看現代遠程教育關於農村方面的科教片,不斷提升自己的知識水平。

現在,安明康已經成了村裡人人知曉的養牛專家,他養的牛已經由原來的2頭擴展到了8頭,他還在繼續充實自己,計劃將來繼續壯大規模,爭取做一個新時代的養牛大戶。

安明康在農民中樹起一面致富帶頭旗,創先鋒爭優秀,是當地村民學習的好榜樣,作為下咀社的社長,他不僅養牛養的好,而且在平時的工作中也認真負責,組織群眾開展環境治理,植樹刷樹,他都能起到很好的帶頭作用。

接下來他將擴大養殖規模,大力發展養殖產業,拓寬增收渠道。他將更加努力學習,更加勤奮刻苦,腳踏實地,搶抓機遇,不放棄、不氣餒,用雙手和智慧創造更多的人生價值。

风采录⑨|静宁县“三个带头人”风采录风采录⑨|静宁县“三个带头人”风采录

黨員致富帶頭人張紅學

張紅學,男,現年45歲,家住城川鎮靳寺村四社。初中文化程度,靳寺村村委會主任,黨總支部委員。和城川的多數果農一樣,種植蘋果是他家的主要經濟收入。

2009年,在鎮幹部的帶領下,他們幾戶村民到外地學習大棚蔬菜種植經驗,準備在村裡種一些反季節蔬菜水果。因為沒有大棚種植經驗,他們還從外地請來了一位專業人士進行指導。然而,第一年的效益並不好。“雖然有人指導,但我們自己不懂,心裡沒底,一看到有蟲了,就趕緊打藥,結果很多菜不是被蟲吃了,而是被我們打藥打毀了。”張紅學說,有了第一年的教訓,他們不斷外出學習,掌握的種植技能越來越多,蔬菜的品質也越來越好。

在村民們的推選下,他如今也成了靳寺村的一名村幹部。“咱們農民要是還用那種傳統的種植模式肯定不行了,得增加種植作物的技術含量。”張紅學說,在逐漸富裕起來以後,他們幾戶村民又成立了蔬菜專業合作社,吸引農戶加入,把他們的收入從人均五千元增加到兩萬多元。“我一個人富起來不算富,大家一起富才是真的富。”張紅學說。在這期間,作為黨組織的一員,他充分發揮了組織帶頭人的作用,幫助更多的農戶一起脫貧致富。

风采录⑨|静宁县“三个带头人”风采录

群眾致富帶頭人:朱義和

朱義和,治平鄉陰坡村回鄉創業青年,靜寧縣特禽養殖第一人,在治平鄉陰坡村成立靜寧縣源野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目前合作社發展社員35名,按照“1+N”帶貧機制,由9名致富能力好的社員帶動26戶貧困戶社員,通過“個人帶群眾,群眾帶集體,集體帶社會”的方式,逐步擴大養殖規模,帶動更多群眾入社,推動特禽養殖區域化發展。

他在蘭州廣告行業做了二十多年,接觸的面廣,轉的地方多,增長了見識,積攢下了點錢,回鄉創業的念頭多次在他的腦海中閃現。有一次他去蘭州興隆山跟朋友聚會,看到農家樂一盤野山雞肉足足200多元,讓他萌發了養殖特禽、創業致富的念頭。一顆改變心,滿懷致富情,2018年元旦,年關將近,天氣清冷,他與同村一起做廣告的好友楊宏軍合夥,投資150萬元,陰坡村源野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在熱鬧的鞭炮聲中掛牌開業,建起我縣唯一一家從事特禽養殖的企業。

特禽養殖,技術先行。“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我也是響應國家政策,回到家鄉創業,咱們靜寧山美,蘋果美,環境好,非常適合特禽養殖”說到這兒,朱義和甩了甩手,一如返鄉的堅決。特禽養殖是個技術活,沒有技術支撐可不行,不能一味的蠻幹,他先後去陝西渭南,甘肅會寧、通渭多地實地考察學習孔雀、綠殼蛋雞、美國野山雞等特禽的養殖技術、發展前景和購銷渠道。為了保證特禽成活率,他特地聘請了武威黃羊鎮畜牧學校退休老教授,陰坡村本地人楊總華實地提供技術指導,從通渭、會寧養殖成功的廠子購買適宜雞苗,經過半年的養殖,他的養殖場裡還未出現雞苗死亡的情況。

“一個企業只有緊跟黨的政策,助力地方經濟發展,才能有生命力”。適逢農村“三變”改革春風吹佛而來,在治平鄉政府和村“兩委”的扶持下,他的合作社在陰坡村率先實施“三變”改革,按照“合作社+電子商務+家庭農場+種養殖大戶”的發展模式,聚合電子商務站點、家庭農場、養殖專業戶和種植大戶等優勢資源,將靜寧源野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打造成集蘋果種植、特禽養殖、特色農產品供應、物流運輸、網絡購銷為一體的產業化專業合作社。他心繫家鄉父老,按照“支部+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貧困戶)模式,通過流轉村集體15畝土地發展果園和林下養殖,為貧困戶免費發放綠殼蛋雞雞苗擴大養殖規模,既發展了自己,又壯大了村級集體經濟,幫助更多貧困戶脫貧致富。下一步,隨著合作社規模的逐年擴大,他要逐步發展採摘體驗、生態觀光、農家樂、體育賽事等運營項目,展現農村農家風情,吸引外地遊客度假旅遊,推進一、三產業融合發展,為推進鄉村振興探索一條新路子。

目前他已與本村部分貧困戶簽訂了養殖協議,第一批綠殼蛋雞苗已免費發放給貧困戶,由合作社技術人員免費提供養殖技術支持,在合法自願的前提下,貧困戶以種養殖技術入股合作社,通過務工和養殖實現農民變股東。朱義和講起“三變”頭頭是道,他為群眾算收入賬,引導群眾轉變觀念,發展多元經濟,幫助他們脫貧致富。“按照農戶每家養20只綠殼蛋雞,每隻年產蛋150-180枚,每個蛋合作社收購價1元左右,每隻雞收購價格80元左右,預計每戶可增加收入4600—5200元左右,以後我們會逐漸引進設備,自己孵化雞苗,進一步降低成本,適時提高收購價格,形成產業鏈,提高養殖農戶收入”。

合作社的發展前景和成效凸顯,綠殼雞蛋、野雞肉已遠銷蘭州等地,花大價錢引進的孔雀也開始產蛋,朱義和在收穫豐收喜悅的同時,也將喜悅畫在了更多人期盼的心底。“未來,我們將依託咱們靜寧優質蘋果的口碑和影響力,打造鄉村觀光旅遊項目,讓更多的人瞭解靜寧,瞭解治平”,說到這,朱義和爽朗的笑了。生活從不辜負努力的人,“群眾致富帶頭人”的力量將會催生更多的富裕之花,在治平這片大地上蔓延、盛放。

審核:馮東利

风采录⑨|静宁县“三个带头人”风采录
风采录⑨|静宁县“三个带头人”风采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