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雲EI智能體聯接物理世界,讓人工智能高而不貴

5G時代即將到來,新的技術革新必將對產業生態產生重大影響。作為信息產業的重要支柱,雲計算領域的競爭也將會更加激烈。

日前,中央國家機關2018年雲計算服務產品招標中,華為等三家公司中標,而最近一段時期以來,華為雲在一系列的項目中脫穎而出,展示了強勁的技術實力。整體來看,華為雲不僅在持續強化自身在政務雲市場的優勢,也同時在努力通過強大的研發實力重新劃定賽道,力圖實現全面超越。

華為雲EI智能體聯接物理世界,讓人工智能高而不貴

華為雲EI智能體將雲市場的競爭推上新賽道

華為雲BU總裁鄭葉來表示,我們今天可能不是最好的,但一定是進步最快的。確實,從這兩年的雲市場發展來看,華為雲的成長速度最快,配以強大的技術實力,正在打開越來越大的市場空間。藉著快速發展的契機,在本次華為雲中國行上,鄭葉來提出了華為雲EI智能體,讓雲計算市場的競爭進入到了自己的軌道。

按照華為的設計,華為雲EI智能體=智慧大腦+智能邊緣+聯接+行業智慧。華為雲EI智能體通過智慧大腦、智能邊緣平臺、無處不在的聯接、融合行業智慧,將物理世界的人與人、物與物、人與物的大數據綜合分析、回傳,將複雜物理世界的海量信息和行業智慧,經過華為雲EI智能體的計算分析反饋作用於物理世界,不僅基於歷史的統計,還是實時感知、互動和優化,從而真正實現智能世界。

可以看出,華為雲EI智能體除了智慧大腦,還有智能邊緣、以及萬物互聯的聯接。

開放底座技術支持,華為雲EI讓企業更加智能

幾年來,雲市場的快速發展,讓越來越多的AI技術得到應用。

華為雲EI首先聚焦解決自身問題,然後對外提供底座支持,工業智能體實踐得到了寶貴的經驗,也提供了充分的說服力,深圳交警+交通智能體更是展示了強大的能力。

同時,華為雲EI針對企業級市場,將各類AI單點技術與企業生產系統產生化學反應,讓企業更智能。隨著Cloud2.0時代到來,華為雲EI企業智能更多聚焦以AI技術使能企業發展(企業+AI),讓企業更智能。

比如,華為雲的深度學習服務基於系統軟硬件結合方案,將分佈式模型訓練時間從30天縮短至數小時,使針對企業特定場景的模型訓練數據需求大大降低。同時,內置大量基於開源數據集訓練好的模型,支持模式選擇自動化,免除了模型訓練的編程過程,大幅降低企業使用難度。傳統醫藥企業九州通在智能物流方面已經與華為雲深度合作,通過深度學習服務打造協同營銷平臺的圖像藥品搜索,真正實現需求到物流的打通。

憑藉多年來在企業級IT市場的行業經驗積累,以及強大的AI技術實力,開放華為自身應用AI的經驗和能力,華為雲更有可能在用AI使能企業的賽道上走的更遠。

強大的技術實力和研發能力是華為雲崛起的保障

華為是中國最突出的全球化科技企業,研發投入遙遙領先,其2017年研發創新投入達人民幣897億元,同比增長17.4%,約佔全年收入的14.9%。所以,華為雲有很強的技術支撐,無論是通信聯接,還是存儲容器,或者軟件積累,都在行業裡處在領先位置。

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華為雲市場新增上架應用872個,華為雲推出的雲服務器C3,計算性能優於業界15%,成為爆款雲服務。華為雲軟件開發服務DevCloud,已在線上擁有9萬名開發者。

5G時代是萬物互聯的時代,傳統雲服務的中心化特徵在很多物聯網領域並不適合。雲服務平臺將面臨著海量設備接入、海量數據、帶寬不夠和功耗過高等高難度挑戰,邊緣計算正在興起,華為在這方面早有技術儲備並推動行業聯盟建立。2016年年底,由華為、英特爾、ARM、中科院瀋陽自動化所、軟通動力等六家單位聯合發起的邊緣計算產業聯盟(ECC)正式成立,目前聯盟已經擴大到116家單位,邊緣計算也從集中於在行業數字化擴散到公有云服務。

作為全球最大的通信設備商,華為在5G時代擁有得天獨厚的近水樓臺優勢,藉助邊緣計算的興起,華為雲可以提供更新的解決方案,也擁有了在雲服務發展中更大的語權和影響力。

難得的是,華為雲能夠一直堅守邊界,上不做應用,下不碰數據,不做股權投資,與客戶一起成長,贏得未來。從歷史來看,這既是華為的企業基因,也是華為雲未來發展的基石。

綜合起來看,解決複雜物理世界問題,僅僅大腦是不夠的,華為雲提出的EI智能體能夠幫助物理世界的上雲數據化,打破數據孤島,全聯接構建各個智能體,實現智能世界。正如鄭葉來所說,華為雲致力於普惠AI,讓人工智能高而不貴,打造“用得起、用得好、用得放心”的人工智能平臺,變換賽道,用自己的節奏超車,這就是華為雲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