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民謠都聽鮑勃·迪倫,汪峰也曾出專輯向他致敬!

2011年,美國民謠歌手鮑勃·迪倫分別在北京、上海、臺北開展了他的首次中國巡演。無數人用“朝聖”來形容那次美好的相逢。

2018年鮑勃·迪倫再次來到中國香港,展開他的演出,音樂圈一度沸騰。

為什麼會有人花費不菲去看一位70多歲老頭的演出、又為什麼有人評價他是“破銅鑼嗓”、就連汪峰的專輯都要向他致敬……他的音樂作品又有哪些適合我們聽呢?

為什麼民謠都聽鮑勃·迪倫,汪峰也曾出專輯向他致敬!

鮑勃·迪倫是誰

鮑勃·迪倫是一位美國搖滾、民謠藝術家。演奏時,脖子上還會掛一個布魯斯口琴。

鄭鈞評價迪倫:“他讓音樂真正變成表達人生觀和態度的一個工具。”

少年時期的迪倫便展示出了他超高的音樂天賦,10歲時迪倫自學了吉它、鋼琴、口琴等樂器。高中時,他就加入了一個小型搖滾樂隊,並組織過一場小型的演出。

大學時期,他開始使用藝名鮑勃·迪倫。對於全世界樂迷來說,他像一個傳說一樣存在著。

為什麼民謠都聽鮑勃·迪倫,汪峰也曾出專輯向他致敬!

為什麼民謠都聽鮑勃·迪倫,汪峰也曾出專輯向他致敬!

I was so much older then,

I'm younger than that now.

昔日我曾如此蒼老,

如今才是風華正茂。

天生的遊吟詩人鮑勃·迪倫

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那個聽廣播、聽卡帶的年代,中國學生通過英語教材有聲讀物,第一次聽到了著名的《Blowing in the wind》,中譯叫《答案在風中飄》,算是接觸到了鮑勃·迪倫。

這首歌的句式,後來還成為一個經典,類似我們現在的網絡流行語。比如汪峰2009年發行的一張專輯就叫《信仰在空中飄揚》。

為什麼民謠都聽鮑勃·迪倫,汪峰也曾出專輯向他致敬!

為什麼民謠都聽鮑勃·迪倫,汪峰也曾出專輯向他致敬!

有人會問了,汪峰是搖滾歌手,鮑勃·迪倫是民謠歌手,音樂類型不同,汪峰怎麼會用這種方式致敬呢?

其實鮑勃·迪倫早在1980年,就憑藉《Gotta Serve Somebody》獲得過最佳搖滾男歌手獎了。他將詩化後的歌詞與節奏藍調巧妙融合,創造了嶄新的民謠搖滾。

再一個,音樂作品也要結合時代背景來分析。對於美國人而言,六十年代是場革命,而搖滾樂恰恰是具有很強的反叛精神的,1964 年鮑勃·迪倫發表了專輯《時代在改變》,專輯中大量歌曲被當時的人們視作是一種宣言。反戰、追求自由與和平等這些詞被加在迪倫身上,他也因此成為了美國 60 年代年輕人中的反叛偶像。

為什麼民謠都聽鮑勃·迪倫,汪峰也曾出專輯向他致敬!

不過,迪倫並不想和任何政治掛鉤,他對反抗世界也沒那麼感興趣。

他甚至在1960 年代後期,搖滾開始成為主流的時候,又回到了民謠。

所以我說,迪倫是永遠無法被定義的。

而民謠呢,也只是迪倫成名和探索世界的方式罷了,詩意的歌詞才是他作品中最核心的因素。

盲人歌手周雲蓬就曾分享過一個小故事,由此你可以看出,迪倫的創作大部分來自生活。▼

“迪倫有一次在紐約街頭看見一個警察驅趕流浪漢,流浪漢身邊有隻小狗,警察驅趕流浪漢,那小狗跟著流浪漢走。他就寫了一首關於這個的歌。他還經常看新聞來寫歌。”

為什麼民謠都聽鮑勃·迪倫,汪峰也曾出專輯向他致敬!

在歌曲裡抒情很容易,但講故事難度特別大,這是一種能力。

而他的歌詞,能完全脫離曲調而被當做詩來閱讀。

How many times must a man look up

Before he can see the sky

一個人要仰望多少次 才能見蒼穹

No one is free

even the birds are chained to the sky

沒人是完全自由的 即使是鳥兒

也有天空的約束

為什麼民謠都聽鮑勃·迪倫,汪峰也曾出專輯向他致敬!

為什麼民謠都聽鮑勃·迪倫,汪峰也曾出專輯向他致敬!

為什麼民謠都聽鮑勃·迪倫,汪峰也曾出專輯向他致敬!

當時鮑勃·迪倫寫首歌要做40頁筆記,可以說是非常嚴謹啦。

為什麼民謠都聽鮑勃·迪倫,汪峰也曾出專輯向他致敬!

村上春樹也是迪倫的歌迷

為什麼要提村上呢?因為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一位歌手,當然他就是——鮑勃·迪倫。

當大家都在對村上又一次陪跑感到遺憾時,我卻發現,其實村上也是迪倫的歌迷呀!

他在自己非常多的作品如《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挪威的森林》《舞舞舞》《且聽風吟》等等中,都提到了鮑勃·迪倫的歌曲。

說了這麼多,由於不在一個時代,你也許還是無法瞭解迪倫。

但沒關係,音樂是人類共通的語言,我將列舉一些迪倫的經典歌曲,相信你聽完後,會認同大眾給予他的種種褒獎。

為什麼民謠都聽鮑勃·迪倫,汪峰也曾出專輯向他致敬!

《Like a rolling stone》

2004年滾石雜誌《Rolling Stones》評選了史上最偉大的500首歌,鮑勃·迪倫的《Like a rolling stone》被選為“歷史上最偉大的500首歌曲”第一位。

《Blowing in the wind》

這首歌的歌詞於2016年10月13日作為鮑勃·迪倫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獲獎作品。還記得《阿甘正傳》電影中,珍妮的吉他彈奏嗎,她彈唱的就是《Blowing in the wind》。

《Don't think twice,It's alright》

這首歌是中國樂迷心中比較喜歡的歌,歌詞十分押韻,你還可以跟著中譯念,真的就像一首簡單的情詩。

《Knockin' On Heaven's Door》

這是一首鮑勃·迪倫的反戰歌曲,歌詞探討了人性暴力面,以及“殺戮到底對不對”的發問。同時,Bon jovi、槍炮玫瑰樂隊(Guns N' Roses)、周華健、Eric Clapton、艾薇兒、Roger Waters、羅琦、黑豹樂隊等都有不同的翻唱版本。

《Things have changed》

迪倫在2000年發行專輯中,我個人比較喜歡的一首,節奏感超強,沙啞又慵懶的嗓音,特別適合抖腿。

……

為什麼民謠都聽鮑勃·迪倫,汪峰也曾出專輯向他致敬!

鮑勃·迪倫,這位偉大的民謠歌手,從1961年發佈首張專輯至今,唱片銷量已超過1億,影響音樂界和文化界超過50年……至今他還在堅持做演出。

他說:“我做任何事情唯一的原因就是我喜歡做。如果別人能理解這點的話,那當然很好;但如果他們不能理解,那也沒什麼。”

真心的說,迪倫只是一位歌手,在歌唱時熱淚盈眶。如果你也因為他的歌曲、如詩一般的歌詞感動過,就足夠了。

為什麼民謠都聽鮑勃·迪倫,汪峰也曾出專輯向他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