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面無情”——漫談中國古代武士的面目保護

許多朋友看到古代的歐洲騎士,日本武士,甚至阿拉伯的武士們都在戰鬥時,全身被保護的嚴嚴實實,連臉部都有護甲。而從連環畫、影視劇中看中國古代的武將們卻只有鎧甲,重要的面部尤其眼睛都沒有什麼遮擋。難道中國古代武將佩得起那麼華麗的鎧甲,卻佩不起小小的面甲?

“鐵面無情”——漫談中國古代武士的面目保護

“鐵面無情”——漫談中國古代武士的面目保護

當然不是,大家看到的其實只是藝術作品。真實情況卻是中國從殷商時代就有完整的面甲了。

商代是一個原始巫術登峰造極的時代,打仗都希望鬼神附體,既保護自己,又威嚇敵人,面具大有市場。

“鐵面無情”——漫談中國古代武士的面目保護

戰亂頻仍的戰國時代,戰爭是國家首要大事,是甲冑大發展的時代,頭面自然重視,出現許多連同頭臉一起保護的頭盔,由於要保證輕便,所以多用小甲片扎制,盔體可變型,故被形象地稱做“兜鏊”。

“鐵面無情”——漫談中國古代武士的面目保護

“鐵面無情”——漫談中國古代武士的面目保護

漢代鐵兜鏊

或許是上述兜鏊太優良的緣故,西漢時期繼續採用這種“兜袋”狀兜鏊。漢朝繼續了先秦時代巫術色彩的面具傳統,並發展成為“軍儺”,軍儺是古代軍隊於歲終或誓師演武的祭祀儀式中的戴面具的群隊儺舞,兼備祭祀、實戰、訓練、娛樂的功能。《後漢書.禮儀志》記載漢化儺祭舞蹈場面,身披熊皮、頭戴黃金四目面具的方相氏與十二獸跳起瘋狂的舞蹈。軍儺所用面具,最初是銅質的,故有“黃金四目”,“黃金”可能就是指銅質,後為鐵面,亦稱“代面”或者“大面”。而到了南北朝,著軍儺“大面”上戰場的例子出奇多了起來,首先不能漏掉的便是鼎鼎有名的北齊蘭陵王的,相傳這位貴族少年太過俊美,以至上陣殺敵而敵人不知敬畏,使自己威名不得遠楊,就鑄造一具猙獰可怖的面甲,上陣均隱面面鎧下,最後,蘭陵王的威名還是沒有這段戰地羅漫史傳播的久遠,唐朝根據這個故事編創了著名的宮廷舞蹈“蘭陵王”,後被日本學去,得以千年流傳,讓今人得意觀瞻這位北朝王子的不朽英容。

不僅北朝有面鎧出現,南朝似乎更甚,史傳,南朝權臣侯景作亂,部下數萬人均戴著鐵面具作戰,使對方驚潰“見賊軍皆著鐵面,遂棄軍走。”,想象以下,那該是多麼壯觀的景象啊。這無疑證實我國是有裝備面鎧的傳統的,南北朝類似的例子還很多,如:《北齊書·神武帝紀下》:“ 西魏 晉州 刺史 韋孝寬 守 玉璧 ,城中出鐵面, 神武 使 元盜 射之,每中其目。”《晉書·朱伺傳》:“ 夏口 之戰, 伺 用鐵面自衛,以弩的射賊大帥數人。”

宋代,西夏國裝備了一種盔、面合一頗似古羅馬頭面盔的奇特兜鏊,是否是古羅馬在中亞依存的有待考察。

“鐵面無情”——漫談中國古代武士的面目保護

“鐵面無情”——漫談中國古代武士的面目保護

宋代女真鐵面,應該與宋代極似

“鐵面無情”——漫談中國古代武士的面目保護

女真著名的鐵浮圖重騎兵,鎧甲對頭面的保護是另一種方式

這個時期東北的女真鎧甲被宋人形容為周身衣甲、只露雙睛,可見面部的防護是很嚴密的,這從出土的女真武士俑便可看出,宋金時期史書中鐵面出現的例子很多,如“金人摘強兵披厚鎧、氈衫、鐵面而前,又溼氈濡革蒙火山,覆以冰雪,擁雲梯徑抵西北圜樓登城。城中軍以長戈舂其喉,殺之”“再興募死士著鐵面具,披氈,列陳以待之。金人計無所施而去,棄旗甲輜重滿野。”

“鐵面無情”——漫談中國古代武士的面目保護

宋代鐵面的想象圖

“鐵面無情”——漫談中國古代武士的面目保護

今天的甲冑愛好者復原的宋代全套鎧甲,包括鐵面

然而,面鎧被制式化地大量裝備軍隊,還數元朝蒙古軍隊,蒙古軍隊的面部保護有兩種方法,其一是通常的面鎧,另一種方法十分特殊,也很古老,就是將兜鏊頓項製作的十分寬大,將頭面連同脖子一起保護起來,只露二目,與唐朝記載的吐蕃兜鏊很近似。

“鐵面無情”——漫談中國古代武士的面目保護

“鐵面無情”——漫談中國古代武士的面目保護

“鐵面無情”——漫談中國古代武士的面目保護

明代的幾種面甲

明朝典籍也記載了兩款面甲,。一款叫“金貌臉”,是用銅鑄成面殼,裡面襯棉,面殼上彩繪猙獰的鬼面,“壯如戲面”;另一中叫“龍鱗臉”,不同“金貌臉”為整鑄,而是採用牛皮做面殼。外密嵌銅鱗片。此兩款面甲都是中低級別軍人使用的,說明明朝其實也是有大量面甲供應軍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