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漫談

“状元”漫谈

點擊上方藍色字,加關注!

“狀元”漫談

文 | 趙志偉

關於狀元這個名稱

高考過後,媒體每年都會報道各地的文科狀元、理科狀元。其實如果嚴格地按照中國科舉考試來說,各地區的第一名充其量是“解元”(鄉試考舉人,舉人中的第一名),狀元則是全國只有一個。

狀元,這個名稱其實很複雜。科舉考試中殿試第一名稱為狀元,或稱為殿元。但按唐朝制度凡赴禮部試者都須“投狀”,故列第一名者也叫狀元,也叫狀頭。宋時除第一名外,第二、三名也可稱狀元,宋俗稱“一甲三名”。唐宋兩代考進士須上京城趕考,由尚書省禮部組織考,所以也稱“省試”。

考生來源有兩類,一是“生徒”,即國家學館的考生,另一類叫鄉貢,是各地方州縣推薦參加考試的讀書人。這一類人都參加一種叫“發解試”,像唐代如果在送上去時被擺在“狀頭”者很容易考上。

唐人薛用弱《集異記》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

王維要去參加考試,他知道“狀頭”已經內定了,是張九齡的弟弟張九皋,張九皋通過關係認識了武則天女兒太平公主。王維也不是等閒之輩,他認識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歧王李範。歧王給王維出主意:某月某日太平公主要來,你給她展示一下才華。那一天王維就給公主彈了一曲琵琶曲《鬱輪袍》,加上王維人又長得帥,引起公主注意,歧王趁機說:這個年青人不但善於音樂,詩文做得更好。於是王維將自己的詩歌唸了幾首。太平公主說這些詩文我平時念過,以為是古人寫的,他這麼有才為何不去參加考試啊?歧王說,這青年性格特別,不是當“狀頭”,他不去考試。公主說那就讓他當狀頭啊,齊王說,狀頭不是定了張九皋嗎?太平公主說,那也是別人託過來的,這樣吧,你讓王維去考,就讓他當“狀頭”。後來,王維就考上了。

所以說,同樣名叫“狀元”,有時候,意思不太一樣。同樣科舉考試,唐宋與明清也不太一樣。總的趨勢是,考試製度越到後來越嚴密。

唐代的“行卷”和“溫卷”

中國科舉開始於隋煬帝年間,大約在公元605—615年之間,到1905年廢除,一共存在約1300年。

唐代科舉考試製度還不夠嚴密,狀元也比後代容易得。據歷史記載,歷史上最早的狀元是唐祖武德五年(622)年的孫伏伽。

為什麼說,唐代科舉考試製度不如後代嚴密呢?

因為唐代士人考試可以“行卷”。所謂行卷就是士人先以所寫詩文裝裱成卷軸,呈送給主司或者有名望的達官貴人,希望得到他們的讚譽併為之推薦。過去投過卷,後來再投的稱為“溫卷”。

“行卷”中最有名的那個例子就是白居易把自己的詩文給顧況,顧況當時已是有功名的名士,顧看到白居易的名字開玩笑說;“米價方貴,居亦弗易”,意思說京城裡物價很貴,混個飯吃並不容易,後來讀到“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一聯時,大為激賞說:“道得個語,居亦易矣。”白居易果然20出頭就考中進士了。

還有一個比較有名的例子。

某區出了一道賞析題,是唐人朱慶餘的《閨意獻張水部》,這也是一首有關行卷的詩,當時朱慶餘向水部郎中張籍行卷,已經得到張的賞識,臨考前怕自己詩文不一定符合主考的要求,因此以新婦自比,以新郎比張,以公婆比主考。詩是這樣的:“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後來張籍回了一首詩也很有名:“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明豔更沉吟。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敵萬金。”詩看上去明白曉暢,但不瞭解背景則會搞錯。

“行卷”“溫卷”這個東西對發現人才確實有用,開始也蠻好,但凡屬推薦總免不了有情面。弄到後來就會走後門,過去叫“請託”“通關節”。

中唐時,有一次出問題了。

李昂,主考官,相當於今天教育部的考試司司長。考生李權,通過李昂的丈人老爺,把文章給李昂看。李昂看不慣這個行為,就說,這次考試如果誰來走後門的話,我就不客氣了。李權心裡有準備了,他講的是我。果然就落榜了。

這也就罷了,李昂還很得意的宣佈,這次有人開後門,詩文又寫得不好。李權就很不開心,他就說,大人的詩歌我也讀過了,我現在跟你商量商量,你大人的詩歌寫得怎麼樣。他說可以啊,沒問題啊。李權問,“耳臨清謂洗,心向白雲閒”這首詩是你寫的吧,李昂說:“這詩是我寫的。”李權說,“前面那句話是講許由的,堯打算把天子之位禪讓給他,他感到這個話侮辱了他的耳朵,所以要自己洗耳。當今皇上年富力強,沒有準備把皇位禪讓給你的意思,你為什麼要洗耳?”用我們現在的話就是,狼子野心,要篡權。

李昂聽了這話,非常恐懼,並且向上級申訴,說李權狂妄,後來朝廷給他倆各打五十大板。一個被免官,一個就落榜了。後來朝廷決定省試由禮部侍郎負責做主考官,權力大一點,可以壓得住。

宋代的“彌封”和“謄錄”

科舉考試的嚴格是在宋代開始的,宋代科舉考試開始有了“謄錄”、“糊名”、“彌封”“鎖廳試”等等,也正式有“殿試”。

所謂“謄錄”就是考生考卷上繳後送謄錄院,由書手抄錄,再送考官批閱,以防認出筆跡作弊,送進去的是用墨筆寫的稱“墨卷”,經生用紅筆抄後送閱的叫“硃卷”。以後歷代相沿,至清代也未廢。

所謂“彌封”就是將考卷糊名、編號密封,類似今日將准考證號填寫後再縫起來一樣,這樣就不容易作弊了。

殿試也叫廷試,據說唐代武則天天授元年(690)時在洛陽殿試貢士,但沒有成為制度。是宋太祖開寶年間開始試進士宋準等人時才形成為定製。

這裡有個故事。

宋太祖年間有個官叫陶谷,陶谷的兒子陶邴考上了。太祖說,我知道陶谷教子無方,他的兒子怎麼會考上進士?於是下令重考。那時候正巧有個姓徐的攻擊翰林學士李昉開後門,而且他還上書給趙匡胤說:“當今中外百萬兵都聽從您皇上的號令,為何每年取儒為吏這個權利你要讓下面人作主呢?”一席話正中太祖心懷,從此,殿試成為定製,皇帝成了主考官,其他大臣只是“讀卷官”,直到清代末年科舉結束都這樣。當然,大多數情況下皇帝只是掛掛名的。

“彌封”最大的好處是公正,你無法憑筆跡認人。

這裡也有個故事。

宋仁宗時,有個國子監的學生叫鄭獬,既有才氣自然十分驕傲。國子監選拔考生時,把他排在第五名,他十分不平,按慣例被錄取的考生要向國子監官員寫感謝信,所謂“謝主司啟”,他卻一肚子牢騷,竟然在信裡寫:“李廣事業,自謂無雙;杜牧文章,止得第五”,又說:“騏驥已老,甘駑馬以先之;巨鰲不靈,因頑石之在上。”他把國子監祭酒(校長)比作劣等的駑馬、擋石的頑石,而自比千里馬,巨鰲,那位國子祭酒自然氣急敗壞,懷恨在心,想報復他。後來鄭獬通過會試參加殿試,但是因為彌封糊名找不到人,結果鄭獬中了狀元。

歐陽修稱這種考試糊名,謄錄制是“無情如造化,至公若權衡。”通過這樣考出來的狀元,真的很過硬。

明清的三級考試

這裡順帶還說一說“別頭試”“鎖廳試”,別頭試又稱“別試”,也起源於唐代,是專門為負責考試的官員以及與考試有關人員之子弟、親屬專門舉辦的考試,就是讓這樣相關人員另派考官,到另一個地方去參加考試。

另外在宋代,一些沒有“文憑”的官員也可以參加科舉考試,但這些人活動能量大,善於投機鑽營,關係又是盤根錯節。於是朝廷讓他們參加“鎖廳試”,規定凡參加省試的現任官吏,必須由所在地區長吏“先考試藝業”,合格的再參加“發解試”。如正式參加考試(省試)不及格,則免去現任職務,凡前後考試官以及保送推薦他的官員都要受處分。

到了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進一步規定,凡鎖廳試不及格的要定罪,且永遠不準再試。現任官員考試要另設考場,即使殿試考了第一名也要降為第二名,所以鎖廳試永遠沒有狀元。這一點真嚴格。

明清兩代的狀元最難考。明清的狀元是怎麼出來的?

明清二代正式考試分為三級。第一級“入學考”,童試,稱小考,俗稱考秀才。秀才正式的名字叫生員,庠生。考不中的人永遠叫童生,所謂八十老童生。

過去人說小考難。考秀才其實是很難的。不少秀才很有學問,例如現代學者裡有些人是秀才出身,如黎錦熙、夏丏尊。

秀才要考八股文。八股文正式的名稱叫“制藝”或者“制義”,也叫“時文”,時藝、四書文、八比,區別於古文。“藝”即是“六藝”——《詩》《書》《禮》《春秋》《易》《樂》,實際是用短文形式來解釋儒家經典之義。

明代開始流行八股文,八股是指中間有四段(四組)對偶句,不是一篇文章有八段。最初一篇八股文只有2、3百字左右,後來到了乾隆年間才定為700字左右。

八股文寫作有嚴格的規定,題目出自《四書》或《五經》,出自《四書》的題目叫“大題”,出自《五經》的叫“小題”,一般以《四書》文最看重,用的教材必須是朱熹的《四書集註》。所以錢鍾書在《談藝錄》裡說明清兩代舉子不管你信奉程朱理學還是信奉“陸王心學”,一進考場你就必須用朱子的解釋去寫文章,叫代聖賢之言,用聖賢口氣講話。

考秀才除了要考7到8篇八股文外,還要考試“詩帖詩”,也叫“試律詩”,也是有固定格式的,六韻十二句或八韻十六句。清代還要考默寫雍正的語錄,還有策問等等。試帖詩也叫“賦得體”,因為給你一句詩,規定一個韻叫官韻,例如“賦得湘靈鼓瑟”,得“靈”字,就押這個韻。

考秀才,有幾樣東西要記住的,一熟讀經書,四書五經非常熟。另外呢,書法要好,秀才就很講究小楷。

董其昌的考試在松江,當堂被縣裡面的官員說,這字怎麼可以來參加考試,17歲的他,就苦練,後來成了明代最有名的書法家。

秀才考中,最正式的名稱叫“生員”。明代秀才和唐代不一樣。在唐代,進士最吃香,秀才也不差,但是,明清以後,我們說窮秀才,是因為他們不吃香。我們不能籠統地說都是窮秀才。

秀才,不能小看,是很難考的,秀才也分三等的,廩生、增生、附生。第一等的可以享受一些政治待遇,免除差役,每月領取廩米六升,故叫廩生。秀才,可以穿藍領也叫青衫,頭戴方巾,類似西方的學士學位帽,平頭百姓是不可以穿的。還有什麼待遇呢?進入縣衙可以平身,百姓要跪下的。最有意思的,就是造房子可以比人家高三寸。

所以,他到衙門去,人家都叫他相公。相公有三類人可以叫,老婆叫老公;秀才考中了,可以這麼叫;還有就是做宰相的,如司馬光,人家也可稱他為相公。中秀才的還有一些經濟上的待遇。

秀才考中了還很麻煩,每年要舉行多次考試,州縣學臺下來就要出題考,什麼歲試、科試。歲試每年按成績將秀才分成六等。科試則是提學官在每逢三年“大比”(鄉試)前舉行,成績也分六等,只有成績列一二等的人才有資格參加鄉試去考舉人。也只有考中舉人了,才算真正獲得做官的資格,袁枚《黃生錯書說》裡說:“通籍後俸去書來落落大滿”。“通籍”就是由民籍入官籍,也如今日“農轉非”,獲得居民戶口。

第二級考試就是鄉試。鄉試在秋天舉行,通常是三年一次,稱為三年一“大比”,因為是在農曆的八月初九、十二、十五三天,所以也叫秋闈、秋榜,因八月有桂花,也稱桂榜。鄉試一般全國設十五個考場,最有名的是南京應天府和北京順天府。鄉試由朝廷派官員去主持。

以明代為例,鄉試三場:第一場試經義,用八股文形式寫,第二場試論道、判語、詔誥表等實用文體,第三場試經義策五道。鄉試取中者稱為舉人,俗稱孝廉,第一名為解元。如明代書畫大家唐寅即是解元出身。鄉試較難,每一場從早晨進去,晚上給你三根蠟燭,蠟燭點完了就必須交卷。這也沿襲唐代做法,據說唐朝大官權德輿主持考試曾出一句:三條燭盡,燒殘舉子之心,有位考生對下句:八韻賦成,驚破侍郎之膽。很有氣魄。

如果說八股文試帖詩還看不出舉人進士的水平的話,那麼鄉試中的策問就可以看出一般進士的水平了。

天津一位老先生塗宗濤一篇文章《從一份硃卷看清代進士的學識》,介紹山東一位叫汪寶樹的考生,他考中舉人和進士的試卷彙輯刻印送人。從這位《鄉會聯捷硃卷》看,他參加鄉、會試所考格式相同:八股文八篇、試帖詩一首,策問五問。最難的是他的“策問”。鄉試策問包括五經文字訓詁,歷史考證,歷史地理考釋,古文字學,兩漢經傳略考、古地理沿革等。

而參加會試的“五問”則非常了不得。

第一問中心是訓詁學,共有十四個小問題,主要是儒家經典中某些文字考釋。


第二問是關於《史記》的研究,包括八個大問題:例如《史記》中為何寫《蕭相國世家》從略,而寫《淮陰侯列傳》從詳,對蕭韓是否有高低之分等等。


第三問中心是論述歷代兵制的利弊得失,包括六大問題。例如論述唐代府兵制的淵源及其主要內容,評論其利弊。再如論宋代兵制之沿革及利弊等。


第四問中心問題是討論河北省水利建設問題,主要內容更加具體詳盡,也分六個部分。例如歷敘後漢至元代一些著名治水利官在河北省興修水平的簡況並加以評論,再如提出興修河北省水利的原則等等。


第五問則是講西北地理的歷史沿革,主要內容也包括五大問題。如要對西北邊防提出看法,針對俄羅斯野心提出“邊防不可不預”之見解等等。

汪寶樹只是一名普通進士,名列三甲第八十六名,但從汪寶樹的考卷看:清代進士除熟讀“四書”、“五經”會寫八股文、試帖詩外,他們其他方面知識如沿兵用兵、農業經濟甚至包括自然科學、經營管理、水利建設等實際知識都很豐富。

第三級考試是會試和殿試。會試在鄉試的第二年二月,所以又稱“春試”“春闈”“春榜”“杏榜”,春天杏花開了。

會試的內容同鄉試差不多,但策問更難。會試考中的人就稱為貢士,即是未來的進士。第一名稱會元。這些貢士就有資格參加最後一級考試殿試,殿試從明代成化八年(1472)開始定為三月十五日。

從朱元璋洪武三年開始殿試只考時務策,而不考八股務。什麼叫“時務策”?就是對當今重大政治、經濟、文化諸問題發表看法,相當於話題作文。而且不再謄錄,殿試也不再黜落,只確定名次,凡參加者都成進士。

一甲只有三名,為狀元、榜眼、探花,賜“進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一二三甲通稱為進士。在明代,一甲三人立即授官,二甲的第一名叫“傳臚”也可授官,二甲三甲參加翰林院庶吉士考試,稱之為“館選”,被錄取者入翰林院庶常館學習三年,等於讀三年研究生。由於三鼎甲可直接授官,被稱為“天上神仙”,而那些庶吉士則被稱為“半路修行”。在明代,進入首輔——宰相行列的大多是三鼎甲中人(狀、榜、探花)

殿試和狀元

這種制度明清兩代差不多,但是清代考試製度尤為嚴格。清代鄉試會試後還要過一關——磨勘和複試。

磨勘就是對考試各環節包括試卷進行檢查,防止作弊或遺漏人才。清代尤其嚴格。磨勘講穿了就是要雞蛋裡挑骨頭,對出題、對答卷、譽錄,對讀各個環節。複試是對已考中的人再考一次,但這種複試並沒有形成固定的體制。磨勘和複試常令那些不過硬的考官考生害怕,也確實查出不少問題。

清代殿試和明代差不多,凡參加考試的貢士人人都成進士,殿試只是排名次。

為什麼殿試不再開掉人呢?

是因為北宋年間,有個叫張元的人,參加過兩次殿試都沒考上,之後他逃到西夏帶兵打中原。所以後來皇帝聽從大臣勸告不再開掉人家了。這種考試不中因愛生恨的例子歷代都有,例如唐朝黃巢,宋代有些起義軍領袖、洪秀全都因考試失敗而造反的。

剛才說過明清兩代殿試都由皇帝主持,評閱考卷的考官稱“讀卷官”,由皇帝從大學士及進士出身的內閣學士、尚書、侍郎、左都御史、副都御史中選派,一般為八人,那個地位遠遠高於唐代。

清代殿試也考時務策一道,策題有時長達二三百字,所問問題也僅二三個。為防止作弊,由讀卷官在殿試前一天秘密擬8條進呈,每題4字後來改為2字,由皇帝圈定其中4條或三條,當晚由工匠在內閣大堂連夜刊刻印刷。

因為殿試是沒有硃卷的,所以書法很重要,書法不好你的名次就會落後,例如龔自珍文章一流,因楷法不工,只排了個三甲,鬱悶了一輩子。殿試的文章一般都要對當時的國家大事發表一點意見,如民風、官場利弊、教育等等,文章不妨尖銳一點。

文章一般寫1000字以上,3000字左右。

但是清代的張之洞寫了12000字,在給父親的信中寫:我是知道這個規矩,超過五千字就不好了,但是欲罷不能。後來他得了第三名,給氣壞了。張之洞志向很高,“平生不作第二人想”,他會試就考了個第一名,成為“會元”,他以為殿試也必定得“狀元”。

這樣的人不少。

那個寫“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的趙翼,年輕時算過命的,沒有狀元命。他不相信,他說會試考得蠻好,那麼殿試也行。當時,考好以後呢?他是第一名,拿上去給皇上看,誰知到乾隆皇帝要體現他的眼光常變化莫測,他說今年陝西有沒有考中的啊?怎麼又弄了個南方人(明清兩代的狀元大多是南方人)。大臣就講陝西有啊,排第三名。皇上就說那行啊,就把第三名這個人提上來,這個第三名就是王傑。

王傑考了個狀元呢,治國治家的本領要超過趙翼,而且他每到一個地方,政績很好。但是王傑就是不跟和珅打交道。不過和珅這個人喜歡巴結文人。王傑在中堂辦事的時候,天很冷,和珅搭訕了,狀元手很好啊。王傑說,手是很好,不會撈錢。和珅無語,但很客氣,不敢講,因為人家是狀元,是受特殊待遇的。

王傑年老的時候,去做老師。人家不知道他,就叫他做家庭教師。有一次,知縣下鄉,這名鄉紳在家宴請父母官,他們一家就帶著這個老先生一起去了。行酒令時,這個縣令就請他坐了,老先生就坐了,把首席的位置佔了,主人就不高興了。你想你一個老先生,把人家區長的位置給佔了。那麼,縣令的心裡也不高興,他就提議我們來行酒令。他說“牡丹花瓣一枝梅,”那麼東家說了:“富貴寒酸共一堆”。這個就比較俗了。老先生就不客氣了:“莫道梅花不富貴,梅花曾佔百花魁。”

縣令和東家就以為老先生在說大話,就問老夫子你平生坐過幾次首席?王傑說三次。第一次首席是婚宴。第二次是瓊林宴,那就是請狀元的。第三次是功臣宴,為什麼功臣啊?他是軍機大臣,主持慶功宴。他們就問你是誰啊?他說我是王傑,他們就大吃一驚,原來是當朝軍機大臣。

這就是王傑,他不但文采好,而且治國治家遠遠超過趙翼。當然,學問可能不如趙翼。

例如:過去大臣死了,這個諡號是很有講究的。一定是要進士,才能給你一個“文”字。

左宗棠是舉人出身,他就感到,為國家建立了這麼多功業,以後連這個“文”字都沒有拿到,所以他帶兵在伊犁打仗的時候,上書慈禧太后說要今年回京參加會試,後來慈禧太后送了他一個進士。再後來,他就成了“左文襄公”。

總的來說考中狀元的人總是很有才,有必然也有偶然,但偶然中有必然。首先,你得有才,然後再看機會。

例如清末有位狀元張謇的經歷就很有意思。他是江蘇南通人,是中國近代教育家,是中國第一個辦幼兒園、博物館的人。據劉成禺《世載堂雜憶》裡說,他很早就考中舉人,但是到40歲還未考上進士,他已經不抱希望了,不想再考,人家叫他去考。

他寫得一手好的顏字,得到光緒皇帝老師翁同龢的賞識,殿試收卷時收考卷的人叫黃思永,看到中間有一個空白處未增字,就好比修正液塗了沒寫字,另外寫到皇上時要用“恩”字且“雙抬”,就是要高過其他行列的字兩格,他只用了單抬,這位黃先生認識張,知道他是翁太師的門生,就擅自將他改正了。這種事放在雍正、乾隆年間恐怕要生事了,但在晚清就較鬆了。否則張最多考個三甲,不用想中狀元。

後來閱卷時更具戲劇性,當時有個潛規則,8名大臣按座次各挑一人。即排第一名的則挑“狀元”,依次而下。當時大臣排列是張之萬、麟書、李鴻藻、翁同龢……。照例說翁只能挑第四。這次翁一定要讓張謇作狀元,張之萬不同意,麟書則說:第一我不爭,第二我不讓,爭吵激烈,這時那位李鴻藻暗中幫翁同龢,加上翁同龢資格也很老,就定了張謇。這裡就有偶然因素,但張謇確實也有才,如果沒有才華,翁同龢再幫忙也沒有用。

還有一個好玩的例子。

1904年的末代狀元叫劉春霖。為什麼輪到他?也是有原因的。

那一次讀卷官呈上的名單,第一名叫朱汝珍,慈禧太后一看就來火了,為什麼男人取個女人名?其實她恨珍妃,第二名商衍鎏是廣東人,她想到康有為梁啟超是廣東人,又不喜歡,結果那年河北大旱,她看到劉春霖名字好,就讓他作狀元。

劉春霖在其他方面真的沒有什麼大的作為,但他的字好。民國期間常常有清朝舊官吏靠賣字為生。猶太人哈同去世後一週年要辦個“點神主牌”儀式,即先在神主牌上寫個“王”字,週年時請個有身價的人加一點成“主”,這一點可不要緊,代價不小,當時哈同的遺孀羅迦陵女士租一架小飛機把劉春霖從天津接到上海,那輕輕一點,還給了他4000元銀洋。4000大洋什麼概念,等於魯迅當年在北京買四合院十間房子的全部開銷。

總的來說,在中國歷史上,狀元不是十分了不起的階層,但也決不是愚笨的人,從當年文天祥、張孝祥到剛才提到的那些人都很有才。

1926年,北大一個教授張耀翔,後來是華師大的二級教授,和一個名叫歐陽蘭的發生爭論,張認為科舉考試應該把科舉人才“一網打盡”了,遺漏得很少。

後來,他就帶學生到故宮博物院,把清代的進士名錄查出來。清代三百年共有兩萬五千名的進士,他把每個人的行狀都記錄下來,所謂“行狀”就是經歷,籍貫,成就。

結果查出來,這兩萬五千人幾乎涵蓋了當時所有的人才,包括寫文章的、書法的、畫畫的、科學的、管理的。他就對歐說,你給我找找,你列舉哪怕百分之一,250人,因為科舉而遺漏的有哪些?像蒲松齡這樣的,你找找看。

“状元”漫谈
“状元”漫谈

/策劃:李節

/美編:哈娜

ljyuwenqinghua

語文的邊界就是世界的邊界

思想 | 趣味 | 文化 | 理想

點擊下列標題,查看熱點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