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人才为何青睐芮城杨森?人才来了,如何留住?

运城日报 黄河晨报 运城新闻网 官方发布平台

一流人才为何青睐芮城杨森?人才来了,如何留住?

一流人才为何青睐芮城杨森?

主要内容

●自身的发展、行业的趋势、宏观发展理念等多方面影响,让杨森包装对于一流人才的需求达到最高点。

●如何引进包装行业的一流人才成为杨森包装的最大难题。芮城县委其人才引进机制协助企业招引一流人才。

●人才来了,如何留住?真正尊重、信任人才,让人才有用武之地。博士站在企业层面提供技术与管理的支持,在县里更充当智库角色,人才作用在这里被不断放大。

一流人才为何青睐芮城杨森?人才来了,如何留住?

杨吉晨与程有亮博士共同签署博士工作室成立合约。 肖永杰 摄

6月12日,在芮城县高层次人才引进暨转型发展推进会上,西安理工大学印刷包装与数字媒体学院程有亮博士与杨森包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杨森包装”)合作成立的博士创新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

一个年产值5000万元的中小企业与包装行业内一流高校的一流博士人才合作建立创新工作室,这一举动一时间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

那么,杨森包装甚至芮城县是如何运作这次人才引进的?一流人才又是看中什么而来,又怎样才能发挥作用呢?

对人才有共识

“求贤若渴”

“求贤若渴。”

提起企业的一流人才引进工作,杨森包装的总经理杨吉晨这样描述自己的状态。

从1999年创业伊始,杨吉晨就充分了解人才的重要性。

“创业初期,我们主要是给芮城当地的药厂提供包装服务,那时我们没有设计师,没有制版工人,就拿着客户自己提供的设计和版样来印刷。在2000年,我们终于招到了第一个设计师,开始了杨森包装业务开拓的第一步。当初那个设计师,现在已经是我们杨森包装的高层。”杨吉晨就这样开始了杨森包装人才引进工作。

设计师、印刷熟练工人、设备检修师……杨森包装充实自己人才队伍的脚步一直都没停过,人才对企业的带动效果明显。与此相应的,杨森包装的壮大发展更是迈出了加速度。

杨森包装不断壮大,仅依赖过去的传统业务显然不足以支撑企业的发展速度。随着我国的包装行业即将进入一个关键发展时期,结构调整不可避免。结构调整是个大浪淘沙的过程,也是优化、重组的过程,更是优势企业腾飞的时机。

再加上宏观层面要落实好“十三五”规划中“坚决反对过度包装”的总体要求,以及包装产业转型发展指导意见中实现“传统生产向绿色生产转变”的具体目标,“绿色、低碳、环保”将是未来包装行业发展的主轴。

由于自身的发展、行业的趋势、宏观发展理念等多方面影响,杨森包装决心调整产品结构,发展中高端生产线,如酒水、化妆品、电子产品等货物的包装。

那么中高端包装的市场体量如何?支撑中高端业务的生产技术又该如何实现、协调?企业管理能力应如何提升?企业调产、转型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其实都是同一个主题——人才的缺乏。

企业发展是地区发展的缩影。杨森包装面临的问题,同样是目前转型升级道路上极速前进中的芮城面临的问题。

在知识和技术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决定性因素的今天,缺少人才导致企业创新不足,在技术研发、市场推广、产学研融合等各方面都受到制约。产品缺乏竞争力,企业和产业难以实现健康、快速发展。这对高质量发展这一总体要求的实现就更是“雪上加霜”,越缺乏创新就越吸引不到人才。

如果盘活了人才资源,就意味着能够盘活一家企业,乃至撬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因此,能否实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已经成为能否赢得先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正因为如此,招才引智像招商引资一样,受到芮城县和企业的重视。

近年来,围绕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芮城正以战略的思维、开放的视野谋划人才工作,凝聚起一批行业精英,真正把各类优秀人才聚集到经济建设中来,把科技创新成果转变为助推发展的强大动力。

“在人才问题上必须解放思想,芮城全县上下正在形成共识。”芮城县委书记董旭光说。

引人才有机制

“有备而战 水到渠成”

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要聚集人才。

“坦白讲,明白我们需要什么人很容易。然而把这些人才聚集起来,对于杨森包装来讲并不是件易事。”杨吉晨说。

由于自身的特点和各种原因,中小企业在人才引进方面困难重重,不管是生产规模,还是人员、资产拥有量以及影响力都相对弱势。这使得大部分中小企业难以提供高薪、高福利来吸引人才。

再加上中小企业工作细分程度相对较低,对人才的需求更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正因为如此,杨森包装此次的博士引进才会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这次博士工作站的挂牌,协会、商会的牵线作用重大。然而更重要的是,芮城县的人才政策一直在保障我们这次的人才引进。”杨吉晨坦言,这次的人才成功引进离不开商会资源牵线搭桥,更离不开政策保障。

芮城县县长张建军也认为:“杨森包装不是幸运,而是求贤若渴,有备而战,水到渠成。”

向中高端包装市场拓展的杨森包装,急需能解决中高端包装生产的耐摩擦、高防伪技术的材料“达人”。

杨吉晨借助深圳市包装协会的高校资源,结识了包装专业全国领先的西安理工大学包装印刷与数字媒体学院的方长青院长、材料领域的资深专家程有亮博士。

得知杨吉晨的杨森包装有意与西安理工大学达成产学研合作,芮城县立即启动人才引进机制,派专人帮助企业跟进这个项目,积极促成本次合作。

“企业引进人才,我们负责统筹安排。”张建军谈到芮城县在引进人才中所起的作用时说。

就引进人才工作,芮城县专门成立了工作小组。小组由芮城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建庭任组长,组员涵盖了全县17个单位的一把手,统筹、协助芮城各个企业完成人才引进。

除了企业自主引进人才的协调统筹,芮城启动了引进人才的专项计划,对团队引进予以配套支持,投入500万元的人才发展基金,这就包括了人才引进的配套资金。

芮城县引进人才不仅有方法,更是有着满满的诚意。

“很真诚!非常真诚!”谈及本次合作的感受时,程有亮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西安理工大学的门槛,估计都被我们踏破了。方长青和程博士每次来芮城,县委书记和县长等领导都亲自参与杨吉晨跟他们之间的沟通,一旦出现问题随时现场办公。”杨建庭说。

西安理工大学包装材料方向专业人才的引进,还带来了人才的“虹吸效应”——中北大学的包装专业人才也闻讯而来。

“中北大学机械学院包装专业的教授在朋友圈看到了杨森包装和西安理工大学的合作,他们也闻讯而来,与我们达成了初步的战略合作。他们加入后,主要为我们解决包装机械的维修与创新方面的问题。”杨吉晨说。

人才来有保障

“成为一家人”

“成为一家人。”

想留住人,关键要破除藩篱、敢于革新,真正尊重、信任人才,让人才有用武之地。

目前,程有亮博士创新工作站的团队由1名教授、4名副教授、3名讲师及20多名在读研究生构成。

“我们充分相信程有亮博士和他的团队。”杨吉晨说。

程友亮的团队也没有辜负期望,帮助杨森包装一举拿下某高端白酒的包装业务。

“这只是开始,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我们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收获。”杨吉晨说。

中北大学和西安理工大学的印刷包装专业是国内领先专业。2017年11月,杨森包装有限公司与中北大学和西安理工大学合作建立产学研和实习基地,每年可吸引上百名相关专业的高学历人才来这里研发产品、交流技术和一线锻炼。同时,组织员工到中北大学和西安理工大学培训,掀起杨森公司的第三次技术革命,进一步促进杨森包装在智能、数字、环保等领域的技术进步,为企业实现产销翻番、进军行业百强蓄积了硬实力。

“在未来,提供的服务还会延展到设计和工艺领域。”程有亮说。

关于人才引进,芮城不仅有成熟的工作机制,更让引进的人才落地有保障。“企业引进人才成功,政府还会给予企业资金奖励。像这次杨森包装的博士人才引进,芮城县委就奖励了15万元。”杨建庭说。

给企业资金奖励,更给人才更多住房、入编等政策倾斜。

“有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冒着被处分的风险去争取人才。”张建军说。

在人才的合作方式上,芮城县委一直在谋求人才作用的放大及辐射。

“我们会给他们‘布置’课题。”杨建庭说,“像程有亮,借助他在包装产业的专业特长,我们就给了他一个创新芮城苹果外包装的课题。如果最终他的方案被认可,我们将以项目合作的方式进行财务结算。”

“智库是点,产业是线。点线结合,才能将专家的作用不断放大。”张建军说。

人才的竞争是全国性的竞争,而一流人才是在全国寻找最佳的机会。一个地区的政策具有很大的引导性,人才最后去哪里就是一种微妙的平衡选择。通过政府、院校和企业的积极联系,以及人才网络的广泛介绍,芮城的人才引进计划已经初步取得成效。

近期热点

一流人才为何青睐芮城杨森?人才来了,如何留住?

☛ 浏览更多本地新闻资讯,请登录”运城新闻“客户端。

长按二维码通过图片识别下载客户端

欢迎登录“运城新闻”客户端爆料或拨打新闻热线:0359-2233366

长按二维码通过图片识别

运城网信备案号 A00049

一流人才为何青睐芮城杨森?人才来了,如何留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